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量降利增,长城汽车的远虑和近忧

2025-04-07 13:50
诗与星空
关注

文:诗与星空

ID:SingingUnderStars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比亚迪的文章,捎带着提了一句长城汽车。

2200亿!比亚迪仅海外营收就超过了长城全部

文章完全没有拉踩的意思,只是感慨现在的比亚迪怎么做的这么大。

结果被长城汽车官方举报,说文中拉踩长城,还提到数据引用错误,长城汽车在俄罗斯的销量是22万辆,而非星空君写的35万辆。

就很难绷。

这么说吧,如果换一辆适合诗和远方的越野车的话,星空君首选长城。

这大概是对长城汽车最大的认可。

作为工业党,星空君支持比亚迪,支持长城,支持小米,甚至支持特斯拉(特指上海工厂生产)。大家齐头并进一统全球才好。在看待各家车企的时候,势必会有对比,但不存在拉踩。

为什么要拿比亚迪和长城对比呢?

因为十年前,2014年年报中,长城汽车销售额626亿元,比亚迪销售额580亿元。

彼时二者还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十年会发生很多事。

每个人都不再是曾经的自己,都会和过去决裂,奔向目标迥异的远方。

企业也是如此。

01

长城汽车这十年

长城一直是最受欢迎的国产越野车品牌,没有之一。

早在赛弗时代,北京车圈就有“喝二锅头、抽中南海、吃炸酱面、玩赛弗车”的说法,这十年来,长城遇到的最大危机,发生在2017年。

数据来源:iFind

无论是销量还是利润都一路长虹的长城,在2017年遇到了滑铁卢。

长城汽车全年累计销售新车1,070,161辆,同比减少0.4%。虽然销量接近目标,但与设定的125万辆销售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35亿元,同比下降52.28%,利润近乎腰斩。

由于未达到既定销售目标,董事长魏建军和总裁王凤英分别自罚300万元和200万元人民币,表明对业绩不佳负责的态度。

本质上,2017年业绩的下滑和市场的变化有关。2018年是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历史上第一次下降,整个汽车产业链遇到了寒冬。为了自救,很多合资车品牌、自主品牌纷纷涌入SUV赛道,导致赛道拥堵。

而长城向其他车型的多元化尝试并不成功,消费者只认长城的SUV。

一直到2021年,长城都没有找到特别好的突围方式,不过埋下了海外业务的种子。

2014年,位于莫斯科南部182公里的长城图拉工厂完成签约,2015年开工建设,2019年正式投产。

2024年年报显示,图拉工厂产能利用率超过165.61%,全年生产13万辆,产能爆表。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这十年来第二大危机是2022年。

长城的头号“功臣”王凤英离职。

2022年1月,她辞去长城汽车执行董事、副董事长职务,仅保留总经理职位;3月,她进一步卸任执行董事及副董事长职务;7月,她再辞总经理一职,转而专注于公司战略管理;2023年1月30日,王凤英正式加盟小鹏汽车,离开了她工作了30年的长城汽车,出任小鹏总裁。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在小鹏,王凤英力挽狂澜,砍掉了冗余产品线,聚焦于智能化和电动化,她的“新官三把火”第一把,是推出了小鹏P7i。

小鹏P7i凭借出色的智能化性能和性价比,迅速成为市场爆款,上市48小时就获得了超过30000辆的订单。

同时,王凤英的的离去并没有改变长城汽车的发展轨迹,在海外高毛利业务的推动下,长城净利润迎来两连跳。

02

长城的后魏建军时代

经过2016年的尝试,2018年,长城汽车大规模引入职业经理人。

星空君对职业经理人这个职业并没有偏见,相反,很多上市公司在创始人成功后,没有把产业交给二代,而是交给了职业经理人,获得了非凡的成功。

但是,职业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是不一样的。

有个评价,是中国有一个职业经理人圈子,就像美国的印度裔高管,抱团取暖,擅长PPT,能说会道。

所以有了普信男事件。

如果你去捋一下杨笠代言过的品牌以及背后的高管,会清晰的发现这个国产印度裔高管圈子的脉络。

如今,当年的职业经理人团队纷纷离职,魏建军回归核心亲自执掌大局,长城重回成长通道。

这几年魏建军去干什么了?

去搞动力电池,他创立了蜂巢能源,并把规模搞到全球前十,国内第六。

动力电池业务稳定了,魏汉三就又杀回来了。

03

聚焦存量市场

在看待新能源车未来的发展方面,星空君是非常激进的。新能源车是国家战略,一方面降低对原油的依赖(现在70%以上原油靠进口),另一方面可以带动产业链接力房地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即便如此,星空君也认为最终还是会有30%左右的燃油车市场不可替代。尤其是真·越野场景,燃油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在燃油车整体市场萎缩的情况下,长城汽车如果能够牢牢占据头部,再结合混动等技术,捎带带动一部分纯电SUV,依然能在存量市场中获得超额收益。

很显然,这也是魏建军现在的想法。

具体分子品牌销量来看,旗下五大子品牌中,哈弗品牌销量同比下滑1.25%,长城皮卡和欧拉品牌同比分别下滑12.47%、41.69%。

欧拉作为女性向纯电子品牌,和长城汽车整体品牌形象比较突兀,在其他纯电品牌大规模发力的时候,长城很难做到该品牌的协同发展,导致销量暴跌在所难免。

04

海外业务

在国际形势动荡的情况下,大多数涉足海外业务的企业都面临着不确定性。

2024年,长城海外销量、营收、净利均有提升,但毛利率却同比下滑7.25个百分点,降至18.76%。

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

一是海外主战场俄罗斯提高了关税壁垒。

俄罗斯变更了车辆报废税率,根据车型不同提高70%至85%。不过,这个影响是暂时的,在俄罗斯本土生产的长城汽车不受影响。因为图拉工厂产能爆表,长城在图拉工厂生产13万辆的基础上,又向俄罗斯出口了10万辆。随着图拉工厂二期工程的投产,这部分税率就省了。这也给其他车企提了个醒,出海并不仅仅是出口,还要去建厂(中国的合资车品牌:我懂)。

二是为应对欧盟反补贴税(长城的税率是36.3%),欧拉在欧洲提价28%,销量同比下滑61%。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三是在东南亚促销。随着比亚迪、吉利等品牌大举进军,东南亚新能源车烽烟四起,欧拉在东南亚单车优惠幅度达5%—8%。

-END-免责声明:本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分析研究;诗与星空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诗与星空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为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章内容为诗与星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文标题 : 量降利增,长城汽车的远虑和近忧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