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新能源车市地方割裂 比亚迪万向海外动作忙

  据吉利公关总监杨学良介绍,Emerald 汽车公司规模不大,主要研发对象是轻量化、增程式电动汽车,收购后,将其研发团队和锰铜控股公司的研发团队合并在一起,从事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开发。杨学良称,收购Emerald 汽车公司的目的,在于帮助吉利提高“下一代”出租车的能力,包括电动出租车。Emerald 汽车公司看起来也很满意这桩交易,其首席执行官安迪·坦皮斯特在一份声明中称,这是个绝佳机会,借此机会,该公司可根据吉利的全球愿景扩大其车辆研发方面的工作,同时也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

  机遇抑或负担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及跨国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扩张,中国车企反向进击欧美市场也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在传统车市场上中国车企很难与老牌的跨国车企抗衡,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家的起跑线基本一致,且欧美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更高一些,这给中国车企提供了很大机遇。

  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挪威、瑞典、丹麦等国家,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财政及非财政激励措施,例如现金补贴、个人所得税抵免、免交消费税、免费停车等,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的支持提高了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这直接反映在了销量上。例如,2013年美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总销量达到9.6万辆,较2012年增长81%。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为12791辆,双方差距很大。因此,在企业看来,在欧美等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成熟的国家,它们的机会更多。例如,万向在收购菲斯科后决定复产卡玛,而万向美国总裁倪频的说法是,该车复产后,将首先在美国和欧洲销售。

  另一方面,中国车企的海外之路布满荆棘,例如,比亚迪初入美国市场时受当地企业压制,吉利耗时7年才完成锰铜控股收购工作,万向计划收购A123时遭多名美国议员抵制等。通过收购海外企业来获取技术,并迅速打入当地市场无疑是一条捷径,但能否顺利走下去还要看各个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着不慎,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也不是不可能。就像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山泉所说的那样:“中国企业走出去难度不小,国家支持力度不小,但收效甚微。国有企业由于是‘国字头’,常常受到国外抵制,很多民营企业缺乏国际视野和判断力,走出去的学费也很高。”

  (本文综合新能源汽车新闻、第一电动网报道。) 

<上一页  1  2  3  4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