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
-
增程式电动车为什么不做?对自动驾驶有啥影响?
近日,在魏牌全新高山预售发布会上,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官宣称“长城汽车打死也不做增程!”。其实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的融合浪潮中,增程式电动车(Range-Extended&nbs
-
-
增程如何“得罪”了魏建军?
长城汽车的“技术顽固”背后,暴露出转型期的新能源车企一个深层矛盾:是拥抱市场现实,还是坚守技术理想? “虽然‘打死不做增程’不是我的原话,但我的态度很明确——长城不会选择增程式技术路线
-
今年下半年,增程反攻插混
2家头部企业,下一代的增程技术升级已经有了端倪。上海车展,从来不止是车企之间的商战平台、技术战平台,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信息平台。大量的发布会与采访沟通中,很多关于未来的计划会陆续被解答。总之,随着上海车展的信息传播热度开始逐步消散,进入实质性的销售期,关于技术路线的话题也重新回到了主位
-
-
美洲车市 | 加拿大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微增3.7%
2025年第一季度,加拿大新车市场展现出稳健增长,3月销量同比增长11.4%,达18.5万辆,第一季度总销量同比增长3.7%,达43.1万辆。 轻型卡车占据88.1%的市场份额,乘用车仅占11.9%
-
-
量降利增,长城汽车的远虑和近忧
文:诗与星空ID:SingingUnderStars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比亚迪的文章,捎带着提了一句长城汽车。2200亿!比亚迪仅海外营收就超过了长城全部文章完全没有拉踩的意思,只是感慨现在的比亚迪怎么做的这么大
-
造增程和“臭搞技术的”,又杠上了
“我们跟搞电动车的是‘死对头’经常争。这几年气氛有点缓和,搞电动车的开始欣赏我们搞内燃机的了。”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以下简称“百人会”)上,清华大学壳牌清洁交通能源中心主任帅石金如是说道
-
比亚迪发兆瓦闪充,换电和增程谁先被淘汰?
在开年掀起“全民智驾”浪潮后,比亚迪又卷起了充电速度。 3月17日,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宣布核心三电已经完成了全维升级。在“全域千伏高压架构”下,“闪充电池”可以做到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
-
少赚30亿的理想,证明增程没有红利了
2024年,做增程的理想和“平替理想”都盈利了。 3月10日,零跑发布2024财报,首度实现净利润转正。当天,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在B10新车预售发布会后接受采访,被问到
-
增程混战+纯电迟到,理想70万目标悬了?
3月14日,我们迎来「蔚小理」中理想的24年的年终总结。作为第一个交卷的积极分子,我们一起来看看理想24年的整体表现,以及25年理想又会有哪些新动作。 0124年回顾 一句话总结就是:24年的理想是赚钱的
-
理想Q1交付量预增,营收指引疲软令ASP和汽车毛利率承压
在“蔚小理”中率先交出2024年Q4及全年财报的理想汽车,业绩表现好坏参半。 好的一面是,公司营收连续两年超1000亿元大关,季度营收续创历史新高,季度研发等费用控制也好于市场预期
-
增程式电动汽车,车企“卷”向欧美的下一张王牌?
当消费者因购车用车成本高、充电便利性不足,而无法拥抱纯电动汽车时,汽车制造商该做出什么选择?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一方面是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速放缓,一方面是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崛起。增
-
-
2025年的增程插混,还有多少技术进步空间?
2024年,插混和增程卷了一年的馈电油耗,纯电比了一年的续航,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作为消费者和车主,大家更关心,自己有没有被性能更强的芯片背刺,也更在意才买一年的车,有没有因新技术的到来而贬值。好消息是,费油的增程器,和顿挫的插混,以及依赖高精地图的智驾,基本上不会在今年出现了
-
春节暴露了增程和插混的高油耗,纯电和燃油技术将巩固领先优势
过去这几年,增程和插混因为解决了续航问题,成为新能源汽车中增长较快的技术,但是这个春节假期却暴露了他们的诸多弱点,其中油耗高成为最大的弊病,这可能导致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地位这两种技术进一步被边缘化。
-
预增超110%,中国客车龙头,利润爆了!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中国客车龙头,业绩又爆了。日前,宇通客车公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38.2亿元至42.7亿元,同比增加110%至135%。2024年,公司累计销售客车46918辆,同比增长
-
新车|现代帕里斯帝同平台/增混动版 全新起亚Telluride下半年投产
起亚汽车即将推出全新Telluride混动版,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2026年初在海外市场首发上市。 这款中大型SUV与现代帕里斯帝共享平台,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动力选择。 目前的Telluride仅提供3.8升V6自然吸气发动机,新增混动版本意味着起亚在大型SUV市场的产品线将更加丰富
-
自主5强2024年销量榜:4家已超200万辆,新能源+出口双暴增
伴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价格战”依然是贯穿2024年全年的关键词。就在2024年年底,一封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的内部邮件,再次引发对于外界的“价格战”的争论
-
2024的主流插混和增程,又快被淘汰了
2025的技术淘汰导火索,绝不只是领克的2.0T三电机插混。 当插混和增程的内卷速度跟上了智驾,结果就是新技术只在2024年火了1年后,就接近被淘汰。 “46%会是一个关键数据,而且跨国车企的研发节奏,多数又拾起了发动机
-
-
满血增程的智界R7,会让谁降价?
