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将遇产能过剩困局,未来如何交出令各方满意的“答卷”呢?
导读: 进入到2018年,造车新势力可谓是动作不断。除了融资、挖人之外,落户的消息也是此起彼伏。
进入到2018年,造车新势力可谓是动作不断。除了融资、挖人之外,落户的消息也是此起彼伏。
前不久,奇点汽车宣布与苏州市、相城区以及高铁新城全面开展合作:未来5年投资150亿元打造奇点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奇点汽车苏州生产基地,并合作成立100亿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投资基金。
环顾整个造车新势力行业,与奇点类似的选择与资本机构、地方政府联手合作,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案例不在少数。
造车新势力究竟偏爱在哪些区域落户建厂?造车新势力的“地缘学”有何玄机?笔者盘点下部分造车新势力车企的产能分布图,期望能够探究各地对于造车初创企业的热度。
经过统计可以看到,在上述造车新势力品牌中,工厂和生产基地所在省份和城市的分布为:安徽:2个、上海1个、浙江9个、江苏6个、湖北1个、云南1个、贵州1个、天津1个、广东2个、重庆1个、江西1个、福建1个、河南1个。
造车新势力青睐江浙沪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其中,工厂和生产基地位于江浙沪地区占所有统计城市和地区约57.1%,近六成比例。同时,除小鹏汽车和爱驰亿维分别位于广东肇庆和江西上饶的工厂和生产基地投资规模超过百亿外,其余工厂和生产基地投资超过百亿的造车新势力品牌也均在处于江浙沪地区。
那么,为何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带的江浙沪地区如此受到众多造车新势力的青睐呢?
有因就有果。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017年内,全国汽车产能已接近6500万辆,而江苏、上海、浙江三地的产能却超1200万辆,占比全国汽车产能约20%,其中,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近200家。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带的汽车产业链可谓布局完善。
汽车产业及配套产业资源的丰富,是造车新势力落户江浙地区的原因之一,“近水楼台先得月”,造车新势力自然期望能够“借势”原有传统汽车集团的配套资源优势。
同时,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及其周边区域聚集了大量的互联网技术资源,众多互联网和科技类公司同样在此建设发展,在汽车行业处于智能化、电气化的时代,同样是项优势所在。
此外,先天的地理优势让长江三角洲地带的经济在全国名列前茅,也成为众多车企选择在此建厂的一项重要因素,发达的物流交通系统让其成为造车新势力倾向于此的加分项。
- 小鹏汽车摘得造车新势力首张新能源车专用号牌 2018-03-21
-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收紧 新旧造车势力有何应对之策? 2018-01-18
- 新能源汽车界的造车新势力,2017年谁过得好? 2018-01-05
-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之风云突起 2017-10-31
- 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产能过剩趋势 2017车企颠覆者25强榜单 2017-09-05
图片新闻
- 汽车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