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比亚迪智驾平权,新能源迎来“T型车”时刻?

2月10日,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布会上的一嗓子「智驾平权」,再次震撼了整个行业。

相较于往年开年都是「油电同价」、「电比油低」等等的降价口号,今年的比亚迪虽然没有再降价,可是把自家原本配在自家仰望上的「天神之眼」同名高阶智驾系统全数下放到自家21款新车上,甚至是只卖7.88万元的小海鸥。

这显然比降价对消费者、对合资车、对新能源对手们都是一种打击。

消费者自然对这样内卷式的智驾下放是一副普天同庆,合资车反正也追不上也不会有太多反抗欲望。当中最不自在的,是过往这些年、动辄一辆车就要买20多万的、已经把「智驾」绑定为自己的卖点甚至是标签的新能源同行。

他们纷纷质疑比亚迪所谓下放「高阶智驾」是混淆视听,所谓「天神之眼」C方案,其实比亚迪只是把一个没什么含量的技术拿出来当卖点而已,根本算不上是什么突破。

「智驾平权」和「天神之眼」到底是不是虚有其表?

友商们究竟是该不以为意,还是该如临大敌?

为什么两年前还坚定「无人驾驶是扯淡」的王传福,这次要上智驾?

且一出手就是「全民智驾」?

也可以确定的是,2025年的新能源主旋律和往年基本一致,依然是比亚迪强势掀桌,其他人努力跟牌。

 01 「天神之眼」C版本,算不算「高阶智驾」

「天神之眼」这个名字并非今年首创,而是在2年前比亚迪发布腾势N7时,对其搭载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称呼。

在今年「智驾平权」的口号下,「天神之眼」被重新分成了ABC三个版本:A版本应用于最高端的「仰望」,B版本应用在中高端的「腾势」、「方程豹」、「海洋」、「王朝」部分车型,C版本应用在低端的「海洋」、「王朝」部分车型上,这当中甚至包含了只卖7.88万元的「海鸥」。

也就是说,七万多块就能买到带智驾方案的车了。这是此次「智驾平权」最出圈的地方。

从搭载车型也能看出来,ABC,自然是功能上有高低之分。

A版本,对应的型号是「DiPilot 600」,配备3颗激光雷达,双英伟达Orin X芯片,支持城市NOA高速NOA全域领航、易四方泊车;

B版本「DiPilot 300」,配备1-2颗激光雷达,单英伟达Orin X芯片,支持城市NOA高速NOA全域领航、易三方泊车;

C版本「DiPilot 100」,不配备激光雷达,使用的是「前视三目摄像头方案」,配备英伟达OrinN或征程6M芯片。

这里要再多介绍一下争议最大的C版本。

相较于A、B版本对城市高速NOA的全域支持,C版本仅支持高速NOA、代客泊车、城区记忆路线等基础功能,比亚迪同时称其硬件也支持升级城市NOA,不过要等到年底推送。

此外,在智驾方案选择上,在覆盖有重叠的B、C版本车型上,用户也可以选择是选择带激光雷达的B版本,还是纯三目方案的C版本,激光雷达成本的原因,B版本车价普遍要再加4万左右。

成本和技术上是怎么实现的我们放在下节讲,这里我们先讨论一个问题,「天神之眼」C版本,究竟能不能算「高阶智驾」?

上面的产品介绍全部来自于比亚迪彼时的发布会,等于说,除了在称谓上给自己上了一个有争议的「高阶智驾」,比亚迪从一开始叫明着告诉所有人,虽然口号是「智驾平权」「全民智驾」,但这个公平是有限度的、分先进落后的、分三六九等的。

这里有人提到的是:「天神之眼」C版本,只能算作是个基础的L2辅助驾驶。

这个认识是不对的。

首先,截至目前也根本没有任何一家是公认已经实现了L3。

这件事大概率在2025年要实现,但截止到此刻的2025年3月21日,就是还没有实现。大家无论多高级、卖多贵,无论是点到点端到端、全国无图,甚至有人标榜自己的「全场景智驾」是「L2.99999」,是「L2+++」,你也依然是L2。

比亚迪「智驾平权」被黑的主要点是,此次「平权」的主要平的点其实是智驾,而非高阶智驾。可在比亚迪眼里,大家都是L2,兴你说自己是「高阶」,就不兴我说自己「高阶」?你在我面前装什么高人一等?

