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雷军的最后一战,就这?

2023-12-29 10:17
洞见新研社
关注

作者|魏启扬

来源|洞见新研社

2021年3月30日,小米官宣进军电动汽车赛道后的1003天,小米汽车亮相了。

由于是雷军“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押上了雷军“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小米对于造车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资源。

12月17日,央视新闻播出的《面对面》节目中,雷军透露了相关细节,“其他车企做一辆车,大概投三四百人、二三十亿,我们第一辆车就投了3400名工程师,整个研发投入超过100亿。我们是用了10倍以上的投入,是抱着志在必得的方式来做的。”

就如小米手机当初问世一样,小米汽车同样受到了极大关注。

11月15日,小米汽车“现身”工信部目录,登上热搜,84分钟获得了1.2亿阅读量。

12月25日,小米发布了一张名为“跨越”的海报,剧透小米SU7底盘骨骼结构,3个小时之内,1.3万人查看,约2500人留言,海报传遍车圈大V微博朋友圈。

12月28日,看过这场“只发技术,不发产品”的发布会,不知道大家对于小米的这台“年轻人的第一款车”是否还有期待。

01发布会似曾相识

三年,对于“认真造车”这件事,小米的确没得黑。

当天的发布会上,雷军一登台就宣布,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打造汽车工业新时代的“梦想之车”,做好看、好开、舒适、安全的移动智能空间。

他表示,小米汽车要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奋斗。

与小米的手机发布会极为相似,此次小米汽车的发布会聚焦技术,雷军花了主要介绍了小米汽车在电机、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这5个方面的研发进展。

其中,变焦BEV、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以及道路大模型等自动驾驶技术所占篇幅较大,根据计划,城区领航辅助NOA系统将在明年年底开通100个城市。

与余承东口中的“遥遥领先”类似,雷军给研发团队在各个维度制定了100项“第一、唯一、最”的KPI,其中包括全球最高转速电机、全球最严热失控安全标准、全球唯一的电芯倒置的高安全CTB电池技术等。

发布会上亮相的小米首款汽车取名SU7,雷军称,SU是Speed Ultra缩写,高性能是小米的基因,特斯拉说不造慢车,小米也是这样做的。雷军还表示,SU7性能非常出色,可以念“苏七”,就像叫一个朋友名字一样比较亲切。

为了显示出与友商的不同,小米用一长串的定语对SU7进行定位——“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

雷军称,小米SU7没有准确的对标车辆,“我们做了大量调研,希望做一辆能承载大家所有向往的梦想之车;在驾驶性等机械素质上,我们希望能媲美保时捷Taycan Turbo;在智能化上,我们希望能媲美Tesla Model S;同时还有最领先的科技和最丰富的生态。”

在12月28日的发布会之前,雷军接受采访时就透露过,“其他车企做一辆车,大概投三四百人、二三十亿,我们第一辆车就投了3400名工程师,整个研发投入超过100亿。我们是用了10倍以上的投入,是抱着志在必得的方式来做的。”

02万事俱备只待开卖

一贯的堆料打法,只是小米汽车确实来的晚了点,然而雷军依然信心满满,很大程度源于小米手机发展至今所积累的米粉们的支持。

2023年前三个季度,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位列第三(连续13个季度全球第三),市占率14.1%,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2023年9月份时,全球MIUI月活用户6.23亿,AloT平台连接的l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数量6.99亿台。

如此庞大用户数量的背后,是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万家的小米之家门店,以及由此构建起的品牌宣传和产品销售渠道。

另外一个方面,汽车行业的转型,新能源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新能源技术是行业的共用技术,可以靠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供应链来解决;智能化是体现品牌个性的核心科技,虽说供应链也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若要形成竞争壁垒,还是得靠自研。

问界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上量,华为在背后的技术支持,并且由此打造出的智驾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

小米在下场造车之前,虽然没有入局智能驾驶,但并不是一个什么不懂的新手。

早在2016年,小米就推出过扫地机器人,且迄今为止,在扫地机器人赛道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虽说造扫地机器人和造智能汽车之间的技术难度不在一个量级,可两者之间还是有非常强的联系,比如说都有路线规划和躲避障碍物的需要,底层技术有不少相通的地方。

除了自研能力之外,小米还围绕智驾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布局。

2017年,小米系的顺为资本领投了智行者科技和Momenta两家自动驾驶公司的A轮融资,此后,还投资了纵目科技、禾赛科技、几何伙伴、爱泊车、黑芝麻芯片等与智驾相关的创业公司,涉及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核心传感器等方面。

2021年8月,小米集团5亿元全资收购了智驾公司Deep Motion(深动科技),其主要提供以高精地图为核心的感知、定位、决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凭借此次收购,进一步夯实了小米智驾研发团队的基础。

本次发布会上,小米SU7在代客泊车、机械车位泊车、高速领航,城市领航等场景中也展现出非常不错的智能驾驶能力。

有技术、有生态、有渠道,再加上由小米澎湃OS的通联与承接,描绘出的“人车家全生态”,小米汽车的宏图大业几乎万事俱备,只等产品下线销售了。

03急得不是友商是雷军

发布会后,如今最后的悬念就是新车定价了,在发布会现场,雷军非常坚定的表示,“9万9,是不可能的”,“说14万9的人也不要再说了”。

根据雷军的口风,以及SU7的配置水平,稍微保守一点推测,SU7的价格有很大概率在20-30万的主流价格区间,若再大胆一些,可上提至30万-40万的价格区间,只是前者的竞争车型实在过多,市场十分拥挤,而后者尚未有真正意义上取得成功的轿车产品可以参照。

20-30万的价格区间内,老牌选手有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EV、小鹏P7。

其中,Model 3在2023年1-11月,累积销售115893辆;比亚迪汉家族2023年1-11月累积销量187099辆;小鹏P7虽然逊色,但在2023年1-11月也累积销售41100辆。

新晋的选手,个个也实力不凡。

11月中旬上市的阿维塔12,背靠着华为,如今的大定订单突破20000台;11月17日开启预售的极氪007,仅9天就获得了超过2.5万份的订单;同属吉利集团将于1月份上市的银河E8也不容小觑。

此外,还有一堆MPV、SUV要么也在这个价格区间内占着坑,要么就是排队等着发布。

有正面案例,也有反面教训。

2023年11月上市的智界S7,着款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新车定价24.98万元起,当月销量仅有115辆。

至于30万以上价位的轿车,无论是坚持不降价的蔚来ET5,还是曾经卖到30万以上的极氪001,这些产品的月销量都只在5000辆左右,算不上真正的爆款。

说这么多,只是想说明雷军的信心可能会被残酷的市场现实打脸。

造车并不难,造出车并且卖出去才难。

当年华为在进军智选车业务之初,余承东曾为AITO问界喊出年销量30万辆的目标,在被市场教育之后,强如余承东后面也服软了,“30万辆很难做到,第一年如果能销售10、20万台都已经算是奇迹了。”

一年销售10万,对于新品牌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成绩,可是在新能源汽车的汪洋大海中,这个销量基本无法激起波澜,也不能支撑起雷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的目标。

复盘小米手机的发展和雷军一贯的营销打法,突出性价比用的最为纯熟。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降价,虽然没有着重强调,但“性价比”已经成为这些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我们知道,价格优势的建立是需要规模化生产作为支撑的,一面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庞然大物,一面是刚刚起步的小米,中间的鸿沟该如何跨越,不知雷军心中是否已有答案。

       原文标题 : 雷军的最后一战,就这?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