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减排
-
王兴三年内第五次减持理想汽车,可能仍是“个人行为”
作为理想汽车的非执行董事和主要股东之一,美团CEO王兴时隔近一年后再度出手密集减持。 港交所披露易显示,今年3月18日~21日,王兴连续四个交易日减持理想汽车港股,合计卖出股份650万股,套现约6.98亿港元
-
2025价格战,减配到了橡胶件?
别考虑价格战会停下来,因为车企总能想到更多办法。 “橡胶件的采购价格要继续下探,已经开始和我们聊了”,2025年1月,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业员工,给到了我们新的汽车趋势性变化信息
-
价值减记超百亿,但通用汽车不敢退出中国
面对巨额亏损,通用已然认清了现实。 随着自主品牌的市占率不断提升,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今年下半年,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压缩到30%以内,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 上半年
-
事关新能源公交车和电池更新,交通部再次发文
在此前已经明确了补贴标准和资金来源后,9月24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再次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工作的补充通知》,通过明确的补贴标准、支持车辆类型、申请人条件以及详细的操作流程,为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的更新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支持
-
劲减10万辆,暴跌25%,临阵换帅,中国最大车企能否抵御比亚迪?
樵夫 作品人 车 江湖一起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崛起 上汽官宣换帅, 陈虹卸甲,王晓秋上任。 “内忧外患”的上汽集团在换帅之后,能否开辟一条合资“中方”的逆袭之路,重振合资时代国有车企的江湖地位,抵御比亚迪进攻,值得期待
-
北京车展,除了减配,还能看到什么
价格战打到最后,就是成本战,有能力降的靠创新降,而没能力的靠减配。 实际上,自打比亚迪在2月开始用荣耀版打响2024车市价格战开始,北京车展就已经进入了难办的局面
-
-
欧7排放标准监管新能源车,国七会动了中国车企的奶酪?
之所以燃油车的生存环境愈发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排放标准给到的压力。近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最终以297票赞成、190票反对、37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欧7排放标准,新标准计划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
-
-
伯特利拟再募资28.32亿元,大股东持续减持
《投资者网》乔丹 在终止全球存托凭证(GDR)发行后的半年,伯特利(603596.SH)并未停下其融资步伐。 近日,伯特利宣布,计划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32亿元
-
-
加快零排放节奏,加拿大给中国电动汽车做“嫁衣”?
12月19日,加拿大正式公布了其2035年汽车零排放计划,明确规定了每年销售电动汽车的比例。 从2026年开始,新车销售中电动汽车需占比20%(包括乘用车、轻型卡车和SUV),2027年略微升至23%
-
遭“金主”减持、产品轮番降价,小鹏汽车怎么了?
图片来源:度哥 2023年11月摄于广州车展 小鹏汽车的近况可谓是“多事之秋”,在公关总监发文怒怼记者登上热搜之后,其又因遭到了第二大股东阿里的“突袭”减持而股价闪崩
-
-
自动驾驶迎史诗时刻?交通部正式印发商用指南
尽管,这两年“自动驾驶”被汽车厂家炒得很热,但从实际市场的反馈来说,其推广并不理想,有人说这是因为自动驾驶技术当下不够成熟,消费者对其并不感冒所致,这的确有些道理,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长期以来,国内都缺乏支持自动驾驶商用的相关政策,不过这一问题,已经有望在明年被解决
-
11月电车销量榜:比亚迪破30万,华为问界大增130%,排第7,稳了
11月份一过,各大新能源车企们纷纷发布了11月份的成绩单。 从Top15名总表现来看,大家基本上同比、环比都有增长,特别是同比去年,考勤都非常猛,大多是1倍多或几倍多的增长。只有哪吒同比下滑了。
-
详解华为智能驾驶的“灵魂减配”
11月28日,智界S7正式上市。作为华为与奇瑞合作的首款车型,从诞生之初便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车与问界M5、M7一样,都只装配了一颗激光雷达。 在高端车型上将激光雷达数量减少至一颗,说明在华为的智驾方案中,单激光雷达已然足够
-
-
从“滑铁卢”到“上甘岭”,小鹏的加法与减
9月19日,小鹏G9 2024款正式上市,共五个版本售价26.39万元-35.99万元,起售价相比老款降低4.6万元。?在小鹏汽车的产品序列中,G9本是作为旗舰产品的存在,也被寄予了厚望。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更是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G9将是“50万元内最好的SUV”
-
AI大模型开启智能交通的未来?