大家可以说只带高速NOA、代客泊车等简单功能的智驾不是业内顶尖智驾,但不能说这不是「高阶智驾」、甚至歪曲成说这不是「智驾」。

按照定焦One的说法,行业内一些厂商关于智驾的定义,大致是有「城市NOA」、「代客泊车」等的叫高阶智驾,只有跟车与AEB等的叫「L2驾驶辅助」。

除非有一天行业共识又改了,L3的叫「高阶智驾」,L2的只能叫「智驾」,否则现阶段人家比亚迪就说自己是「高阶智驾」,并无不可。目前,仅有比亚迪、问界、蔚来、阿维塔、极氪等少部分车企宣布已经拿到L3测试牌照。这就是目前智驾前沿最高水平的实际现状。

且比亚迪已经宣称,即便是目前只能实现高速NOA的「天神之眼」C版本,其硬件也是可以推送城市NOA的,并且计划年底就推。

到那时,「城市NOA+高速NOA+代客泊车」,比亚迪说自己的「天神之眼」是「全系高阶智驾」,似乎也不会再有什么被人指摘的地方了。

所以,想打脸比亚迪的,完全可以再等等,等比亚迪年底推送不出来C版本的城市NOA,等比亚迪的C版本「天神之眼」在大量铺开后各种问题甚至事故频发,等比亚迪发起召回。仅抓着当前一个C版本还没推送「城市NOA」就跳着脚质疑「天神之眼」不是高阶智驾,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相比过往全行业都牢牢把智驾锁定在20万价格线,比亚迪能把智驾的上车成本压缩到7万线,这才是更应该是其被看到的牛逼之处。

这一点也决定了比亚迪要做的事和对手们有本质不同。

02 4000块的智驾方案,该长什么样

「天神之眼」没掀桌子之前,行业内普遍的玩法是,智驾只能用在20万的车上,且因为成本原因,想要上智驾,要额外付费。

厂商们对于智驾成本这件事的稀释方案,普遍是在20万的车价基础上再加价,有买断模式,有订阅模式,以及其他一些包含在车价内的模式。

这里面有些成本是无法被摊薄的,比如激光雷达这个硬件,上文提到,即便是此次比亚迪,用户选择B版本带激光雷达方案的,同款车也要比C版本加价4万左右。

真正让比亚迪智驾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天神之眼」C版本的免费加量不加价。

毕竟,免费升级了智驾的「海豚」还是只卖7.88(万元),「秦plusDMI」还是只卖7.98,「秦L」还是只卖9.98。

「天神之眼」C版本方案,比亚迪宣称采用的是其首创的「双目立体视觉+长焦远距摄像头的前视三目感知方案」。

这个方案的主要硬件,包含了5枚毫米波雷达、12枚摄像头、84T/128T算力智驾芯片。

这个方案虽然比亚迪宣称是首创,但在2024年3月卓驭(大疆车载)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也公开过一个类似方案。

卓驭的方案发布时,就以其低价曾被注意到:「城市NOA」版本宣称硬件成本为7000元;「高速NOA」版本公开硬件成本为5000元。

根据远川科技评论的说法,素来在上游成本控制有一手的比亚迪,通过对摄像头、 毫米波雷达、域控制器、智驾算法等软硬件环节不同程度自研,将「天神之眼」C版本的成本控制在了4000元。

上一节开头说,「天神之眼」最早出现是在2023年比亚迪发布的腾势N7上。

当时腾势N7卖多少钱呢?23.98万-32.98万。这个价格很重要,因为它意味着那时的比亚迪在智驾这件事上与整个行业的定位是一致的。

以往,20万的车才能见到「高速NOA+城市NOA」,10多万的车才能见到「LCC」,如今的「天神之眼」C版本,则是将一个「高速NOA」甚至未来可以升级「城市NOA」的视觉系统的成本,直接压缩到了4000元,所以它可以被下放到七万多的海鸥上了。

这件事从消费者的角度也可以这么看:这个「天神之眼」C版本再怎么不行,功能上起码也要高于那些10多万车上的L2基础辅助吧?你真让车价只有7万多的车,去上一个特斯拉FSD那样总价都得六万多级别的智驾,当然是不现实的,他都不嫌你穷,未必你还要嫌它智驾不好用吗?

即便是强如FSD了,刚开始推送的这段时间,网上不也是状况频发吗?但这能证明FSD就不好吗?很明显是不能的。

除非压根就不能用,否则老百姓是没什么理由去抨击「天神之眼」C版本的。

大家一直在想的是拔尖,比亚迪想要做的,是普及。

03 舍我其谁的背后?

