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技术
-
特斯拉FSD试用叫停:是技术bug,还是政策紧箍咒?
近日,一则关于特斯拉暂停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试用的消息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博主爆料称,特斯拉已暂停推送FSD试用功能,恢复时间未知。一时间,网友众说纷纭:是技术问
-
广本P7亮“技术底牌”:日系车终于要翻身了?
3月26日,26年前雅阁下线的同一天,广汽本田在新建的新能源汽车工厂里,下线了烨品牌首款纯电车型P7。 这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一是意味着广本觉醒了,从燃油车全面走向智能电动车;二是寓意从一款经典车型,走向另一个创造性的时代
-
2025百人会论坛激辩汽车行业生死竞速:技术卡位战与全球话语权争夺
3月28日至30日,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比亚迪、小米、理想等车企掌门人密集释放行业重磅信号。这场汇聚政产学研精英的盛会,不仅勾勒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图景,更透露出车企在技术卡位、生态博弈与全球化布局中的生死竞速逻辑
-
新能源汽车进入“四电”时代:比亚迪云辇-Z技术分析
比亚迪这两年开挂了,兆瓦闪充、易四方、云辇-X.....最近,随着旗舰轿车仰望U7上市,比亚迪又一硬核黑科技——云辇-Z正式量产落地。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由此,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四电”时代,即电池、电机、电控、电悬架
-
造增程和“臭搞技术的”,又杠上了
“我们跟搞电动车的是‘死对头’经常争。这几年气氛有点缓和,搞电动车的开始欣赏我们搞内燃机的了。”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以下简称“百人会”)上,清华大学壳牌清洁交通能源中心主任帅石金如是说道
-
汽车四大技术变革方向与未来产业展望
百人会的欧阳明高院士,可以说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产品经理或者CTO角色,给出中国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路径图。 本次,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欧阳明高院士给出了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四大技术变革方向与未来产业展望
-
Pix独家丨别克多新车导入荣威技术,上汽通用淡化外资依赖
我们独家了解到,上汽通用规划了代号为 NCXB 的一系列产品,包括两到三款从上汽引入核心技术的全新车型。与很多合资引入自主品牌产品时的 “换壳” 策略不同,上汽通用尽量对 NCXB 系列做了重新开发
-
-
比亚迪发兆瓦闪充,换电和增程谁先被淘汰?
在开年掀起“全民智驾”浪潮后,比亚迪又卷起了充电速度。 3月17日,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宣布核心三电已经完成了全维升级。在“全域千伏高压架构”下,“闪充电池”可以做到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
-
当技术跟不上时代,外资巨头也怕“卡脖子”
导语 Introduction 技术红利与地缘博弈,奔驰、大众、雷诺选择用脚投票。 当德国公开警告“欧洲汽车业必须警惕中国技术垄断”之时,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中国禾赛
-
少赚30亿的理想,证明增程没有红利了
2024年,做增程的理想和“平替理想”都盈利了。 3月10日,零跑发布2024财报,首度实现净利润转正。当天,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在B10新车预售发布会后接受采访,被问到
-
增程混战+纯电迟到,理想70万目标悬了?
3月14日,我们迎来「蔚小理」中理想的24年的年终总结。作为第一个交卷的积极分子,我们一起来看看理想24年的整体表现,以及25年理想又会有哪些新动作。 0124年回顾 一句话总结就是:24年的理想是赚钱的
-
理想Q1交付量预增,营收指引疲软令ASP和汽车毛利率承压
在“蔚小理”中率先交出2024年Q4及全年财报的理想汽车,业绩表现好坏参半。 好的一面是,公司营收连续两年超1000亿元大关,季度营收续创历史新高,季度研发等费用控制也好于市场预期
-
一汽零跑牵手背后,造车“黑马”的技术外供之路
撰文/ 陈不七出品/ 杰车科技时隔五年后,中国一汽与零跑再度合作。3月3日,中国一汽和零跑汽车宣布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并进一步探讨深化资本合作的可能性。中国一汽董事长邱现东与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共同出席了在长春举行的签约仪式
-
比亚迪智能驾驶技术解析
根据数据显示,在2024年1至9月期间,标配L2级别智能驾驶配置的市场中,丰田以13.0%的市场份额领先,而比亚迪和大众分别紧随其后,市场份额分别为12.2%和9.8%。而在具备NOA功能的车型方面,理想汽车以31.5%的市场占比遥遥领先,其次为问界与蔚来,分别达到24.5%和13.6%
-
-
-
增程式电动汽车,车企“卷”向欧美的下一张王牌?
当消费者因购车用车成本高、充电便利性不足,而无法拥抱纯电动汽车时,汽车制造商该做出什么选择?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一方面是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速放缓,一方面是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崛起。增
-
赛车技术不减配,小米又卖便宜了?