12月19日前,余承东说问界M7是25万内竞争力最强的增程,但,智界R7增程上市后,问界M7还是这个价位里最值的增程吗?这次新车先推出了2款后驱版,除了标配华为途灵底盘外,还带了一套首次出现的华为
-
营收增4倍,销量增7倍,不造车的华为,反成车企们的希望
众所周知,华为这些年以来,一直在不断的重申自己不造车,只利用ICT技术,帮车企造好车,利用渠道帮车企卖好车,自己不造车,不和车企抢饭碗。 所以华为都是和合作伙伴合作,一起推出汽车品牌或型号。 比如
-
小鹏汽车做增程,能追上理想问界?
增程赛道不缺小鹏汽车,但小鹏汽车更需要增程。出品|新品略财经作者|吴文武姗姗来迟,小鹏汽车官宣进入增程赛道,面对竞争激烈的增程赛道,已经掉队的小鹏汽车,有了增程加持后,能追上理想问界吗?01小鹏汽车要做增程了市场传言已久,如今落地,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官宣进入增程赛道
-
智界R7,华为系还是最强增程?
不出意外,鸿蒙智行会在明年3月份之前,发布继问界M7之后第二款定位中大型的增程SUV——智界R7增程版,目前新车已经完成了工信部申报,同时大概率会在11月15日的广州车展首发亮相
-
不做增程,难道就活不下去吗?
导语 Introduction 增程当道,谁都不能和市场趋势作对。 作者丨曹佳东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何增荣 2024年都快结束了,关于中国车市的整体发展趋势总该能总结出一些相对确定的方向了吧
-
-
-
-
增程电动车赛道再添一员
增程电动车赛道的“选手”正不断增长。11月6日,在小鹏AI科技日上,小鹏汽车正式发布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其中,“鲲”代表超级增程系统,采用下一代增程技术,“鹏”则代表着小鹏汽车的纯电体系。这也意味着,小鹏汽车正式进军增程电动车赛道
-
增程电动车,是智驾趋势下的妥协吗?
11月6日,小鹏汽车发布了“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其中“鲲”代表增程系统,“鹏”代表纯电体系。这一体系标志着小鹏正式入局增程市场。何小鹏提到,“再做一个普通增程车已经没有意义
-
-
与发动机无关,理想、小鹏和蔚来上演新能源“增程大战”
早在电动智能汽车兴起初期,理想汽车以增程电动开创者的身份全力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累计销量超过100万辆,月销量达5万辆只是一个开始。 如今整个汽车市场开始力推增程电动技术,纯电动车企走得更快,阿维塔、小鹏和昊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很快就要亮相
-
销量暴增109.7%!“破发”的零跑汽车,何时否极泰来?
销量不断攀升,零跑汽车或许真要成“领跑”汽车了。 刚进入11月,零跑汽车就披露了10月的销量数据,数据显示,10月份零跑汽车交付达38177台,同比增长109.7%。 拉长
-
增程技术的春天已经来临?赛力斯副总裁:行业对增程态度已逆转
11月1日,赛力斯集团副总裁康波在 2024 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上表示,行业对于增程式技术的态度已发生逆转,目前已有 15 个品牌超过 35 款车型投放市场,价格区间覆盖 10 万级至百万级
-
暴增239.8%!江淮汽车,业绩反转
近期,江淮汽车的表现有点“抢眼”。进入十月之后,江淮汽车继续震荡走高,截至最新收盘,江淮汽车市值已经突破750亿元。本轮股价的突然大涨,始于和华为的合作。7月16日,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直播中宣布,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的品牌命名为“尊界”
-
增混电池“骁遥”面世:“宁王”在做一个怎样的新生意?
瞄准增程车市场,宁德时代出人意料的拿出了一个专门新产品。 在10月24日,宁德时代在北京发布了骁遥超级增混电池。这款电池的特点是纯电续航400公里以上,具备4C超充能力。骁遥专门针对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