将智驾价格打下来,并完成向更广大普通消费者群体普及智驾,是比亚迪此次「智驾平权」的历史功绩,也是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们应当去承担的责任,尤其以比亚迪为首。

但同样要看到的,是作为一家具备领先性的企业、一方资本与资源,主动发起智驾普及,并不是什么无私奉献,而是有着它深刻的必然性,或者说不得不。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86.6万辆,这其中,比亚迪的全年销量合计约为427万辆,是拥有34%市场占有率的老大。

但这427万辆,并非所发布出来的每一台车都是绝对平均的爆款,他们的销量贡献有高有低。

根据远川科技评论的数据,2024年比亚迪乘用车销量贡献比重为:比亚迪95.5%,腾势2.98%,方程豹1.34%,仰望0.18%。2024年,比亚迪新车成交单价在12万元左右,低于丰田的17万,更低于小鹏的17.8万,特斯拉的24.5万,极氪的28.2万,理想的30万,问界的40万。

按照王传福的话来说,「比亚迪在10-20万价格区间拥有制空权与定价权」。这句话分成两面来看,那就是20万以下价位,比亚迪是无可争议的王,但上探到20万元以上时,比亚迪的产品竞争力并没有强得那么绝对。

品牌向上,产品高端化,这一关比亚迪并没有过,且还需要过。

为什么一定要品牌向上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话题,我们只需要记住这件事比亚迪乃至任何一家车企都必须要做即可。

而,20万,则是我们前面分析论证过多次的、目前行业基本公认的智驾分水岭,想要在20万以上取得影响力,以往并不被王传福重视、甚至评论「无人驾驶是扯淡」的智驾,就是比亚迪2025年必须要补齐的短板。

所以,「天神之眼」并不是只有一个C版本,而是还有A版本和B版本,应用在豪车仰望上的A版本或许离20万的分水岭还有距离,那么B版本,就是比亚迪为突破20万价格带而准备的。

从这个角度看,竞争对手们虽然抨击「智驾平权」最多的,是「天神之眼」C版本,但是实际上大家伙真正在忌惮的,是B版本才对。B版本对比亚迪的战略意义丝毫不亚于C版本的普及意义,这一层战略考虑应当被看到。

同样的道理,你比亚迪准备去人家的20万优势领地搞事情,对手们也肯定对你10万元的市场在虎视眈眈。

比如去年底将高阶智驾下放到10万元级别的小鹏「MONA M03」,仅一款高阶智驾的下放车型,就直接让一家原本上气不接下气的车企原地飞升,可想而知10万元这个级别的消费者全体购买力有多强。

而在比亚迪发布会前,长安汽车已经宣布,将在今年8月发布带激光雷达的10万元级别车型,吉利汽车也有意在10万元级别上高阶智驾。

小鹏的「MONA M03」一记冷枪,让整个10万元级市场再度风起云涌,作为这个领域拥有「制空权和定价权」的老大,比亚迪的「智驾平权」与其说是使命在肩,这背后群狼环伺的不得不也必然要被看到。

总结来说,比亚迪此次的「天神之眼」,有我们看得到的「智驾平权」,也有我们看不到的「品牌向上」,更有我们需要看到的「迫不得已」。

连比亚迪这样看上去已是不可置疑的老大,也必须跟上脚步不掉队才行,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价格战,的确已经惨烈到了这个份上。

在如此惨烈的价格战局面下,比亚迪此番率先发起的「智驾平权」,属于是开了一个先河,各家除了你争我夺继续下注,别无他法。

而这件事的意义,就变成了如100年前通过流水线等技术把汽车送进千家万户的福特「T型车」那样,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新能源车企,自此刻起,将开始把具备领先性的顶尖「高阶智驾」,普及给所有人。

比亚迪,也将被作为这个新能源时代「T型车时刻」的开创者,被历史铭记。

参考

[1]徐姗姗. 比亚迪暗度陈仓.远川科技评论.2025

[2]海豚投研. “智驾平权”真能再造一个比亚迪吗?.36氪.2025

[3]熊宇翔 彭苏平.比亚迪又掀了智驾的桌.远川科技评论.2025

[4]金玙璠.比亚迪出手,智驾卖不上价了.定焦One.2025

[5]周永亮.比亚迪把智驾打到7万后,最惨的人是谁?.极客公园.2025

      -原创不易 欢迎分享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原文标题 : 比亚迪智驾平权,新能源迎来“T型车”时刻?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