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树”鲁冠球:不做中国特斯拉 做社会需要的电动汽车
“退休”二字似乎还未在鲁冠球脑海出现过,即使今年他已经70岁。
今年9月,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陪同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其拥有庞大的美国业务以及强大的美国政商界人脉,被认为是其能够四年内三度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的关键。
能亲眼看见属于万向的第一辆车下线是鲁冠球一直以来最大的夙愿。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早在20多年前,鲁冠球已开始取道美国播下了种子。1994年,其女婿倪频只身来到美国开拓市场,正式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设立公司。
到2010年,万向在美的28家公司销售额已经突破20亿美元,美国的每3辆汽车中,就有1辆车上有万向生产的零部件。不仅如此,在做好市场的同时,万向美国公司还完成了完全融入美国本土的蜕变。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万向的销售规模已超过200亿美元,而在美国的销售额已超过20亿美元。此时的万向不仅成为了美国汽车三巨头的供应商,并收购了20余家美国企业,投资触及房地产及新能源领域。
而在收购了A123以及菲斯科后,打通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万向,也终能实现了造车的梦想。
“我们在明年6月会将其原来的生产进行复产,7月就准备进入市场销售。此外,我们开发新的品牌也即将推出。等美国样车生产出来之后,一部分的技术会被转移回国内,将在国内生产。”在访美归来后,鲁冠球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我们不是做中国的特斯拉,我们要做社会需要的车,行业里好的车。我希望将来万向在电动汽车领域扮演引领者的角色。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算失败了。”鲁冠球表示。
有分析称,在万向成功收购A123的背后,也正代表着中美两大经济体结构互补性以及互利共赢特性日益加深。中国的资金和市场拯救了一个有着优质核心资产的美国企业,并挽救了数百个就业岗位;美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让中国消费者享受了具有优质性能的产品,并给中国企业带来管理上的参照系。
而这也正好是鲁冠球一直的从商之道:“我们企业家就是要把所有的资源优化配置好。谁能配置好,谁就是领军者。”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25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智慧出行:亚马逊AWS赋能车联网行业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科技盛宴—2019 Arm年度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 ITECH光伏及燃料电池的仿真与测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汽车传感器技术应用研讨会·武汉站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