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混技术
-
今年下半年,增程反攻插混
2家头部企业,下一代的增程技术升级已经有了端倪。上海车展,从来不止是车企之间的商战平台、技术战平台,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信息平台。大量的发布会与采访沟通中,很多关于未来的计划会陆续被解答。总之,随着上海车展的信息传播热度开始逐步消散,进入实质性的销售期,关于技术路线的话题也重新回到了主位
-
上海车展自主发力高端,混动大热,但底盘才是入场券?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如期举行。由于那起众所周知的事故,在车展前夕,工信部紧急踩下了“刹车踏板”,要求车企停止关于智驾的无序宣传,自动、自主、高阶智驾、脱手、脱眼、接管等均被列为违规宣传词汇
-
奔驰2025 Q1销量:高端车型与插混亮眼,纯电待CLA破局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下简称“奔驰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该集团全球轻型车销量达52.9万辆,同比下降7%。尽管整体销量下滑,但高端车型表现亮眼——梅赛德斯-AMG销量增长17%,G级车增长18%,E级车和GLC分别增长32%和14%
-
上海车展:半年前的新技术又被淘汰了
华为和宁德时代分别扔下全新技术,于是半年前的主流技术开始淘汰,又是降价的信号。 当1000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出现,当L3级自动驾驶即将接近商用,于是固态电池似乎不重要了,城区NOA不算重要了。技术洗牌开始了,高价车会率先使用,也意味着高价车会率先降价
-
华为自动驾驶技术解读
权威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L2级自动驾驶装配率将接近90%,L3及以上级别的搭载率也有望突破30%。伴随5G网络、车路协同与高精地图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自动驾驶技术已由早期的概念验证,迈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临界点
-
美洲车市 | 加拿大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微增3.7%
2025年第一季度,加拿大新车市场展现出稳健增长,3月销量同比增长11.4%,达18.5万辆,第一季度总销量同比增长3.7%,达43.1万辆。 轻型卡车占据88.1%的市场份额,乘用车仅占11.9%
-
第二批试点启动,瞄准新技术新模式
近日,八部门正式启动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十座城市将深入开展车网互动、光储充换、智能网联等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全面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应用。 为进一步推动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
-
大众汽车的秘密武器:“消化”小鹏技术,中国研发体系迭代
应对新能源转型,大众在中国建立了跨国车企中最大规模、最健全的研发体系。外界即将先看到第一批成果。今明两年,大众中国的三家整车公司会推出一批先进架构的新能源车,这批车在一些关键技术上高度依赖小鹏的技术。
-
比亚迪吉利奇瑞,谁是插混之王?
在比亚迪汉L和唐L“让世界感受来自中国技术的压迫感”后,吉利与奇瑞也祭出了大招。 4月10日晚,吉利银河星耀8正式开启预售,预售最低13.98万元,不仅覆盖了汉DM-i的市场,比汉L最多便宜了7万
-
-
-
高阶智驾NOA功能解析:技术架构与实现路径
芝能科技出品 NOA(Navigation on Autopilot)作为高阶自动驾驶的核心功能,涵盖高速智慧导航辅助驾驶、记忆行车/通勤模式及城区智慧导航辅助驾驶三大类。 其实现依赖复杂的系统架
高阶智驾NOA功能 2025-04-08 -
特斯拉FSD试用叫停:是技术bug,还是政策紧箍咒?
近日,一则关于特斯拉暂停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试用的消息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博主爆料称,特斯拉已暂停推送FSD试用功能,恢复时间未知。一时间,网友众说纷纭:是技术问
-
广本P7亮“技术底牌”:日系车终于要翻身了?
3月26日,26年前雅阁下线的同一天,广汽本田在新建的新能源汽车工厂里,下线了烨品牌首款纯电车型P7。 这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一是意味着广本觉醒了,从燃油车全面走向智能电动车;二是寓意从一款经典车型,走向另一个创造性的时代
-
2025百人会论坛激辩汽车行业生死竞速:技术卡位战与全球话语权争夺
3月28日至30日,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比亚迪、小米、理想等车企掌门人密集释放行业重磅信号。这场汇聚政产学研精英的盛会,不仅勾勒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图景,更透露出车企在技术卡位、生态博弈与全球化布局中的生死竞速逻辑
-
新能源汽车进入“四电”时代:比亚迪云辇-Z技术分析
比亚迪这两年开挂了,兆瓦闪充、易四方、云辇-X.....最近,随着旗舰轿车仰望U7上市,比亚迪又一硬核黑科技——云辇-Z正式量产落地。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由此,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四电”时代,即电池、电机、电控、电悬架
-
造增程和“臭搞技术的”,又杠上了
“我们跟搞电动车的是‘死对头’经常争。这几年气氛有点缓和,搞电动车的开始欣赏我们搞内燃机的了。”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以下简称“百人会”)上,清华大学壳牌清洁交通能源中心主任帅石金如是说道
-
汽车四大技术变革方向与未来产业展望
百人会的欧阳明高院士,可以说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产品经理或者CTO角色,给出中国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路径图。 本次,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欧阳明高院士给出了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四大技术变革方向与未来产业展望
-
Pix独家丨别克多新车导入荣威技术,上汽通用淡化外资依赖
我们独家了解到,上汽通用规划了代号为 NCXB 的一系列产品,包括两到三款从上汽引入核心技术的全新车型。与很多合资引入自主品牌产品时的 “换壳” 策略不同,上汽通用尽量对 NCXB 系列做了重新开发
-
-
当技术跟不上时代,外资巨头也怕“卡脖子”
导语 Introduction 技术红利与地缘博弈,奔驰、大众、雷诺选择用脚投票。 当德国公开警告“欧洲汽车业必须警惕中国技术垄断”之时,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将中国禾赛
-
AI难讲、混动激战,李想用什么撑起“理想”?
