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配角”转正 痛点亟待解决
编者按: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发生了很多变革,而其中的两方面将对未来国内车市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经历2014年的初期准备后,已经在2015年进入市场快速发展期,产品成熟度和配套措施也相继跟上,这对传统燃油汽车销售将产生长远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概念与传统汽车制造业碰撞,众多互联网企业看到市场和政策红利,已经大规模涌入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使得传统汽车销售渠道发生重大变化,并开始寻找新的方向。这两个趋势变革,无疑还将在2016年得到延续,而这一延续将呈现怎样新的局面?这些变革又将推动着中国汽车产业走向何方?
2015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汽车行业也已进入平缓期,整体销量呈“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呈小幅增长”状况,但新能源市场却已然进入生机勃勃的“春天”,并保持着迅猛发展态势,成为了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继续向前的中坚力量。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92万辆,同比增长4倍。另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最新公布的数据,2015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已达13.9万辆,同比增长213%。而为保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我国政府亦于本年度积极出台多元政策进行辅助。业内专家也纷纷预测,2016年乃至今后数年,新能源或将迎来更好的“收成”。
然而越是此番盛况空前,车企就越应小心谨慎。2015年前半年频发的电动车“起火事件”、新车快速推出带来的隐忧等问题,都不得不引起业内重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以往我国对新能源汽车鼓励有余而约束不足,个别法规的发布只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奖罚平衡但为使行业实现长远发展,车企还需谨慎自律,国家政策亦应恩威并施。”
逆势暴涨
在近日商务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谈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时,用“快速发展,形势喜人”这八个字来概括。如其所言,2015年新能源汽车经历的飞跃式发展,可谓史无前例——
来自乘联会统计显示,在乘用车市场仅保持个位数微增之时,2015年1~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已达13.9万辆,同比增长213%。其中,纯电动车型达8.5万辆,插电式车型达5.4万辆。
销量飞速走高,让诸多企业看见了传统燃油车市场放缓后的一线生机,于是纷纷把目光投向新能源板块。在自主品牌板块,一直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汽车将车型重点放在SUV并发布“74”全市场战略布局,力图逐步实现全市场产品布局;北汽新能源汽车则大力着手充电设施建设并许下2015年销量突破2万辆的目标;江淮发布“iEV”战略,称10年后其新能源车将占集团整体销量30%以上;吉利则展开疯狂扩张计划,称2020年其新能源车型占比将达到90%。
与此同时,外资品牌亦在2015年动作频频,除既有的丰田汽车继续在混合动力车领域开疆扩土之外,宝马的新能源汽车国产、大众汽车的加入亦十分夺人眼球,虽然宝马更倾向于以高端车型切入,而大众计划从中低端市场做起,但二者突然加快的产品布局均代表对中国新能源车市的看好。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25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智慧出行:亚马逊AWS赋能车联网行业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科技盛宴—2019 Arm年度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 ITECH光伏及燃料电池的仿真与测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汽车传感器技术应用研讨会·武汉站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