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门事件
-
赛力斯急刹车:褪去华为光环后的焦虑
失去独宠也是新契机。 手工劳动/兽妹手工编辑 /角叔出品/独角兽观察 3月13日,赛力斯集团发布一份姗姗来迟2月产销快报,数据有些令人咋舌:当月汽车总销量21,329辆,同比暴跌39.43%;核心品牌赛力斯汽车(问界系列)销量15,007辆,同比下降46.52%,近乎腰斩
-
油气巨头狂踩刹车,还是传统业务香?
英国石油公司(BP)周二公布去年财报:全年利润下降35%至89亿美元,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92.1亿美元,第四季度利润为11.69亿美元,同比大跌61%,创下2020年第四季度来最低,主要由于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跌和炼油厂利润下降,这一业绩表现落后于其他石油巨头
-
大事件,比亚迪、上汽和吉利罕见联手
木林森 作品 人 车 江湖 一起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崛起 在对抗欧盟加征关税的事情上,比亚迪、上汽和吉利罕见联手,值得肯定。 此前欧盟放风称有中国车企私下结盟,大概率是反间计。 01 比亚迪
-
2024商用车行业十大年度事件 | 破浪2024——汽车行业10个十大年度盘点(八)
编者按 过去一年,以电动化、智能化为牵引,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消费市场和培育了潜在增长点。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业务面全面推进。但内卷式竞争也不断泛化和极限化,引发全产业链连锁反应,可能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
-
新能源汽车欠费致刹车失灵,刹车用软件控制,远程刹车惹争议!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了新能源汽车因欠费导致刹车失灵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了解,部分新能源车型采用软件控制刹车系统,存在远程操控可能性,这一技术应用在安全性方面备受质疑。HUAGE-1刹车失灵事件频发,安全隐患引发担忧新能源汽车刹车失灵并非孤例
-
极越事件尘埃落定,但“烂摊子”该由谁来买单?
依法办事是准尺。 极越汽车风波,在投资人为员工善后中平息。 12月11日下午,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在公司内部信中表示,公司将合并职能重复部门和岗位、削减短期内不赚钱项目,进入“创业2.0阶段”
-
极越被传裁员事件的理性分析
作者|王彬 封面|极越 比亚迪收购蔚来的谣言刚刚平息,又一家车企深陷谣言之中。近日,社交平台上疯传极越汽车裁员 40%、CEO 及管理层移民跑路,甚嚣尘上。 极越汽车昨日发布通报称,已经关注到网络上关于极越管理层及经营方面的不实消息
-
昔日巨头,猛踩刹车?
昔日汽车制造巨头,如何完成转型? 传统汽车制造业正面临考验。 日前,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正考虑关闭“至少”一家较大的本土汽车制造厂和一家本土零部件厂,并将终止自1994年以来实施的就业保护协议
-
-
小米汽车SU7赛道失控!都是刹车惹的祸?
人红是非多,车也一样。 这两天,小米凭借一系列营销操作,赚足了流量。但是在一系列专业的测试中,也漏出了短板。在昨天的互联网平台上,“小米汽车赛道撞墙”成了热搜。 到底是什么原因,咱们一起近距离看一下
小米SU7 2024-04-12 -
-
-
资本市场投资热情趋冷,跨国车企电车IPO踩刹车
看似大热的电动车市场,实则已经在降温,业务前景黯淡。因此大众、雷诺等跨国车企纷纷暂停旗下电动汽车业务IPO计划。大众汽车集团已决定暂缓其电池部门PowerCo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在同一时间雷诺也取消了电动汽车业务部门Ampere的上市计划
大众 2024-02-17 -
-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大事件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2023年,在“双碳”战略的推动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繁荣,技术创新、市场拓展、政策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下面跟随火石创造一起回顾一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吧
-
-
-
2023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十大年度事件
编者按 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中国汽车行业迎来全面跃升的2023年:跨进年销3000万辆级新时代、出口首次跃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月产销首破双百万辆等,同时内卷加剧。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成
-
-
-
理想汽车L7追尾事件在发酵:隐私权和使用权的争议不断
