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实实造车 新能源汽车发展没有捷径
去年广州车展媒体日当天,我专门去了趟新能源展区。本以为,会看到类似于传统汽车展区一样的人山人海的一幕。谁知却是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完全浪费广州车展组委会的一番苦心:广州组委会不仅将新能源车单独建馆,而且门票免费。
两个月后的现在,又一场新能源车大会在广州召开,展馆的面积、规模、参展企业都不能与广州车展相比。但让人意外的地方在于观众居然不少。三天时间里,有接近万人的观众进场参观。入场观众一度需要排长队,登记资料,提供名片,才能获得免费的门票。短短两个月,新能源车境遇不可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此不同,主要是展会针对对象不同:广州车展的新能源车展是针对私人消费者,新能源车大会针对的是新能源车领域里的“玩家”。换言之,愿意去看纯电动车展的,都“别有目的”,希望从新能源车发展浪潮当中分一杯羹。
2015年,中国新能源车共销售33万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新能源车销售大国,同比增长3.4倍。先不说33万辆到底是多是少,可以确定的是其中有不少泡沫。拿着国家巨额补贴,转手将生产出来的纯电动车卖给集团旗下的出租车公司——这种情形并不少见。只不过,我们不愿正视这一现实,不断用新能源车光鲜的销售数字来欺骗自己。这种骗补行为,让认真造车的传统车企都看不下去,不断有人跳出来“炮轰”。“炮轰”似乎没有效果,骗补依然我行我素。这并不奇怪,哪里有漏洞,哪里便有投机者。一片繁华之下,2016年,新能源车产销目标设定在70万辆,增幅112%。相比之下,传统汽车预测的增幅实在不值一提——只有6%。
新能源车肯定是趋势所在,石油终有一天会用完。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具备搞新能源车的底气——中国是稀土生产大国,而稀土是生产电池最重要的材料。美国打算到2025年,将锂离子电池成本降低至160美元千瓦时。中国更为激进,到2020年,就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是降低电池成本是远远不够的。新能源车要实现对传统汽车的颠覆,还需要在安全、便捷、可靠、易用等多方面进行完善。苹果对诺基亚的颠覆,是个人智能移动终端对移动电话的取代,不是简单贴上互联网标签就能做到。人类出行方式不断地在变革,但一定是朝着简单、自由方向前行,而不是相反——相比传统汽车,纯电动车用起来有诸多不便,至少目前如此。
做纯电动车不能如同现在一拥而上,以防将来也可以一拥而散。做新能源车,得沉下心,耐得住寂寞。事实上,传统车企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国外的宝马、奔驰、大众、丰田、通用、特斯拉,国内的传祺、长安、江淮、东风、吉利、荣威、奇瑞、比亚迪,有能力做新能源车的都纷纷制定计划,并推出新车。颠覆汽车的只能是传统汽车行业。不是他们有经验,实是因为懂得造车的艰辛。收获的喜悦,都是要经历一番磨难之后,才能获得,而不是走终南捷径。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25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智慧出行:亚马逊AWS赋能车联网行业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科技盛宴—2019 Arm年度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 ITECH光伏及燃料电池的仿真与测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汽车传感器技术应用研讨会·武汉站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