理想汽车 (LI.O) 于北京时间3月14日晚间港股盘后、美股盘前发布了 2024 年第四季度财报。从结果来看,四季度业绩和2025年一季度预期都并不好: 1. 汽车毛利率低于市场预期,环比继续下滑
-
一汽零跑牵手背后,造车“黑马”的技术外供之路
撰文/ 陈不七出品/ 杰车科技时隔五年后,中国一汽与零跑再度合作。3月3日,中国一汽和零跑汽车宣布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并进一步探讨深化资本合作的可能性。中国一汽董事长邱现东与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共同出席了在长春举行的签约仪式
-
称2030年电车占比80%“不现实”,保时捷拥抱油车插混:将推多款新车
“我们现在面临三大挑战:中国市场结构性调整,这是长期趋势;全球电动化放缓;供应链紧张。”3月12日,保时捷全球CEO奥博穆在该公司2024年财报发布会上列举了该公司发展中的三大挑战,中国市场的问题被放在第一位
-
比亚迪智能驾驶技术解析
根据数据显示,在2024年1至9月期间,标配L2级别智能驾驶配置的市场中,丰田以13.0%的市场份额领先,而比亚迪和大众分别紧随其后,市场份额分别为12.2%和9.8%。而在具备NOA功能的车型方面,理想汽车以31.5%的市场占比遥遥领先,其次为问界与蔚来,分别达到24.5%和13.6%
-
-
-
“微博达人”李想被激活,理想i8不容有失
理想汽车CEO李想过去一周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度明显提升,因为公司首款纯电SUV理想i8已经正式亮相,并且确定将于今年7月份上市。 过去半年内只发了9条微博,这对于曾经的“微博达人”李想来说是不寻常的,而这其中的6条都与理想i8高度相关
-
赛车技术不减配,小米又卖便宜了?
接近百万或者超过百万的豪车,记忆点各不相同,比如尊界S800的“L3”,蔚来ET9的“线控”,仰望U8的“易四方”,到了小米SU7 Ultra,更多的会是“半价”
-
余承东和李斌隔空互动“卷技术”,不提比亚迪“智驾战”
评一周车股,察百态车市。 一友人发微博,一句话,三个表情包,“我的A股终于红了”。颇有一番喜极而泣的架势。的确,A股和港股都是好消息。 2月2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
中国豪车:一场瞄准BBA的“跨代际技术的饱和式攻击”
被禁言说“遥遥领先”的余承东在尊界S800发布会上说出“中国智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时,台下掌声雷动。 但真正让行业震动的,是这次技术发布会可以看作是汽
-
尊界技术秀后迎第五“界”,鸿蒙智行能否一路繁花
作者 | 沈天香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场外,紫色繁花挂满风铃木枝头,摇曳生姿。场内,余承东独霸舞台演讲,时而诙谐,时而谨慎
-
-
蔡司电子显微镜技术清洁度解决方案:开启微观清洁新篇,护航工业品质升级
在现代工业的宏大舞台上,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供应商、制造商以及终端用户对产品质量标准的期望持续攀升,是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而颗粒污染物,成为了影响产品效率、功能和寿命的关键因素,威胁着产品的质量与性能
-
汽车制造“质量卫士”,条纹投影扫描技术精准捍卫产品品质
汽车制造作为技术密集型领域,产业链庞大,生产流程复杂,并且有着大批量、柔性化以及高生产一致性的要求,因此,每一道生产工序都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如今,不论是新能源技术革命还是生产制造技术的持续优化,汽车行业都凝聚着制造业的尖端技术
蔡司条纹投影扫描技术 2025-02-17 -
特斯拉历史上的关键之年,销量挑战,FSD、Optimus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的技术演进与规划
最近特斯拉召开了2024年earnings call电话会议,在会议中马斯克多次表示“ 2025 really is a pivotal year for Tesla”,2025年将被视为特斯拉历史上最重要的年份
-
轴向磁通电机:未来电动汽车驱动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引言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电动汽车(EV)已成为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然而,电动汽车的普及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续航里程、充电时间、轻量化设计以及动力系统的效率等。传统的径向磁通电机(Radial Flux Motor)虽然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固有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
2025年的增程插混,还有多少技术进步空间?
2024年,插混和增程卷了一年的馈电油耗,纯电比了一年的续航,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作为消费者和车主,大家更关心,自己有没有被性能更强的芯片背刺,也更在意才买一年的车,有没有因新技术的到来而贬值。好消息是,费油的增程器,和顿挫的插混,以及依赖高精地图的智驾,基本上不会在今年出现了
-
新势力车企,核心技术会在2025落后?
2025年,买车尝鲜人群,理性人群之间,消费分歧预计会达到史上最大。 因为,全年的趋势已经显现,大家更多喜闻乐见的是关注各大车企的2025年新计划,看看会造什么样的新车,看看可能比现在的车便宜几万,看看新车的沙发、电视、冰箱、智能驾驶都是怎么样
-
春节暴露了增程和插混的高油耗,纯电和燃油技术将巩固领先优势
过去这几年,增程和插混因为解决了续航问题,成为新能源汽车中增长较快的技术,但是这个春节假期却暴露了他们的诸多弱点,其中油耗高成为最大的弊病,这可能导致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地位这两种技术进一步被边缘化。
最新活动更多 >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4月30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5月15-17日立即预约>> 【线下巡回】2025年STM32峰会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