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特斯拉们”的最大危机:产品而非产能

2018-05-07 09:43
撩车办公室
关注

中国特斯拉们,你们还好吗

量产受阻、资金匮乏,不仅仅是特斯拉正在面临的困境,同样也是中国新兴的新能源车企们无法回避的现实。

据统计,从新能源风潮兴起至今,国内先后出现了包括蔚来汽车、威马汽车,云度新能源、小鹏汽车在内的300多家新造车企。声势浩大的阵仗背后却鲜有“出挑者”,很多仅仅停留在概念车的阶段,量产更是遥遥无期。

“特斯拉们”的最大危机:产品而非产能

但另一方面,已经回过身的国内传统车企们也并不打算给造车新势力机会,纷纷加码新能源。耕耘多年的传统车企,除了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更关键的是了解市场和消费者,这些是新兴造车实力所不能企及的。

在造车技术层面,传统车企也占据了先天优势。上汽与宁德时代联手以超百亿元规模的大手笔投入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将建设电池系统生产基地。广汽设立全资子公司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投资总额6亿元……

新能源市场还远远未到猛虎下山的那一刻,但传统车企已然开始纷纷抱团,国内掀起了新一轮合资浪潮,这也使得造车新势力像极了在寻求希望的鲶鱼,不得不面临“如何活下去”的问题。

创新才是破局之道

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找到新兴车企的破局困境,就必须回到它兴起的根源寻找答案。

回归到特斯拉崛起的根本,无外乎在传统汽车的框架内,搭建起了自称一派的产品生态,比如电动车对于燃油车的颠覆,网络销售对于4S店的颠覆。换言之,互联网车企之所以能够兴起,并非依托于强大的技术硬实力,而是开辟了新的赛道,并相对传统车企形成了绝对的先发优势。

对应到未来的发展,如若在传统赛道上与车企捉对厮杀无异于螳臂当车,但凭借自身的特点优势不断开辟新的赛道,以己之长对彼短处,不失为一种突围的新方向。

首先,相比于互联网车企的孤注一掷,传统车企显得犹豫不决,这也给了新兴势力喘息的机会。如若传统车企全力推电动车,便可以短期内把所有汽车都电动化。但短期内ALL IN电动车会导致内燃机车型的短期利润遭到损失,所以他们也面临着押注现在还是拥抱未来的抉择。

在人才架构方面,传统车企也与新兴车企有着截然不同的呈现。比如拜腾等新兴车企计划未来的IT人员与汽车工程师的比例是7:3,这对于传统车企的人才逻辑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还有就是销售渠道的问题,传统车企太过依赖于4S店的代销模式。这种模式下,建店成本和经销商银行贷款上的天价费用会嫁接到汽车本身的售价上,无法把利润释放出来提供给用户。但是新兴车企都将目光移向了互联网,依托于互联网渠道将减少了大量流通环节中的损耗,形成终端销售时的价格优势。

“特斯拉们”的最大危机:产品而非产能

其次,汽车本身体验的核心也正在发生迁移。过去,用户更加重视造型、底盘和动力系统等车辆的机械部分。但在未来,这些将成为一辆车的基本条件。未来评价车辆优劣的维度将变得更加多,比如车机软件、交互体验、自动驾驶等等,都将影响一辆车的口碑。

这些恰恰是互联网车企们最擅长的方面,比如结合电商的互联网营销取代4S店,比如人机结合的智能车载系统……如果能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优势,也将为自己在于传统汽车“硬碰硬”时,多出不少的筹码。

写在最后

家大业大的传统车企显然不会眼睁睁看着互联网车企的崛起而不为所动,技术和市场都不缺的他们显得更有底气,但是另一方面,互联网车企也有着他们的杀手锏,更高的效率,更新的思维,为他们下半场的突围提供了可能性。

用乔布斯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此文: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任何一次技术的变革,都是改朝换代的好机会,那么“特斯拉们”究竟能否利用好这次机会完成逆袭,我们且行且看!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