“车电分离”运营能否带领电动汽车产业走出迷茫?
导读: 据了解到,示范运营近两年来,电动出租车运营已初步实现商业盈利,“车电分离”模式取得商业化运营突破,为破解当前电动汽车产业化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从2011年12月开始,河南省新乡市100台换电式电动出租车投入示范运行,这是我国第一批底盘换电式电动汽车投入商业运营。据了解到,示范运营近两年来,电动出租车运营已初步实现商业盈利,“车电分离”模式取得商业化运营突破,为破解当前电动汽车产业化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换电模式取得商业化运营突破
在多年持续研发的基础上,新乡市选择了“车电分离、换电为主”的商业模式,2011年整合当地优势电池企业环宇集团、科隆集团和新能电动汽车公司,成立了新能出租车公司,投入100辆换电式电动车开展商业运营。到今年7月,行驶总进程超过1000万公里,单车最高行驶里程达到13万公里,并且实现了微利。
从新乡市工信局了解到,从运营数据看,单车每公里平均耗电为0.14度,每公里运行成本为0.31元,比燃油车低0.48元,降低60%。
随机采访的几位电动出租车司机都表示,电动出租车操作简单,开着比较轻松;换电只需3分钟,不耽误时间;一个班跑230公里-250公里,中间只换一次电池。
司机孙师傅说:“主要是挣钱多一点。一块电池用完差不多是40块钱电费,能跑150公里左右;原来开加油车100公里要60多块,一个月能多挣1000多块钱。”
新能公司副总丁宏伟介绍说,出租车公司的运营目前实现盈亏平衡、有微利,如果规模再扩大、加开夜班出租车的话效益会较为明显。更重要的是,通过近2年的示范运营,电池的安全性方面没有出现问题,经济性和技术指标得到充分检验。同时,通过数据反馈,对电池和其他方面的技术持续优化起到了很大作用。
换电模式前景看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评价认为,技术已不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其关键是要有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商业模式,新乡以系统集成优化来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探索出了“车电分离、换电为主”的电动车商业化运营模式。
据新乡市工信局介绍,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实现电动乘用车产业化的一个关键在于商业模式创新。换电模式的优点首先在于通过快速换电,解决持续运行和便利性的问题;其次是车电分离,用户不需购买占整车成本一半左右的电池,而是租赁电池,较低的购车成本和低于汽油的运行费用,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再次,由电池运营商进行专业维护,能保证电池始终处在最佳状态,解决了电池寿命与车身不匹配的问题;同时,可以有效利用低谷电。
- 第一批新能源车电池将报废,究竟是节能减排还是新增环境污染? 2018-03-05
-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收紧,低速电动车迎来发展良机 2018-01-23
- 长沙发布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纯电动车按中央标准20%补贴 2018-01-08
- 政策挤压后低速电动车依然产销两旺 对于新能源汽车究竟意义何在? 2017-10-31
- 2017第13届格益中国(临沂)新能源汽车、电动车及零部件展览会 2016-11-04
图片新闻
- 汽车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