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
-
吉利"逆流"私有化极氪,技术整合能否破解盈利困局?
5月7日,吉利汽车向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计划以每股25.66美元的价格收购剩余34.3%股份,推动极氪从纽交所退市。这一决策距离极氪以“最快IPO造车新势力”身份登陆美股仅一年时间,却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在资本寒冬与产业变革双重压力下的战略突围
-
动力电池企业入欧不容易
近几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前往欧洲建厂,但由于欧洲在政策法规、投资成本和文化差异等方面存在较高门槛,因此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想要大举进入欧洲市场,恐怕并不容易。随着中国动力电池全球化扩张脚步的不断加快,更多企业前往欧洲进行合资建厂
-
如果不能盈利,萤火虫或成孤品
近日,蔚来汽车的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首款车型——萤火虫正式上市。据了解,新车共推出自在版和发光版两款配置,官方指导售价为11.98万-12.58万元。这个价格,相比此前公布的14.88万元预售价格下探了近3万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品牌的诚意
-
-
-
2024毛利率大涨至9.9%!蔚来:年底盈利,销量翻倍目标不变
“从Q2开始就能够在报表上能看到,成本端和费用端的显著改进。在Q3我们会持续深化在成本和费用方面的控制。随着销量的增加、毛利率的提升以及费用的控制,我们有信心实现今年Q4实现盈利的这个目标。”在3月21日蔚来的财报会议上,蔚来董事长李斌再次重申了蔚来的盈利目标
-
李斌另一面:炒掉20多个VP,强腕发起盈利之战
想做进步最快的公司 ” 作者|王磊 编辑|秦章勇 2025年的蔚来,想做进步最快的公司。 随着蔚来2024 年财报的发布,“蔚来还要再亏多少钱”、“蔚来还能坚持多久”这样的灵魂拷问再次出现
-
日本七大车企业绩持续下滑?日系车这到底是怎么了?
在世界汽车市场上,日系车可谓是非常有名的一大派别,当年日系车凭借着优秀的产品质量和极度省油的特点在世界市场上全面突破,甚至于在欧美市场后来者居上成为了车企的典范,然而就在最近日本七大车企都出现了不同程
-
一年亏掉224亿?李斌急了,说2025年要实现盈利
目前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其实已经有三家,分别是理想、问界、零跑。 而第4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很多人猜测不是小米,就是小鹏。 说真的,如果真是这样,比如小鹏也实现了盈利的话,那蔚来就比较尴尬了,因为曾经在新势力里面,“蔚小理”是三大代表性企业
-
AI智能体爆发元年,小鹏汽车凭三条增长曲线追逐盈利
MONA M03、P7+两款爆款车型销量“狂飙”,小鹏汽车从造车新势力生死战中活了下来。 3月18日,小鹏汽车交出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随着全年交付量同
小鹏汽车 2025-03-20 -
-
2024全球盈利1506亿,在中国只赚了134亿!大众集团:今年反攻
3月11日,大众集团公布了日2024年业绩。在2024年大众集团销量为903.7万辆,同比下滑3.5%,在销售收入为3247亿欧元,同比增长0.7%。由此实现营业利润为191亿欧元,同比下滑15.4%
-
理想、问界后,第三家盈利的新势力诞生了
我们知道造车是门槛高、投入大、周期长的产业。 按照大佬们的说法,刚开始没有200亿就别想造车,前期像蔚小理们造车,最开始的资金至少都是200亿起。 而像许家印造车都投了上千亿,也没折腾出一个名堂来
-
新能源汽车究竟何时才能盈利?
就企业自身而言,降本能力、产业集成度、技术路线以及产品销量等差异均会导致不同企业间盈利水平的参差不齐;而在外界因素中,市场规模、竞争激烈程度也会给新能源车企的盈利进程带来影响。 刚开年,零跑汽车就给了同行一个“暴击”
-
两大中央汽车企业筹划重组!
2月9日,东风集团股份(00489)、长安汽车(000625)均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可能发生变更的公告。据东风集团股份公告,其接到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公司”)通知,东风公司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
9年造车终盈利 零跑做对了什么?
在新能源汽车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有家车企在如此内卷的行业现状下,仍杀出了一条血路,成功实现盈利。 零跑汽车实现盈利的消息一出,如巨石入水,激起了千层浪。 长期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直面临着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难题
-
带着经销商一起盈利,零跑不是什么“小理想”
导语 Introduction 在中国车市创造着专属它的故事。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此刻,2024年已然结束。 如果试图评选出整个中国车市,最令人意外与惊喜的一
-
林肯在华销售公司恐被撤销,福特中国精打细算保盈利
导语 | Lead近日有消息称,林肯中国作为福特在国内的销售服务公司的地位将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林肯在国内的销售、市场以及客户服务等功能将被并入到福特中国。车市跌宕起伏,让许多车企在不断调整策略。本
-
蔚来盈利前,李斌反思的200分钟
不打价格战 2026年盈利 ” 作者|王磊 刘雅杰 编辑|秦章勇 昨天,李斌在媒体沟通会上滔滔不绝讲了3个多小时,回答了200多个问题,信息量很大。 电动车、合资车、燃油车全被他分析了个遍
-
哪吒剧震!CEO被裁创始人道歉:将做6大整改,瞄准2026年盈利
传闻已久的哪吒汽车CEO张勇离卸任一事,终于得到确认。12月6日,哪吒汽车宣布因公司战略调整,张勇不再担任CEO,转任公司顾问;而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公司CEO。另外,对于
-
“三驾马车”能否拉动蔚来盈利?
