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百人会论坛激辩汽车行业生死竞速:技术卡位战与全球话语权争夺
3月28日至30日,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比亚迪、小米、理想等车企掌门人密集释放行业重磅信号。这场汇聚政产学研精英的盛会,不仅勾勒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图景,更透露出车企在技术卡位、生态博弈与全球化布局中的生死竞速逻辑。
王传福
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先全球3-5年
在论坛上,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发表演讲,他表示,如果上半场的电动化是改善性的,那么下半场的智能化是颠覆性的。王传福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产品以及产业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领先地位,大约领先全球3至5年的时间。这个时间窗口期是极其宝贵的,必须紧紧抓住。要坚持开放创新的理念,不断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升级换代。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优势互补和开放合作中出海。他补充道:中国电动车的产业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是全球最全、最领先、最成熟的。
雷军
预计今年投入将超过300个亿
首次来到电动汽车百人论坛的雷军表示:“小米是汽车产业的新人,当我们开始做车的时候,所有人都说我们晚了,今天来看可能是刚刚好,我觉得正是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等我们造车的时候,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用户消费习惯也成熟了,整个产业的供应链也非常成熟了。”他还提到:“我们国产车都在向高端挺进,而且在科技的突破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我觉得这背后是技术为本,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小米大概投了1050亿,预计今年的投入也将超过300个亿,只有这样海量的投入,才能真正把技术做好,把产品做好。”
尹同跃
希望实现“智驾平权”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表示,奇瑞积极希望用中国技术解决方案,用技术创新开路,到更高标准、更高挑战性的市场去,在智能化方面也希望能实现“智驾平权”。尹同跃提到,奇瑞一直坚持全球市场,国内和国际市场并举。一方面奇瑞积极“走出去”,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两条腿走路,奇瑞非常相信我国能支持中国车企真正走出去,从过去整车出口到在海外研发、在海外制造,真正融入全球大环境当中去,真正支持企业、公司和全球的同行进行深度融合协同。他还呼吁,随着电动化时代全面到来,相关法规法律要积极提前跟上,希望早点发挥制度的作用。
李想
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先全球3-5年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称,“理想会比所有的传统汽车厂商更懂得如何去做大型软件,又比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更懂得怎么去造一辆车。”李想还在论坛上重点介绍了理想的开源操作系统,“理想星环操作系统开源以后可以全面替代AutoSar(汽车开放系统架构)相应的功能,我们的开源包含了三部分,车控OS、智能驾驶OS以及通信中间件。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无论是芯片生态、应用和工具生态还是用户账号生态,都属于使用者,我们不会介入。”李想还透露了更强的星环操作系统的性能,该系统实现了全域的系统架构设计,优化了所有同步的任务,让上下游三个模块时间基准一致进行调度,相比AutoSar整个响应时间快了1倍、稳定性提高了5倍。他用一个例子解释了这种优化能力,“体现在具体的功能上,在高速路上120的时速进行AEB的制动,大概可以缩短7米的制动距离,更好地保障车内乘客的安全。”
李斌
600亿资金究竟花在哪了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本届论坛上,主要回应了外界对于蔚来资金投入高的问题。他表示,蔚来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管理经营以及换电网络和充电桩建设。在研发方面,蔚来自创立至今已累计投入约600亿元,其中2024年全年研发总投入为130.37亿元,第四季度研发投入为36.4亿元。这些投入主要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他也承认蔚来在管理经营方面交了不少“学费”,也浪费了一些资金,目前公司正在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此外,蔚来在换电网络和充电桩建设上也投入巨大,不仅在城市中心等热门区域布局,还在一些偏远地区部署充电桩,以完善充电网络,提升用户的充电便利性。
何小鹏
今年将在飞行领域投入30亿元
何小鹏介绍,小鹏的生态企业小鹏汇天过去10年在飞行汽车领域,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飞行汽车研发人员有1400人。2025年小鹏汇天将进一步加大力度,计划投入30亿元人民币用于飞行汽车项目的持续发展。何小鹏表示,正在推动飞行驾照等培训,在今年年底,小鹏汇天期望有200家以上的飞行营地,在2026年达500家以上。当前,小鹏已经在广州市开始了工厂建设,预计年产能可达1万台,而且这将是全球首个流水线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期望在2026年能够达到量产,并且达到交付。何小鹏对飞行汽车的商业化前景充满信心,他预测:在5年内,飞行汽车就能够成为大家的日常通勤工具。
邓承浩
未来中国市场将有近20个品牌有声音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表示,各大集团的销量分化,在这轮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竞争也在加剧,现在形成了30万台级、15万台级、8万台级,还有很多忽略不计的一些品牌。他认为:“对于中国这么一个相对地域辽阔、文化丰富的市场而言,我们最终主流和差异化应该不会只有3—5个品牌,我的观点相对更加宽泛,我们认为最终应该是在重塑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品牌消失掉,最后可能会有不超过20个品牌相对有一定声音。”在这场技术、资本与生态的立体化博弈中,中国车企正从“跟随者”转向“规则制定者”。无论是比亚迪的全球化野心、小米的生态颠覆逻辑,还是理想的开源革命、小鹏的立体出行探索,都在重塑万亿级产业的价值链。正如王传福所言:“抓住3-5年技术窗口期,就是抓住未来话语权。”这场生死竞速的终局,或将决定中国能否真正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原文标题 : 2025百人会论坛激辩汽车行业生死竞速:技术卡位战与全球话语权争夺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