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安全
-
自动驾驶汽车软件安全,是否影响到国家安全?
芝能智芯出品 最近智能驾驶在中国如火如荼展开,是否能走向海外这个问题,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The Security of Autonomous Vehicle Software and its N
-
-
-
“安全”外衣下的产业博弈,美国新规或冲击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格局
据路透社1月14日报道,美国商务部当天发布一项管理规则,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禁止销售或进口中国和俄罗斯的部分联网汽车软件和硬件。软件禁令将从2027年的车型开始生效,硬件禁令从2030年的车型开始生效
-
新能源汽车已不新,2025注定是更苦涩的一年
本文篇幅较长,阅读需要10分钟,可先收藏后阅读。 2024年是国内汽车市场最魔幻的一年,几乎所有玩家都在痛斥内卷,但又都在咬着牙打价格战,年初以高合离场开局,年末以极越闪崩收场,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不是结局或许只是残酷战争的开局
-
比亚迪稳坐王座,特斯拉无奈“下沉”,2025年走向“更混乱”?
“ 车企之间的混战愈发焦灼。 ” 来源 | 美股研究社 1月1日,2024年新能源车企战报新鲜出炉! 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冠军,没有悬念,依旧是比亚迪,全年销量超400万辆
-
车企陷困境连现,死亡恐惧将催生更激烈价格战,真白菜价将现
随着年底一家新造车陷入困境,汽车行业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这让众多中等规模、销量更低的汽车企业都担忧成为下一个,为了生存,他们恐怕会进行更激烈的价格战,因为事实证明了价格战是汽车企业突围的最有效策略。
-
万字长文解读汽车信息安全框架
在汽车电子与软件三大安全中,预期功能安全仍然处于理论逻辑层面,尚不足以支撑企业开展具体工作,暂不多论。功能安全则早已声名鹊起,而今甚至已走进逐渐沉寂的阶段。 近两年,信息安全的名气慢慢振作,并且前景广阔,但至少在现在,其体系的完整性和落地的成熟度仍不如功能安全,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
-
明年,中国车市只会更窒息
导语 Introduction 关乎最终格局的大决战渐渐拉开了帷幕。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何增荣 上周,有两件事令我印象深刻。 首先,便是蔚来CEO李斌在公司十周年之际,发布了一封全员信
-
利润下滑的丰田,转型更坚决了
导语 Introduction 既存远虑,更有近忧。 作者丨林登万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何增荣 “中国车企全部加起来都不够丰田一家!” 上面这句话,始见于今年的5月上旬
-
全面替换普拉多等日系合资,豹8全程护航神十八航天英雄安全回家
11月3日,方程豹 豹8参与神十八搜救重大保障任务,迎接神十八成功返回,护航航天英雄安全回家。凭借“智勇双全”的全能实力,豹8助力中国航天事业,为航天搜救提供后勤保障,颠覆了以往航天保障车都是清一色日
-
1500KM续航,更安全,固态电池将压垮燃油车、增程式、混动车
按照9月份的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54%左右了。 而全球所有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中,中国拿下了66%的份额,这两个数字足以证明中国新能源汽车有多厉害了。 不过,大家也都清楚,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其实更多的还是增程式、插混这样的混动车,纯电车并没有那么喜欢
-
-
日产电动汽车,安全神话破灭?
对于日产的电动汽车,乃至混动,业内是无感的,或者说,日产给外界的新能源印象,已经倒退太多了 正文 时代的洪流,容不下曾经的王者躺平。 在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日产汽车近期宣布在美国召回超过2.3万辆Leaf电动汽车,此次召回的原因是车辆在快速充电过程中存在起火风险
-
汽车价格战不能牺牲品质,因为信心比黄金更宝贵
(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变化频仍,智能汽车的竞争如火如荼,传统燃油车在新能源车的挤压下,产品力提升而价格不断下降。如今消费者在选择新车时面临的选项已经前所未有地丰富
-
新能源车年检上热搜,检测更严,上岁数的电车不好混了
明年3月正式落地 ” 作者|王磊 刘雅杰 编辑|秦章勇 新能源车年检,越来越严格了。 近日,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套标准是国内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新能源车年检 2024-09-30 -
智驾变“智障”?问界M5试驾撞车,用户安全谁来保障?
近日,湖北襄阳发生的一起试驾问界M5撞上公交车的交通事故,再次将这款由赛力斯与华为共同打造的中型SUV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次事故不仅暴露了试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更引发了公众对问界M5安全性能的广泛质疑
-
极越07,小米SU7,你更pick谁?
