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
-
-
-
7成德国人接受中国车 中国车企欧洲布局加速
上月落幕的巴黎车展上,中国企业大约占展商五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中企在巴黎没有像国内车展那样大张旗鼓的宣传,转而以“尊重百年老店”的温暖姿态和稳扎稳打的战略进行推演。其背后的利
-
豪华车难卖,中国和法国人都急了
法国人的压力很大,因为车企高管都觉得应对3家中国车企的未来竞争没什么办法。 一个是不声不响的比亚迪,一个是零跑,还有一个是埃安。至于原因,在对比了价格、配置之后,中国车在设计、续航、配置等不断追平之后,因为产业链全球最强的优势,几家中国车企交出的售价,让欧洲车厂觉得难以招架
-
暴跌82.42%!合资巨头销量崩盘,中国人不买美国车了
中国汽车市场激战正酣,自主车企杀得合资品牌丢盔弃甲。 欧美大日韩等大型跨国车企,近几年在华压力倍增,这其中最惨的就是美国通用。销量数据证明,中国人已经不喜欢美系车了。 1. 销量断崖式下滑 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自主车企这两年强势崛起,逐渐蚕食了合资品牌很多市场份额
-
马斯克不骗美国人,汽车行业裁员加剧
导语 Introduction 底特律三巨头早已开始裁员。 作者丨杨 晶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段永琪 “我认为我们正处于衰退之中,而2023年将遭遇一场相当严重的经济衰退
-
质疑中国产能过剩,外国人都直呼不解
导语 Introduction “这些企业的生产效率非常高,几乎没有闲置的产能。” 作者丨杨晶 责编丨杨晶 编辑丨段永琪 近期,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访华期间,多次就中国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表达关切
-
美国人最爱的10款车,前三都是大皮卡,凯美瑞成轿车独苗
据知名汽车网站Car & Driver发布的《2023年美国轻型车销量报告》显示,2023年美国本土汽车总销量达到1560.8万台,其中SUV、皮卡和轿车各具特色,但皮卡车型尤为受宠。销量榜单前三甲均为皮卡,而凯美瑞则成为轿车中的唯一代表
-
法国车企说出了欧洲舍弃电动化的原因,真的难与中国制造竞争
日前法国车企PSA的总裁表示,任何国家的电动汽车都可以在欧洲销售,但是中国的电动汽车不行,他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的成本太低了,在价格方面有足够的优势,将让欧洲的汽车企业无力应对竞争,甚至还呼吁欧洲加强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倾销调查”
-
-
德国人为德国车企担忧,也为中国车企担忧
舒尔茨戴着眼罩在车展开幕式致辞 据德新社报道,德国总理舒尔茨9月2日早在慢跑时摔倒受伤,取消了第二天在黑森州巴特洪堡市的州议会选举竞选活动。照片显示,他的眼睛周围和脸的下半部分有一些瘀伤。他的发言人表示,朔尔茨没事,就是看起来“很憔悴”
-
国人更爱增程,理想8个月卖20万台,扼杀了多少纯电销量?
几年前的纯电车高增速,今年在国内市场忽然见不到了。 关于全球第二季度纯电车的数据已经发布,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给出的数据,是全球纯电车的销量增长了50%。特斯拉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占据了15%左右的份额
-
-
“中国造”的特斯拉,韩国人很喜欢?
特斯拉于2017年进入韩国市场,但在韩国的销售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本月,特斯拉中国工厂制造的Model Y RWD车型在韩国开启预售,并搭载中国产磷酸铁锂(LFP)电池。 这一价格相对低廉车型的推
-
法国建厂成了比亚迪刚需,不是因为在国内卷不下去了?
全世界都在惦记比亚迪,都想让比亚迪到自己的本土建厂。 我们的邻国印度,为了让自己的电动车市场迅速发展,想让比亚迪来建厂;欧洲国家的德国和法国也在争抢比亚迪,想让其到本土建厂。最近半年比亚迪的动向,五月份去了一趟越南谈了投资计划;七月,在巴西投了45亿元要建立大型生产基地
-
-
为何法国也盯上了特斯拉?
关于特斯拉要在哪里哪里建设新工厂的消息甚嚣尘上,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甚至东南亚一带都有过传闻,但马斯克一直没有给出最终的答案,目前除了美国之外,也只有两个制造大国中国和德国拥有特斯拉的超级工厂。
-
马斯克访华,他是幕后最忙的中国人
睡在工厂里的CEO。 文|华商韬略 张静波 2023年5月30日,马斯克时隔三年,再访中国。 据媒体报道,这一次,他的同行人员中多了一张新面孔:一位戴着黑框眼镜、身材瘦削的年轻人。 人们都在猜测,他会不会成为马斯克的接班人
-
-
没了补贴的中国电动汽车,该如何在法国生存下去?
“我们并不是保护主义者,不会关闭法国市场,但我们不希望使用法国纳税人的资金来加速非欧洲国家的工业发展”。 这是法国总统马克龙说的一段话! 听起来自相矛盾,但这句话如今被用在了法国的新能源纯电市场
-
韩国总统邀请特斯拉在韩国建厂,韩国人怎么看?