2023年初,由OpenAI开发的ChatGPT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互联网行业微妙的平衡,作为人工智能(AI)新型聊天机器人模型 ChatGPT,被业界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前,微软联合创始人,Windows
-
套现超1亿美元!木头姐减持,特斯拉高估了?
特斯拉今年的价格战让国内一众造车新势力都倍感难受。从效果来看,在特斯拉超高的毛利率的支持下,马斯克或许已经赢得了一局。当新能源车企已经开始由概念的转向交付量的衡量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才真正的拉开了
-
-
-
营收净利双双而下,又遭红杉等减持,九号公司颓势何解?
撰稿|多客来源|贝多财经4月底,九号公司(SH:689009)发布了2023年一季报,业绩表现似乎并不尽人意。对比此前的增长之势,九号公司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速乏力尽显。财报显示,九号公司2023年一季
-
-
-
零跑汽车陷入经销商反水“造假与质量”门,消费者投诉有减配行为
《港湾商业观察》王心怡一条定位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微博中,一位博主写道:“零跑汽车的展台外围大概站了7-8个保安,这是和其他展台相比不太一样的。为什么?因为最近零跑汽车的经销商过的不太好。零跑汽车过的也不太好
零跑汽车 2023-05-05 -
-
-
-
消失80万销量,巴菲特们再减持,谁来救救中国电动车?
1月汽车销量的数字如果持续几个月,先扛不住的会是谁?刚过完年的2月初,几乎每个人心中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今年会怎么样?汽车圈,1月汽车销量不怎么好,如果只看同比/环比数据,除了比亚迪和2家车企外,几乎是个全军覆没的状态,所以最近关于汽车销量的话题很火
-
雷诺日产联盟达成三点共识,雷诺同意股权减持至15%
在长达数月的谈判后,雷诺集团与日产就重新平衡其数十年的联盟关系达成了一致。1月30日,日产发布声明称,与雷诺集团就新的合作基础达成重要里程碑,双方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盟间的合作,并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大的
-
-
-
2022 年汽车交通行业融资报告:568 起融资事件,累计融资金额近 2000 亿
撰 稿 ︳孟祥威导语2022 年是艰苦卓绝的一年,全球局势动荡事件频发以及疫情反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各行各业都陷入了巨大的漩涡中,他们有的奋力维持着运转,有的退于幕后停滞不前,有的彻底消弭于历史的
-
-
-
轿车、SUV、MPV三大市场全面溃败,上汽大众2022销量能排前三吗?
作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首家合资车企,上汽大众在1984年就已成立,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以及强大的本土化能力,上汽大众在成立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让上汽大众在国内无往不利。即便是一汽-大众成立后,也没能对上汽大众的地位造成威胁
-
绿源集团冲刺上市:毛利率走低,销量排第六,倪捷、胡继红控股
又一家两轮电动车企业冲刺上市。11月22日,绿源电动车母公司——绿源集团控股(开曼)有限公司(下称“绿源集团”)在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材料,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据贝多财经了解,绿源集团在境内的主要经营主体为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简称“绿源集团”)
-
奔驰仅排第二!谁是“最赚钱”的汽车品牌?
随着众多上市车企披露2022三季度财务报告,不少网友好奇究竟哪个汽车品牌赚得多。近日,有调研机构根据车企公布的信息,统计了多个知名汽车品牌的利润、销量以及单车盈利数据。单车利润最高的三个汽车品牌,到底是谁?今天一起来看一下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