极越07终于上市了。 这辆汇集了百度、吉利、宁德时代资源的“集大成者”,终于要真刀真枪来市场上厮杀了。 极越07 的定价是很有诚意的,3款车型、6种配色,限时购车优惠价为19.99万-28.99万元
-
或命名为汉L!更大更运动,比亚迪汉系列新车路试谍照曝光
在国产C级车市场,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接近对半开,而燃油车板块几乎由合资品牌车型占领,新能源汽车板块则恰好相反,其中比亚迪汉稳坐榜首。 数据显示,由于连续4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比亚迪汉在2024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104170辆,成为整个国产C级车市场上半年的销量冠军
-
造车讲缘分更靠“勇气”,雷军造最“贵”SU7 剑指保时捷纽北纪录
7月19日晚,小米创始人雷军发表了以“勇气”为主题的年度演讲,历时三个多小时。他首先回顾了小米造车的历程,分享了其中的起伏与挑战。接着,他推出了八款新品,包括引人注目的第四代折叠屏手机
-
汽车价格战,今年更凶猛
内卷之殇 2024年,汽车价格战比2023年来得更加凶猛。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虽然过去几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通常在年末表现出比上年末高4个点左右的促销增长水平,但2024年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尤其是新能源车的促销峰值已显著上升7个点,并形成了一种降价常态
-
赢创推出电池外壳用 TEGO Therm 防火涂料,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TEGO® Therm 具有优异的隔热性和耐火性,可降低电动汽车电池热失控所造成的风险▲提高安全性,同时满足必需的机械性能要求和阻燃标准,尤其是UL 94 V-0 阻燃等级▲适用于喷
-
比6大内卷更严重的,是端到端的代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户端到端,这背后继续是消费者承担车企该承担的代价。 随着2024汽车蓝皮书论坛的举办,最近关于卷与不卷的争论,基本不再有激烈的争议。一场上千人,几百位车企高管参加的会议,主线是“反内卷”
-
国产燃油车比电车更牛,连日本企业都认可了,大举出口海外
日前日本企业川崎重工再次从国内一家汽车企业购买燃油发动机,两家企业合作已超过10年时间,川崎重工从中国汽车企业采购的发动机主要在日本和美国市场销售,显示出中国的燃油发动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
-
两大国产插混“方盒子”SUV,出自奇瑞和长城,谁会更受欢迎?
现如今,“方盒子”越来越受市场的追捧,车企们也热衷于推出带有硬派设计风格的SUV。当然,如今油价高企,加上新能源化技术越发成熟,不少网友开始考虑插混版的车型。恰好,上半年?两款
-
20款Model 3、Model Y通过数据安全要求 各地已陆续解除特斯拉禁停禁行
快科技4月29日消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首批汽车数据处理安全要求的检测结果。 本次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安全检测主要关注了四个核心方面:车外人脸信息的匿名化处理、默认不收集座舱数据、车内数据的本地处理以及在收集个人信息时的明确告知义务
-
中国权威机构:特斯拉数据安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特斯拉浑身遍布摄像头,它所采集的数据是否安全,一直是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 有些涉密部门则为了杜绝隐患,直接禁止特斯拉驶入,这让不少特斯拉车主深感不便,而那些想买特斯拉的用户,也会犹豫再三。 不过,事情出现了转折
-
2024北京国际车展“电”竞更激烈
导语 | Lead 阔别四年,北京车展强势回归。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产销首度突破3000万;汽车出口超过522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整车出口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智能电动车站在了全球的前列
北京国际车展 2024-04-25 -
-
比亚迪开年降价的秘密:上半年去库存,下半年推更智能车型
比亚迪计划在下半年推出新款王朝系和海洋系车型。新车型的硬件和软件将全面升级,“加量不加价”。 十万价格带车型将采用大疆智驾方案,二十万以上价格带则采用地平线方案。 将给理想、蔚来、小鹏以及新上市的小米汽车带来长期竞争压力
-
-
比亚迪一年赚了300亿,合资车企更慌了?
“未来5年,合资品牌份额也将从40%降到10%,其中30%是中国品牌未来增长的空间。” 3月27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23年财报投资人沟通会上对未来合资品牌的份额进行了预判
-
五菱高管发文“明年更卷”,消费者:车市越卷,我越幸福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周钘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2024年初至今,宝骏停掉了所有的市场费用。企业认为如果产品、市场、渠道三者节奏都不对则是‘白费’”,“虽然今年行业确实卷,明年会更卷,但我们所有准备”
-
315,谁来思考车主的残值安全?
从2023年至今,已经没人不对汽车价格战习以为常。2024年,一月份,各新势力浅尝降价,二月份,比亚迪、长安等低售价车型为主的品牌正式开启了价格战,并将包扩老车大促、新车降价、全系提供购车权益等促销手段全部运用到产品中,整个行业加入到持续的内卷中
-
“小理想”零跑:换挡驶入“安全屋”?
文:谈擎说AI3月2日,零跑C10暨2024年新品全家桶焕新发布会在杭州召开,采访环节,朱江明说:我们和比亚迪不在一个赛道卷,增程比插混有天然的优势;很多地方我们向理想学习,很多供应商都是和BBA同源
-
欧美大厂抛弃电车,没有阴谋论,但真相更残忍!
上一周,全球新能源车市陷入“极限拉扯”的局面。 一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价格战”此起彼伏地打响,由比亚迪开启的“电比油低&r
-
-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