上个月,韩国总统尹锡悦会见了特斯拉CEO马斯克,邀请其在韩国投资建设亚洲第二座千兆工厂。马斯克表示韩国是特斯拉新工厂选址的有力竞争国,但韩国专家和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在吸引特斯拉建厂上,韩国并无优势。
-
想征服严苛的德国人,蔚来ET5还需解决这3大软肋
蔚来的产品近来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车型的确不少,销量的确不高。 在三厢轿车领域,蔚来把希望都寄托在了ET5身上。 这款车也被作为全球车型进行设计,4.79米的尺寸定位也很明确,剑指Model 3
-
再强也没用?美国人如此吐槽宝马家族最强纯电动车
老实说,宝马7系的设计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这并不影响这款车的热度。 毕竟,它是宝马的旗舰车型,颜值上的争议本身就能带来不少的流量,更何况7系家族的性能的确是顶级水准。 正如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宝马i7 M70凭借其高性能的特质再一次震撼全场
-
震惊全世界?韩国人这般评价上海车展
2023年上海车展结束,世界各国的参展商和参观者都对中国的汽车产业给出了自己的观感。其中,韩国媒体和韩国网友也对中国汽车,特别是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他们也在思考,如何让韩国电动汽车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电动车市场,重新站稳脚跟
-
除了外国人和冰淇淋,今年的上海车展还能聊点什么?
身处于隆隆的历史脉动之中,作为见证者与参与者,我们躬逢胜饯。同时,在一个记录者的视角之下,我们更好奇的是故事的下一篇会有着何种的波澜起伏与惊涛骇浪。 此时,距离上海车展已然过去了整整一周,但对于这场久违的交流盛会而言,热度依旧不减
-
德国人如何评价上海车展?
上海车展已经开幕一段时间了,这种热闹的大场面也终于回到了人们的身边。百花齐放的场面看得好不热闹,那么你知道国外媒体参观过这场大型展览后是如何评价的吗?我们来看看来自老牌汽车强国的德国专业媒体Auto
-
2023上海车展:展台上的外国人
导语Introduction他们带着对中国汽车发展的震惊和疑惑,带着自身掉队的不信和不甘,回去向管理层汇报中国市场正在发生的智能电动车的巨大变革,这该是多么沉重的一次心态转变。作者丨李思佳责编丨李思佳编辑丨靳鹏辉外国人突然多了起来,是今年上海车展和往届最大的不同点之一
-
30万以内谁还买油车?欧洲人还有机会,中国人没能力了
作为背靠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诞生汽车这一璀璨结晶的欧洲地区,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声音确实惊诧旁人。不过,不出意外的是,德国、意大利等老牌传统汽车强国,开始跳出来唱反调。不过他们也不是直杠杠的就说拒绝,而是在欧盟的禁止燃油车草案中找到一个BUG
-
-
2022最受国人追捧的十大新能源车:特斯拉无缘前三,比亚迪占6席
2022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又一个丰收年,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市场渗透率达到27.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26.8%
-
国人看不起的现代起亚全球销量位居第三,真是国人不懂车?
作为全球公认的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市场对各行各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脱离了中国市场,对企业势必会造成很大影响。但凡事都有例外,就比如三星手机,即便失去了中国市场,依旧是全球销量最高的手机厂商。汽车市场同样如此,且依旧是来自韩系品牌
-
2023特斯拉,用便宜留住中国人,美国人要不乐意了?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先发位置特斯拉,确实有被追赶者蚕食的趋势。但是其先发优势以及成本控制能力等等,都是不容轻视的存在。就在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一片涨价声中,特斯拉在2023年伊始地大幅降价,颇有一种新一年率先挑起价格战的味道
-
2022年理想跑赢蔚来、小鹏,买新能源的中国人不懂车?
国内消费者追求“大”本身不是问题,但车企赋予的“简单”却成了一种取巧的办法。一晃所谓的造车新势力们已经快要陪伴中国车市走过近10年的时间。从最开始的量产、交付难题,到后来的疫情、供应链等影响。虽然大浪
-
-
俄罗斯汽车市场大洗牌,中国人正在接下所有
车运,即国运! 文 | 华商韬略 熊剑辉 1984年,魏建军20岁生日那天,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辆苏联产的、二手“拉达”轿车。 开着这辆拉达车,魏建军在保定机场表演了漂移特技,一战成名的他,从此得到了“保定车神”的外号
-
-
20万辆年销目标成悬念,傲慢的雷克萨斯降价求存,国人需求变了?
在二线豪华品牌中,雷克萨斯算是混得最好的一个,2021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超过了22万辆(含香港)。虽然在销量上没能反超凯迪拉克,但相比凯迪拉克而言,雷克萨斯的销量无疑更具含金量。雷克萨斯作为进口车型,
-
-
最新活动更多 >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