接近百万或者超过百万的豪车,记忆点各不相同,比如尊界S800的“L3”,蔚来ET9的“线控”,仰望U8的“易四方”,到了小米SU7 Ultra,更多的会是“半价”
-
余承东和李斌隔空互动“卷技术”,不提比亚迪“智驾战”
评一周车股,察百态车市。 一友人发微博,一句话,三个表情包,“我的A股终于红了”。颇有一番喜极而泣的架势。的确,A股和港股都是好消息。 2月2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
中国豪车:一场瞄准BBA的“跨代际技术的饱和式攻击”
被禁言说“遥遥领先”的余承东在尊界S800发布会上说出“中国智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时,台下掌声雷动。 但真正让行业震动的,是这次技术发布会可以看作是汽
-
尊界技术秀后迎第五“界”,鸿蒙智行能否一路繁花
作者 | 沈天香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场外,紫色繁花挂满风铃木枝头,摇曳生姿。场内,余承东独霸舞台演讲,时而诙谐,时而谨慎
-
-
蔡司电子显微镜技术清洁度解决方案:开启微观清洁新篇,护航工业品质升级
在现代工业的宏大舞台上,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供应商、制造商以及终端用户对产品质量标准的期望持续攀升,是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而颗粒污染物,成为了影响产品效率、功能和寿命的关键因素,威胁着产品的质量与性能
-
汽车制造“质量卫士”,条纹投影扫描技术精准捍卫产品品质
汽车制造作为技术密集型领域,产业链庞大,生产流程复杂,并且有着大批量、柔性化以及高生产一致性的要求,因此,每一道生产工序都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如今,不论是新能源技术革命还是生产制造技术的持续优化,汽车行业都凝聚着制造业的尖端技术
蔡司条纹投影扫描技术 2025-02-17 -
特斯拉历史上的关键之年,销量挑战,FSD、Optimus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的技术演进与规划
最近特斯拉召开了2024年earnings call电话会议,在会议中马斯克多次表示“ 2025 really is a pivotal year for Tesla”,2025年将被视为特斯拉历史上最重要的年份
-
轴向磁通电机:未来电动汽车驱动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引言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电动汽车(EV)已成为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然而,电动汽车的普及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续航里程、充电时间、轻量化设计以及动力系统的效率等。传统的径向磁通电机(Radial Flux Motor)虽然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固有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
2025年的增程插混,还有多少技术进步空间?
2024年,插混和增程卷了一年的馈电油耗,纯电比了一年的续航,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作为消费者和车主,大家更关心,自己有没有被性能更强的芯片背刺,也更在意才买一年的车,有没有因新技术的到来而贬值。好消息是,费油的增程器,和顿挫的插混,以及依赖高精地图的智驾,基本上不会在今年出现了
-
新势力车企,核心技术会在2025落后?
2025年,买车尝鲜人群,理性人群之间,消费分歧预计会达到史上最大。 因为,全年的趋势已经显现,大家更多喜闻乐见的是关注各大车企的2025年新计划,看看会造什么样的新车,看看可能比现在的车便宜几万,看看新车的沙发、电视、冰箱、智能驾驶都是怎么样
-
春节暴露了增程和插混的高油耗,纯电和燃油技术将巩固领先优势
过去这几年,增程和插混因为解决了续航问题,成为新能源汽车中增长较快的技术,但是这个春节假期却暴露了他们的诸多弱点,其中油耗高成为最大的弊病,这可能导致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地位这两种技术进一步被边缘化。
-
预增超110%,中国客车龙头,利润爆了!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中国客车龙头,业绩又爆了。日前,宇通客车公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38.2亿元至42.7亿元,同比增加110%至135%。2024年,公司累计销售客车46918辆,同比增长
-
新车|现代帕里斯帝同平台/增混动版 全新起亚Telluride下半年投产
起亚汽车即将推出全新Telluride混动版,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2026年初在海外市场首发上市。 这款中大型SUV与现代帕里斯帝共享平台,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动力选择。 目前的Telluride仅提供3.8升V6自然吸气发动机,新增混动版本意味着起亚在大型SUV市场的产品线将更加丰富
-
自主5强2024年销量榜:4家已超200万辆,新能源+出口双暴增
伴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价格战”依然是贯穿2024年全年的关键词。就在2024年年底,一封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的内部邮件,再次引发对于外界的“价格战”的争论
-
蔡司全息显示技术,升级乘客出行体验
全息信息娱乐服务为乘客带来更舒适的出行体验蔡司将其全息显示技术应用到公交和火车的车窗系统中,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蔡司的全息解决方案可用于智能应用,现已进入市场准备阶段。今年,全息透明显示屏首次作为接近量产的原型在交通领域亮相,这是与交通领域的全球系统供应商HüBNER集团密切合作的成果
-
2024的主流插混和增程,又快被淘汰了
2025的技术淘汰导火索,绝不只是领克的2.0T三电机插混。 当插混和增程的内卷速度跟上了智驾,结果就是新技术只在2024年火了1年后,就接近被淘汰。 “46%会是一个关键数据,而且跨国车企的研发节奏,多数又拾起了发动机
-
“技术趋同”可救不了本田和日产
导语 Introduction 整合效果有待时间与市场的严苛检验。 作者丨王小西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何增荣 “这可能是2024年乃至近几年最大的汽车新闻。”说
-
-
满血增程的智界R7,会让谁降价?
12月19日前,余承东说问界M7是25万内竞争力最强的增程,但,智界R7增程上市后,问界M7还是这个价位里最值的增程吗?这次新车先推出了2款后驱版,除了标配华为途灵底盘外,还带了一套首次出现的华为
-
营收增4倍,销量增7倍,不造车的华为,反成车企们的希望
众所周知,华为这些年以来,一直在不断的重申自己不造车,只利用ICT技术,帮车企造好车,利用渠道帮车企卖好车,自己不造车,不和车企抢饭碗。 所以华为都是和合作伙伴合作,一起推出汽车品牌或型号。 比如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