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由吉利入股戴姆勒看国企改革的压力和紧迫感

2018-03-05 14:59
车经社
关注

过去的一周,虽然大家都陆续开工了,但年味还未散去,朋友圈就被吉利入股戴姆勒的大新闻刷屏了。身在国企的小伙伴们都还在晒美食或者相互跨部门串门儿拜年的时候,吉利就率先发起了2018年开年过后,李书福的首例越洋“买买买”了,让大家见证了民企的效率和状态。

由吉利入股戴姆勒看国企改革的压力和紧迫感

对于吉利再次上演惊人的“蛇吞象”,朋友圈中大家扒得最多的就是吉利入股戴姆勒的资金来源问题。

毕竟为戴姆勒9.69%的股份,所付出的90亿美元不是一个小数目,已经是当初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的5倍数了,即便在个人财富疯涨的今天,90亿美元也已经占到了54岁的李书福和儿子李星星财富总额的一半。

不久,便有国内媒体报道称,吉利集团的收购资金并非如官方所言,完全来自海外,而是获得“某地方国资”支持。对此说法,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很快给予否认。

虽然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本人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否认了“个人投资行为”这一说法。并且重申收购资金是吉利海外公司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安排,实现收购资金自我平衡,没有使用中国境内资金。

对于李书福的“大手笔”,其特殊背景近年来也一直是汽车圈内人士茶余饭后的谈资。

对于这次收购事件,我认为业内人士不要去纠结吉利收购资金的来源,即便是吉利近年来超常规的发展依靠了某种特殊的政治资源,但是也要看到吉利在组织架构设置和人事布局方面都是其他车企所不及的,同时还是要恪守市场化经营之本。

由吉利入股戴姆勒看国企改革的压力和紧迫感

从管理架构的设置,从外脑到执行,在吉利控股和吉利汽车层面,都有很明确的组织分工,不像很多车企,集团就是“养老院”。作为老板的李书福将日常工作的重心放在搭建平台和协调资源上,职业经理人安聪慧则负责具体的唱戏,在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吉利在业内都是典型的务实高效。在企业管理当中吉利执行了更加严格的对标管理,与许多企业管理涣散有明显区别,又如安聪慧本人所述其90%的精力都花在了产品上面,自谦为“最大的产品经理”,确实与许多国企连中层领导都热衷于政治,以党干政、人浮于事、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相比,吉利的成功确实有他的理由,政治确实是一项宝贵而独特的资源,但却应该主要是李书福这个层面的事。

退一步来说,抛开大家平时议论颇多的那些内情,起码吉利一边走路一边看路、高瞻远瞩的同时脚踏实地却是许多企业所不及的,俗话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核心在于落实,比起某些空喊品牌向上的口号,从高层到中层,层层务虚的企业来说,吉利虽然内部管理确有其不近人情之处,但职业经理人文化和氛围却是对所有有志向的年轻人来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比如事业部和部门都有更严格的KPI考核,在加速融入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保留了民企的务实高效。

在大部分国有车企都完成了股权改革、上市甚至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又经历了一场整风,应该说如今国企的整体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面对汽车行业窗口期的日益紧迫,在跨国车企和民企的夹击以及造车新势力的追赶之下,国有车企未来将在整个汽车版图中据有多大的席位,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比如吉利入主戴姆勒和沃尔沃集团,抢先于北汽和东风率先登顶,开始构建中国版的“大众帝国”之后,对于东风沃尔沃和北京奔驰在顶层设计方面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吉利下一步考虑拿下FCA,对于广汽又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由吉利入股戴姆勒看国企改革的压力和紧迫感

吉利的“买买买”,对于国企改革来说肯定是一剂有效的催化剂,过去的许多国企坐享身份背景的优势,总是在民企面前不屑一顾,不仅对于市场的嗅觉极其迟钝,而且在政府和公众关系的积极运作方面都极为被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反倒是民企在政府和公众关系的运作方面更加积极和主动。

虽说体制上的痼疾依然存在,但市场的竞争是各个市场的主体相互平等,吉利率先攻顶,应该会刺激一些国企倒逼改革,一些问题在现行体制下是能够找到破解之道的,比如徐留平入驻一汽之后,确实重新凝聚起了全体干部和员工的正能量,打破了以前高管们不敢做事和不愿做事的心态。

那么国企改革未来的方向在哪,我想肯定是混合所有制,吉利从入股份额来看,肯定不是占有而更多考虑的是顺势应变、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汽车产业大背景,链动资源,以产业结盟的形式应对全球新一轮行业巨变。并且这也将是未来市场经济的主体,吉利一系列的“买买买”应该会刺激一部分国企大佬们对于国企改革这盘大棋的方向有所思考吧?

从政府坚定推进经济转型的决心来看,混合所有制让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实现优势互补的目标已经确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就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由工商银行控股南非标准银行再到最终实现对阿里和腾讯的控股可见,国家在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领域在积极部署国有资本的进入,而一般性的竞争领域则要充分发挥私营经济的灵活性。

由吉利入股戴姆勒看国企改革的压力和紧迫感

回到吉利入股戴姆勒的问题上来说,李书福也表示对于此次投资,是出于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吉利汽车工业的发展并服务于国家战略。

而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目前未发现吉利入股戴姆勒有任何违规行为,即表示德国方面不会对此次入股行为行政上的阻挠。

由国家层面来看,国企与民企,对于老百姓来说就像自家孙子和外孙的区别,都是自己的后人,谁更有本事,就理应支持谁发展,也并不分什么亲疏远近,本质上都是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比如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不再是一味地给钱扶持其发展了,而是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合理地引导国有资本的进出,现在国家的心态已经较二十年甚至十年前开放得多了。

未来中国的国有资本主要应该就是以国有投资公司的形式存在,也不见得我们以前认知的资本主义就都是私人资本,没有国有的影子,作为“国企”,PSA和雷诺的经营一直受到法国政府行为影响,就算法国政府不再直接持股,也会通过其他方式维持控制。又如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随后成立的新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由美国联邦政府注资而持有其60.8%的股权,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也因此被戏称为“政府汽车”(Government Motors)。但是,美国政府接手后的通用汽车并非中国的“国有企业”,因为美国政府只是向其输入了资本金,虽然股权比较大,并且由奥巴马亲自委任了董事长火线接任,但是并非直接管理企业,而是按照市场化经营启动振兴计划。还有德国下萨克森州在减持过后如今依然持有大众汽车集团20%的持股。

无论是国有资本还是私人资本,都要以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为目标的资本经营和资本扩张为目标,进一步模糊一般竞争性领域企业的所有制属性,国有资本以必要的形式显示其存在。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