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中车”,英文简称缩写“CRRC”),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对等原则合并组建的A+H股上市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核准,2015年6月8日,中国中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现有4查看详情>6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17万余人。总部设在北京 。
-
欧洲车市 | 意大利2025年4月:主流品牌竞争激烈,中国车企异军突起
2025年4月,意大利乘用车市场销量约为13.9万辆,同比小幅下降。 传统品牌如菲亚特与大众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新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混动和电动车型的渗透正在改变市场格局。 同时,以MG和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标志着中国汽车在南欧市场的快速崛起
-
新车销量大涨,美国车企却不感恩特朗普
激增的销量被视为最后的疯狂。 当国内车企忙着发布销量海报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府也加急公布了汽车制造业的好消息。 5月2日,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发布了4月汽车销量,全美4月汽车销量为150.41万辆,同比增长10.8%,延续了3月以来的快速增长,更带动前4个月销量同比大涨6.2%
-
欧洲车市 | 挪威2025年4月:中国品牌掘金,纯电车型全面主导市场
2025年4月,挪威新车市场再次刷新电动化进程记录,新能源汽车在新车注册中的占比高达97%,创下历史新高。 随着插电混动车型受税改冲击退出舞台,纯电动车几乎一统天下。在这种极端电动化环境下,中国品牌积极布局,已拿下12%的市场份额,小鹏G6等车型表现亮眼
-
再曝工厂停产,日产中国要变天?
当地时间4约26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产计划在2025财年末(2026 年 3 月底)结束东风日产武汉工厂的生产。报道称,上述决策源于该工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 据报道,
-
-
上海车展的合资车,越来越像“自己人”
导语 Introduction 合资车企的终极形态已呼之欲出——它们不再是谁的“代工厂”,而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部分,也是本土汽车规范式发展的“平衡器”
-
德国新政府能否重塑本土电动车支撑体系?
德国汽车产业在能源高企、基建滞后与政策反复中持续失速。为此,联邦新政府于组阁协议中提出“电动汽车8点计划”,意图重塑支撑体系。 自2022年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后,围绕德国汽车工
-
-
-
听听,合资车企们的电动化反击声
2025上海车展上,合资车企们上演着“大反攻”。要知道,在以往,一向都是自主车企的“独角戏”,合资车企们是角落里的“配角”,经过价格战、智能化、电动化的洗礼之后,合资车企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中国汽车品牌4月销量分布
五一假期,车企陆续发布4月销量情况。截至发稿前,《Xauto报告》统计的16家汽车集团中,已有14家车企发布销量,其中一些车企仅发布了部分品牌的销量。具体发布情况如下: 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
-
合资车比国产车更便宜的时代,不远了?
丰田、日产、大众、别克身上,已经展现出合资比国产更便宜的趋势。在被唱衰了2年之后,2025年开始,合资品牌们的新能源新车型攻势一来,反而是国产车遭受压力,以及新势力们失去份额。和国产车的猛冲猛打不
-
2025年4月自主品牌五强销量盘点,你看好哪家车企?
5月4日,自主品牌五强(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长安)陆续公布了4月销量快报,新能源汽车和出口成为核心增长动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比亚迪:新能源龙头地位稳固 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8万辆,同比增长21.34%;1-4月累计销量138.09万辆,同比增长46.98%
-
上海车展四十年:中国汽车的大江大河
作者|吴嗯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1985年,伴着歌手叶丽仪磅礴的嗓音,电视剧《上海滩》从香港引入内地
-
合资车企 “一口价” 破局,是救赎还是陷阱?
“一口价”,这个看似简单的价格战背后,实则暗藏着合资品牌格局的深度变革。合资品牌的反攻似乎正式打响。 2025年的汽车市场,宛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合资品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
知识产权困局,车企出海的一座大山
可以说,知识产权纠纷正成为阻挠中国车企出海的一座大山。从德国市场 Avanci 专利池成员对中国车企的诉讼,到欧美市场日益增多的专利围堵,中国车企可能正经历着全球化竞争中最严峻的挑战。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的专利诉讼同比增长约40%
-
-
本田中国“摇人”!压力甩给对手了
最近看到的本田,和两年前的相比有了质的变化。最大的感受是,本田在中国调整过来了。 在4月23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本田拿出来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产品,让整个汽车行业,无论合资、自主还是造车新势力,
-
三款“神车”停产,昭示了什么?
在电动化时代,一代代“神车”接连落幕。我们因此失去的是机械的浪漫,迎来的却是人类出行文明的新维度。 3月7日,全球汽车工业史上留下两个标志性注脚:马自达宣布旗下经典轿车马自达6(阿特兹)全球停产,而福特也同步关闭了福克斯在德国的生产线,并且宣布后续不会推出继任车型
-
价格战没完没了了:车企“以价换量”背后的生存逻辑与行业洗牌
新能源观(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创 全文2847字,阅读时间8分钟 价格战真是没完没了了。 就在2025上海车展开幕前
-
比亚迪闪耀2025世界汽车大奖:海鸥荣获“世界城市车”,李柯问鼎“世界汽车年度人物”
近日,全球汽车行业权威奖项“2025世界汽车大奖”(World Car Awards)在纽约国际车展举行颁奖典礼,比亚迪海鸥(BYD SEAGULL/BYD DOLPHIN MINI)以灵巧车身与创新
-
亚洲车市 |印尼2025年3月:中国品牌崛起
2025年3月,印尼新车市场延续下行趋势,批发销量同比下降5.1%至70,892辆,零售销量下降6.7%至76,582辆,印尼经济放缓与消费疲软的压力。 丰田继续领跑市场,但中国品牌表现抢眼,比亚迪以4.5%的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腾势D9跻身车型销量前十,奇瑞、吉利等品牌也实现显著增长
-
100亿!又一外资车企宣布留在中国
据多家媒体消息,在4月23日的上海车展开幕日上,日产汽车中国区负责人马智欣(Stephen Ma)在上海车展上宣布,日产汽车将在2026年底前在中国再投资100亿元人民币,专门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创新,以继续参与中国市场竞争
日产汽车 2025-04-27 -
比亚迪: 车王还是车王!但能否再继续狂奔?