近期,广东清远一辆理想L7汽车在市区内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追尾事故。这起事故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辆理想L7汽车在市区内行驶时,突然失控,追尾前车。据目击者称,事故发生时,汽车的速度非常快,似乎并未进行有效的制动
-
方程豹油耗事件惹怒比亚迪,李云飞发文痛斥“黑公关”
图片来源:度哥 2023年11月摄于广州车展 正式上市还不足一个月,比亚迪旗下的方程豹汽车首款车型豹5便遇到了争议事件。 从12月2日到12月3日晚间,方程豹官方、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
-
特斯拉要求刹车失灵事件女车主赔偿500万
2000元的判赔和“上亿的损失” “特斯拉方面将继续上诉”。11月27日,特斯拉方面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目前,特斯拉“刹车失灵案
-
-
-
影响大众集团未来走势的3大事件
众所周知,在面对纯电和智能转型的道路上,大众的脚步有些落后。目前,不管是大众、斯柯达,还是奥迪纯电动产品的销量都不尽如人意,加之软件问题,更是令人心痛不已。所谓“变则通”,大众集团内部的改革也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着
-
回顾大众“排放门”事件,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图片来源:度哥 上周,长城汽车“实名举报”比亚迪,成为市场关注热点。《车圈能见度》也对该事件中的核心问题“常压油箱有什么‘猫腻’”进行了分析
-
主管部门介入长城举报比亚迪事件
编辑导语:5月25日,长城汽车发表举报比亚迪蒸发排放不符合标准的相关声明,将比亚迪拖入“油箱门”。随着比亚迪日前的公开回应,核心问题得到解释,比亚迪也在舆论“造神”与“毁神”的漩涡中站住了脚跟
-
长城举报事件持续发酵,比亚迪会否步大众后尘?
图片来源:度哥 从暗戳戳内涵,到隔空互怼,再到公开举报,这两年,车企间的厮杀变得空间激烈。 5月25日上午,长城汽车突然抛出的一纸声明就震惊了全行业,直接冲上微博热搜,并且把“老对手”比亚迪打得措手不及
-
长城和比亚迪上演罗生门事件,股价跳水都是输家
5月25日,一则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的新闻燃爆了整个汽车互联网。 从各自的发展历程来看,长城汽车和比亚迪汽车都是自主品牌的杰出代表,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都留下了令后人敬仰的成绩。 长城凭借国民SUV车
-
车圈大事件!长城汽车、比亚迪为何“反目”?
今天车圈爆出大事件,长城汽车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就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目前,长城汽车正在密切关注该案的立案及处理进展
-
华为三“踏”车门而不“造”,余承东为梦妥协
3月31日,华为内部发文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这一次的有效期是5年。4 月 1 日,在2023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余承东直接表示,“华为不造车,是帮助车企一起造好车,我们一直坚持这个理念
-
无框车门,不只是去“框”
导语 Introduction 无框车门逐渐成为新风尚,或许也是各家品牌在设计上大幅进步的体现。 作者丨邓勇拓 责编丨罗 超 编辑丨靳鹏辉 “哇那台
-
余承东本想带领华为问界一路狂飙,任正非却紧急“踩刹车”
作者:龚进辉 3月的最后一天,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过得十分憋屈,他似乎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 昨天,华为就汽车业务再次发出决策公告。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
-
新能源车维权事件屡见不鲜,真的是因为质量不如燃油车?
去年11月,浙江台州一辆特斯拉 Model Y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3辆车受损。就在大家翘首以盼事故鉴定结果的时候,3月4日广东东莞市一辆特斯拉又连撞两台车,冲进店铺才被迫卡死停车,再一次将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拉到了风口浪尖
-
2022 年汽车交通行业融资报告:568 起融资事件,累计融资金额近 2000 亿
撰 稿 ︳孟祥威导语2022 年是艰苦卓绝的一年,全球局势动荡事件频发以及疫情反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各行各业都陷入了巨大的漩涡中,他们有的奋力维持着运转,有的退于幕后停滞不前,有的彻底消弭于历史的
-
-
-
2022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十大年度事件:风驰“电”掣,扶摇“智”上
国内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挺进,2022年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在多个细分领域或场景中取得重要突破的一年,也是检验新技术、新政策、新商业模式落地成果的一年。《汽车纵横》梳理了国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十大事件,以飨读者
最新活动更多 >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