导语 | Lead 作为造车新势力曾经的老大,蔚来十年来跌宕起伏,至今尚未实现盈利,已被理想甩在后边。在乐道L60还没有达到预期值的情况下,蔚来对2025年铺开波澜壮阔的画卷,明年的市场表现对它而言至关重要
-
蔚来背水一战,李斌要为“盈利”妥协
不知不觉,第一代造车新势力中的小鹏和蔚来,已先后迎来了十周年庆典。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十周年之际,宣布小鹏将在未来10年转型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何小鹏表示,小鹏熬过了第一个十年的海选赛,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市场主流品牌将仅剩7家,如何活过下一个十年,成为小鹏未来的新议题
-
亏损累计破千亿的蔚来再次上演年度大戏:2026年有望盈利!
全媒体矩阵分发 汽车数码全产业链 早在2022年底,李斌曾表示蔚来有希望在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但仅过去半年,李斌就将盈亏平衡的时间往后推了一年。如今,盈利时间被第三次延期。 撰文 
-
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要购买NPU?高度集成系统改变汽车生态
芝能智芯出品 智能汽车行业的变革不仅在主机厂间上演,更深刻地影响着供应链各个环节。 一级供应商(Tier 1)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从分布式AI系统的集成,到人工智能半导体的开发,再到以增量零部件为核心的新战略
-
7年多亏超800亿,李斌还没尝到盈利的滋味
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蔚来销量创新高,但亏损又扩大了。 11月20日,蔚来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三季度营收186.74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同比减少2.1%;净亏损50.6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45.5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44.13亿元,去年同期为39.53亿元
-
蔚来Q3毛利润20亿、净亏损50亿,2025销量翻倍、2026全面盈利
北京时间11月20日,蔚来汽车公布了2024年Q3财报,财报主要财务指标表现如下: 1、汽车交付量:6.18万辆,其中NIO品牌8.1万辆、乐道品牌832辆,同比增长11.6%,环比增长7.8%;
-
现金储备第一!小米汽车卖一辆亏3万 亏损锐减50%:最快明年初盈利
快科技11月19日消息,小米已经公布了第三季度的财报,其总收入已经逼近千亿元,表现相当的优秀。 小米集团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总收入达到925亿元,同比增长30.5%;净利润为53亿元,而上年同期49亿元
-
神州租车深陷内忧外患,盈利之路艰难,新故事难讲
在神州租车的世界里,似乎总是充满了挑战与困境。近日,其“神州车友狂欢夜”的抖音直播间虽然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但这场微综艺、脱口秀与直播带货的巧妙串联,似乎并未能真正解决神州租车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
广汽集团的未来在合资,做好5年内不盈利的准备
广汽集团的2024年可谓是跌宕起伏,在自主和合资销量双双下跌的背景下,还多次陷入舆论风波。 最终,广汽集团一纸通告,宣布将总部从广州CBD的广汽中心迁至番禺汽车城,将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两大自主车企的管理模式由战略管控转向经营管控,全力发展自主品牌,这也算是其对舆论风波的最终回应
-
盈利承压,日本车企能否摆脱“路径依赖”的束缚?
根据目前几家主流日系企业公布的2024年上半财季(4-9月)数据,在关键指标净利润上,日系车企正在“过冬”:丰田下滑 26.4%至1.91万亿日元,日产同比大降93%至192.23亿日元,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
“银十”交卷:10月新能源车销量炸裂!14家车企业绩创历史新高!
“金九”过后,“银十”到来。或许是十一长假这个黄金消费期,让“银十”的含金量更胜“金九”。 刚踏进11月,接连14家车企晒出了10月份的销量成绩单
-
超八成上市公司盈利,比亚迪营收超过特斯拉
评一周车股,察百态车市。 随着10月的结束,A股上市的公司中已经有5353家披露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其中有4115家上市公司实现了盈利,更有2469家公司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形势一片向好。 从924大行情以来,A股已经持续发力一个多月,终于在11月开始冷静
-
马斯克的特斯拉盈利超预期,国产新能源汽车该“卷”向何方
有点数·数字经济工作室原创 作 者 | 有叔 马斯克最近挺忙,一边给美国选民发百万美元红包,一边测试移民火星的回收火箭,一边还要关心特斯拉的盈利情况——“全球电动车企业都面临着盈利压力,特斯拉也是如此
-
-
国安部披露某境外企业非法测绘,特斯拉、吉利等连夜回应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10月16日10:03发文称,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境外企业A公司通过与我国具有测绘资质的B公司合作,以开展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为掩护,在我国内非法开展地理信息测绘活动。A公司为某国
-
极氪回应:某境外企业以智驾为掩护,开展非法测绘的争议
刚刚,央视新闻曝光了某境外企业以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为掩护开展非法测绘。 A公司为某国重点敏感领域项目承包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并不具备在我国单独开展地理信息测绘活动的资质。为规避我
-
小米集团:智能汽车业务盈利难题待解
日前,小米集团(01810.HK)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在微博发文,透露了小米手机产品团队的部分人事变动,原小米Civi产品经理胡馨心正式轮岗至Redmi团队,担任Redmi产品经理一职。 小米手机作为小米集团的支柱业务,其每一个动向都备受瞩目
-
-
在单车盈利“琅琊榜”上,谁的武功“遥遥领先”?
导语 | Lead 今年上半年,哪家车企的单车最赚钱?虽然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但在单车利润上普遍比在全球穿行的国际品牌逊色。 本文出品|禾颜阅车工作室 撰文|张大川 编辑|禾 子 全文2966字 阅读需4分钟 今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硝烟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