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焦虑
-
从辅助驾驶到电池安全,新能源汽车“野蛮生长”迎来强监管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迎来爆发式增长,辅助驾驶与动力电池技术成为竞争核心。然而,伴随技术跃进的是频发的事故与争议:近期多场严重“辅助驾驶”功能事故纠纷,让消费者对新技术的信任危机日益加剧;动力电池起火事件亦再次引发公众对安全性的质疑
-
汽车安全的强制标准,该升级了
导语Introduction安全的强制标准,早已跟不上新汽车时代的发展速度了。最近的一起高速智驾碰撞起火爆燃的交通事故,在3位花季女孩丧命,和小米巨大的流量关注度面前,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分析评论
-
极氪失控、小米爆燃,3月国产新能源,把智驾安全推到风口浪尖
Data Analysis of New Energy & Auto 竞争已经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综合比拼。 本文共计:6134字 大约需要:25分钟 3月的最后一天,小米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
赛力斯急刹车:褪去华为光环后的焦虑
失去独宠也是新契机。 手工劳动/兽妹手工编辑 /角叔出品/独角兽观察 3月13日,赛力斯集团发布一份姗姗来迟2月产销快报,数据有些令人咋舌:当月汽车总销量21,329辆,同比暴跌39.43%;核心品牌赛力斯汽车(问界系列)销量15,007辆,同比下降46.52%,近乎腰斩
-
比亚迪的“油电同速”,能否彻底解决电车的补能焦虑?
2024年3月17日,比亚迪(01211.HK)在深圳正式发布新一代纯电“超级e平台”,以“兆瓦闪充、油电同速”为核心卖点,提出“1秒2公里
-
自动驾驶汽车软件安全,是否影响到国家安全?
芝能智芯出品 最近智能驾驶在中国如火如荼展开,是否能走向海外这个问题,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The Security of Autonomous Vehicle Software and its N
-
-
1月车市开门黑让人焦虑,补贴新政能救市?
导语 Introduction 在车市遭遇开门黑的同时,国家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救市计划。 作者丨李思佳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何增荣 2024年,中国车市无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括全年汽车产
-
销量目标翻倍?谁激进,谁焦虑
评一周车股,察百态车市。 本周,股市又迎来一些好消息。 上证指数上涨2.31%,深证成指上涨3.73%,创业板指上涨4.66%,科创50上涨1.61%,北证50上涨9.63%;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上涨2.73%,恒生科技上涨5.13%
-
“安全”外衣下的产业博弈,美国新规或冲击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格局
据路透社1月14日报道,美国商务部当天发布一项管理规则,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禁止销售或进口中国和俄罗斯的部分联网汽车软件和硬件。软件禁令将从2027年的车型开始生效,硬件禁令从2030年的车型开始生效
-
对于2025年,车企已提前焦虑
2025年,汽车市场会如何发展?对此,业内和车企自身都已有所预判——竞争激烈程度更甚以往。 这从比亚迪提前为2025年价格战做准备可窥知一二。比亚迪发邮件要求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持续降本,部分供应商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
-
专访|应对“市场焦虑”,路特斯只攻不守
在既是里程碑又是转折点的当口,对路特斯而言,更关键的是如何在电气化转型与全球化战略的渐次深入。 近日,路特斯宣布转向插电混动市场,并且计划在2026年推出一款新型“超级混合动力”动力系统,这一消息如同投掷了一枚震撼弹,激起了业界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
万字长文解读汽车信息安全框架
在汽车电子与软件三大安全中,预期功能安全仍然处于理论逻辑层面,尚不足以支撑企业开展具体工作,暂不多论。功能安全则早已声名鹊起,而今甚至已走进逐渐沉寂的阶段。 近两年,信息安全的名气慢慢振作,并且前景广阔,但至少在现在,其体系的完整性和落地的成熟度仍不如功能安全,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
-
全面替换普拉多等日系合资,豹8全程护航神十八航天英雄安全回家
11月3日,方程豹 豹8参与神十八搜救重大保障任务,迎接神十八成功返回,护航航天英雄安全回家。凭借“智勇双全”的全能实力,豹8助力中国航天事业,为航天搜救提供后勤保障,颠覆了以往航天保障车都是清一色日
-
广汽出走CBD的背后,是一座城市汽车产业的焦虑
广州汽车业的困境,绝不仅只是战略和自身问题的反映,更是整个汽车行业面临转型阵痛的缩影。 10月24日,广汽宣布其总部将在今年11月2日从广州珠江新城CBD整体搬迁至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和广汽研究院所处的番禺汽车城,并称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战略管控模式的劣势逐渐凸显
-
1500KM续航,更安全,固态电池将压垮燃油车、增程式、混动车
按照9月份的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54%左右了。 而全球所有的新能源汽车销售中,中国拿下了66%的份额,这两个数字足以证明中国新能源汽车有多厉害了。 不过,大家也都清楚,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其实更多的还是增程式、插混这样的混动车,纯电车并没有那么喜欢
-
日产电动汽车,安全神话破灭?
对于日产的电动汽车,乃至混动,业内是无感的,或者说,日产给外界的新能源印象,已经倒退太多了 正文 时代的洪流,容不下曾经的王者躺平。 在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日产汽车近期宣布在美国召回超过2.3万辆Leaf电动汽车,此次召回的原因是车辆在快速充电过程中存在起火风险
-
智驾变“智障”?问界M5试驾撞车,用户安全谁来保障?
