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大风暴将至:一场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狂潮山雨欲来?

2018-05-25 13:57
驱动视界
关注

日本车企给我们的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汽车零部件相当发达,虽然现在汽车生产是全球化,但是日本汽车所有零部件可以完全自主,不像国内,很多配件需要进口,尤其是高端配件(如发动机),进口价格昂贵。

目前,全球汽车工业有三大变速箱供应商:采埃孚、爱信精机和Jetco。除了采埃孚属于德国,后两者都是日本车企,其中,爱信以专注自动变速箱著称,而Jetco则是世界上最大的CVT变速箱制造企业。

而中国,目前还没有自动变速箱技术。还有现在最炙手可热的涡轮增压,虽然表面上看欧洲车多,实际上,最重要的部件涡轮增压器,大部分源自日本的石川岛,其中就包括大众的。

因此,2011年日本海啸之后,欧洲车企也受此影响而减产。专家说,汽车内外饰的树脂材料日本领先,如,在同样强度下,日系车的保险杠面罩就可以做得很薄。这也离不开全球顶尖供应商三井化学、三菱化学等日企,虽然,很多外行认为是偷工减料。

大家都知道,日系汽车比较轻,说是铁皮薄,其实并不仅如此。如,碳纤维材料,就连宝马汽车也从日本进口。专家说,反观中国,乐视也做汽车,车企数百个,能达到世界水平的寥寥无几,看来,中国汽车赶超日本,绝不是三年五载可实现的。

怎样振兴中国汽车产业?

1、寻找一个合适的汽车产业模式

日本汽车产业的特点是垂直分工,就是汽车公司下面自己建立一些核心零部件公司,然后通过相互持股的方式建立一些关系企业,和技术研发产业协同企业,这些协同企业跟核心企业之间虽没有持股关系,但是有研发等关系,相互交换数据经验,相互提要求,也就相互促进。

欧美是是水平分工,特别是德国,也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产业体系,相互有各种关系,但相互持股的很少。没有这么一个相互交互的产业关系汽车这种产业链长的产业很难发展的好,中国的企业应该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技术自己研发,其他的也要建立一个关系企业产业链。

中国的企业有个问题,以为市场经济谁的便宜谁的好就用谁的,所以这种关系就建立不起来,不能相互技术交流研发这种合作关系对形成好的技术方案最重要,中国的企业都不建立这种相对固定的合作关系。结果最后只能搞成质次低价,甚至价高质次,产业链也需要培养,对谁都有好处。

2、中国汽车企业不重设计

西方企业把设计看成是汽车制造最重要的一环最起码是之一,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在设计上,直至反复修改,技术是基础,除去技术外就是汽车工业设计了。

这东西就像电子产品,设计的好不好看,直接决定能不能卖的出去,当然舒适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中国企业里设计肯定没有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一环上,这实际反应了一个观念问题,中国企业长期以来只侧重于造物,不重视美观,必须改变。

3、要有自信

中国的卡车和客车在跟西方企业合资以后,他们以自己为主发展了起来,设计上也跟西方企业一样,风格也一样,反观中国的轿车反而纠结于非要找到自己的特色,为何出现这种情况?这还是跟自信有关。

中国长期的侧重于造物,不重舒适等资产阶级作风,所以对造卡车自信,反而不会纠结那个,其实汽车都那个样,差不多,所以卡车都造的很漂亮跟外资的差不多。轿车反而纠结这个,这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不自信什么啊,卡车不是造的很好吗,跟造卡车一样造轿车就行了。就是根据自己的理念来把轿车设计漂亮点就行。

【结语】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周易·系辞下》中提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说,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经过30多年的野蛮生长,中国汽车产业也将面临重大变革的历史时刻。而不断加剧的两极分化,加剧了军阀混战状态的终结。

更何况,这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资本时代,将“胡说八道”变成“铁的事实”也不是痴人说梦。当然,我们所期望的是,作为大国重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上一页  1  2  3  4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