比亚迪股份于北京时间 4 月 25 日晚,港股盘后发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要点如下: 1. 再次交出惊艳的汽车毛利率答卷,比亚迪强降本能力毋庸置疑:在一季度卖车周期底部,比亚迪仍然实现了非常不错的卖车毛利率水平(一季度汽车毛利率 24%,超市场预期 22.3%)
-
当智驾成标配,车企暗战升级|2025上海车展
文|刘俊宏 编|王一粟 智能化无处不在的2025年上海车展,回归了卖车的初衷。 光锥智能在展会暴走两天,最大的感触是今年的车展少了争奇斗艳,多了些许务实。 回顾智能汽车时代的三场重要车展。
-
不造车的腾讯,默默一头扎进汽车堆里
文源:源Auto 作者:潘卓伦 眼看百度的萝卜快跑到了2025年还在快跑,阿里日前也传出有机会与特斯拉中国在辅助驾驶本土化方面达成合作,腾讯坐不住了。在上海车展前夕,腾讯拿出了自家汽车业务“全家桶”
-
车企赚钱的时代,又回来了?
效益向好 汽车企业之间的马太效应还在进一步加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15家上市车企发布的2024年财报或业绩预告中,其中7家实现净利润正增长,2家亏损收窄,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近年来“卖车不赚钱”的情况
-
各方势力全部登场,中国新能源谁执牛耳?
研发才是一家车企穿越周期的秘密武器 正文 今年以来,众多跨国车企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坚定“重仓”中国。北京现代刚秀出纯电平台新作、大众跟宝马忙着搞技术捆绑、一汽大众推出全新产品规划......这意味着,在中国这个智能汽车市场,全球的各方车圈玩家均已粉墨登场
-
开小米SU7的“鬼火少年”,与新能源车险的残酷物语
导语:保费比肩玛莎拉蒂?或许新车型YU7对外展示的时机尚未成熟。4月最后一周即将于上海国际车展与观众见面的,仍是小米SU7 Ultra、小米SU7全系产品。在过去的20天里,两辆小米SU7标准版,分别在安徽铜陵与湛江徐闻发生碰撞后起火事故,5人不幸离世
-
电动车太卷,车企重新押注燃油车
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内卷式狂奔,在经历了一系列营销战、价格战、智驾战之后,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从2020年的5.8%狂飙至2024年的47.2%。“电进油退”一度成为了车圈最吸睛的话题,蔚来李
-
宁德时代冲击IPO关键点,车企“去宁化” 怎么破?
作 者 |元方了解更多金融信息 |BT财经数据通正文共计3796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宁德时代近期正加速推进其在港交所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进程。目前,宁德时代已经通过IPO备案,这意味着拿到港股上市的钥匙
-
净利暴跌70%,特斯拉天崩开局,马斯克要回归造车
撤回全年增长展望 ” 作者|张烨 编辑|秦章勇 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有点天崩开局。 当季交付量,同比下滑13%至33.6681万辆,这是特斯拉2022年以来最差的季度成绩,净利润仅4.09亿美元,同比狂降71%,其它多项核心财务指标也远逊于预期
-
-
当低价成了王道,造什么车还有区别吗?
导语 Introduction 价格,价格,还是价格,谁能想到,中国车市的竞争会变得如此乏味。 在技术内卷,营销手段变着花地拿捏起消费者的今天,中国车市究竟在以怎样的样貌示人? 面对着咄咄
-
亚洲车市 | 新加坡2025年3月:比亚迪领跑,中国品牌崛起
2025年3月,新加坡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3.5%,达到4,333辆,第一季度累计销量增长33.7%。 比亚迪以18.8%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同比增长60%。传统品牌如丰田、本田、宝马和奔驰位列前五,但特斯拉、现代、日产等品牌销量下滑明显
-
-
亚洲车市 |越南2025年3月:VinFast领跑,中国品牌缺席
2025年3月,越南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6.6%,达到46,918辆,首季度累计销量增长22.6%至114,313辆。 本土品牌VinFast继续保持市场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达20.9%,其VF 5车型首次登顶月度销量冠军
-
美洲车市 |墨西哥 2025年3月:中国品牌增速明显
2025年3月,墨西哥汽车市场实现127,360辆的轻型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创下自2017年以来3月最佳表现。 尽管整体增长温和,但雪佛兰Aveo(+40.2%)和日产皮卡NP300(+23.3%)等车型表现强劲,经济型轿车和实用型皮卡的持续需求
-
生意永不眠,一位中国汽车倒爷的出海征途
懂得适应规则的人,总能活下来。 文 | 华商韬略 森赛 新能源车“平行出口”,是一种未经品牌方授权、将国内合法生产的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到其他国家的灰色贸易
-
保时捷崩盘!豪华车天塌了
全球关税大战天没塌,老牌豪华车品牌保时捷的天塌了。 写这个标题的时候,我也迟疑了一下,用这个词是不是太严重了,我可不想做标题党。不过,看看保时捷今年一季度的销售数据,自觉没错,一点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