近日,湖北襄阳发生的一起试驾问界M5撞上公交车的交通事故,再次将这款由赛力斯与华为共同打造的中型SUV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次事故不仅暴露了试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更引发了公众对问界M5安全性能的广泛质疑
-
困难重重的Cybertruck,写满了马斯克的焦虑
导语 Introduction 全球开拓受阻,本土产能拉胯。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何增荣 上周,一辆突然现身天津街头,挂着“绿牌”到处溜达的Cybertruck火了
-
大陆集团拆分的背后,是欧洲零部件的集体焦虑
导语 Introduction 燃油车时代的优势,很有可能成为负资产。 作者丨菠萝蜜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何增荣 此前沸沸扬扬的业务拆分一事,大陆集团终于有了决定性进展
-
-
-
合资车企狂卷618,跳楼式甩卖缓解新能源焦虑
都怪比亚迪? “618”“双11”等电商购物节,是不少消费者囤家庭必需品的重要节点。活动过后,各家企业都会争先恐后地公布“战报”,以展示品牌的受欢迎程度
-
赢创推出电池外壳用 TEGO Therm 防火涂料,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TEGO® Therm 具有优异的隔热性和耐火性,可降低电动汽车电池热失控所造成的风险▲提高安全性,同时满足必需的机械性能要求和阻燃标准,尤其是UL 94 V-0 阻燃等级▲适用于喷
-
缓解规模焦虑,“第二品牌”是必选项吗?
【核心提示:规模不够大,就没有降本能力,更没有生存的根基,于是为了扩大规模,汽车圈的新势力们想到了往下延伸做再造一个品牌。这就是当下如火如荼“第二品牌”运动,不过,这真能缓
-
-
雷军席卷北京车展,车圈大佬迎来“流量焦虑”
时隔四年归来的北京车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弥漫的硝烟变得更浓烈。与往届车展不同,24日媒体日当天,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两位互联网大佬取代了黄渤、陈小春、张智霖、金晨等一众娱乐明星,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
20款Model 3、Model Y通过数据安全要求 各地已陆续解除特斯拉禁停禁行
快科技4月29日消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首批汽车数据处理安全要求的检测结果。 本次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安全检测主要关注了四个核心方面:车外人脸信息的匿名化处理、默认不收集座舱数据、车内数据的本地处理以及在收集个人信息时的明确告知义务
-
中国权威机构:特斯拉数据安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特斯拉浑身遍布摄像头,它所采集的数据是否安全,一直是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 有些涉密部门则为了杜绝隐患,直接禁止特斯拉驶入,这让不少特斯拉车主深感不便,而那些想买特斯拉的用户,也会犹豫再三。 不过,事情出现了转折
-
雷军与周鸿祎:「网红」滤镜下的焦虑
流量焦虑的时代下,穿越周期才是最大共识。种草还是带货,这是两个人的本质区别。 撰文|蓝洞商业 赵卫卫 打开微信指数,搜索雷军和周鸿祎,两位企业家的网红指数一目了然。 自 3 月底小米汽车发布
-
保时捷真的开始焦虑了
出品|新品略财经 作者|吴文武 保时捷首度高情商回应“米时捷”的背后,保时捷真的开始焦虑了。 01保时捷首度回应“米时捷” 3月底,小米汽车旗下首款车型小米SU7上市,犹如一条鲶鱼搅动了整个汽车行业
保时捷 2024-04-16 -
315,谁来思考车主的残值安全?
从2023年至今,已经没人不对汽车价格战习以为常。2024年,一月份,各新势力浅尝降价,二月份,比亚迪、长安等低售价车型为主的品牌正式开启了价格战,并将包扩老车大促、新车降价、全系提供购车权益等促销手段全部运用到产品中,整个行业加入到持续的内卷中
-
“小理想”零跑:换挡驶入“安全屋”?
文:谈擎说AI3月2日,零跑C10暨2024年新品全家桶焕新发布会在杭州召开,采访环节,朱江明说:我们和比亚迪不在一个赛道卷,增程比插混有天然的优势;很多地方我们向理想学习,很多供应商都是和BBA同源
-
“电动车续航焦虑”成春运焦点,真不够用还是夸大其词?
趴窝了吧? 找不到地方充电了吧? 被困路上了吧? 知道燃油车的好处了吧? 知道电动车有多不靠谱了吧? 如果你是新能源车主,那么在这个春节的回城途中,你一定会听到类似这样的嘲讽。 &ldqu
-
终结你的里程焦虑!2024续航技术大盘点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2023新能源汽车来到了蓬勃发展期,新能源车渗透率全年达到35%左右,个别月份甚至超过44%,可见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那么问题来了,难道续航里程焦虑没了?
-
“怕冷”的新能源车,如何走出续航焦虑?
近年来,汽车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国内新能源汽车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22年同期5.9个百分点
-
充电桩问题重重,新能源车焦虑难治,补能赛道将何去何从?
纯电动车存在补能焦虑,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提升补能速度,能够跟燃油车一样方便,一是提升充电桩普及率,让充电桩布局能跟加油站一样广泛。刚过去的2023年,各企业也是在补能赛道上持续发力,去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桩车增量比为1:2.8,相当有一个桩满足3辆新能源车使用
-
智己大规模车机故障,智能化反而不安全?
车企在追求智能化、赋予智能车机系统更大的控制权限的同时,也需警惕智能化带来的安全与过度化的问题。
-
实验室如何助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实验室如何助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交通领域的焦点。它们不仅仅是环保的代名词,更是未来出行的趋势。其中,纯电动汽车更是以锂离子电池作为主要的能量载体,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
最新活动更多 >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