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新能源汽车未来如何发展? 听听大咖们怎么说

在华南地区,已经形成大批整车企业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活跃在深圳、东莞、惠州等地的大批汽车电子企业,在华南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汽车产业链;汽车电子正成为驱动行业增长最快、利润空间最高的增长点。而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及华南汽车电子工业,紧跟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大潮,已经开始大步向前。尽管如此,但人类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在12月21日的EVAC2017深圳国际电动汽车及技术展上,来自行业的数位大咖和专家齐聚深圳,在现场演讲中分享电动汽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王旭:电动汽车整车高压电安全技术的探索与发现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上路运行,产生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共享汽车,分时租赁,专车等,拓展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应用,加快了普及速度。有力推动了前端制造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电动汽车的特殊性,尤其是动力电池系统的复杂性,电动汽车的安全风险等问题也成为大家共同关注话题。

电动汽车高压电引发的真实安全事故不在少数,2010年10月,在英国,G-Wiz电动版与斯柯达Octave碰撞发生事故;2013年10月,在美国,因为能量储存系统起火,特斯拉Model S发生多次起火事故;2014年8月,在丹麦,未经授权改装的LPG车辆,高压储气罐破裂发生爆炸……目前为止,暂还没有经过认证因为高压电机造成的事故发生。但是,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电动汽车的高压部件,从高压蓄电池、电池充电机到高压线束,以及接插件、电热辅助加热、逆变器等都有涉及。由此看来,纯电动汽车的安全务必要引起重视。

针对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旭认为,目前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高压电的安全问题,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标准,而中国也有了相关规范。对于国内的一些供应商来说,对这些标准的解读就显得十分重要。想要赢得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产品供应方面必定要花心思研究国家对电动汽车高压电的标准。而想要获得海外的市场,也必定要认真研究国外对高压系统的要求。

王旭认为,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安全和主被动安全一样,涉及到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主机厂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应该引起重视,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压电安全设计和优化的课题研究,并应用到产业化车型上。另外,电动汽车的高压系统安全是一个全新的安全课题,需要主机厂去丰富课题的完善性,挖掘课题深度,更需要零部件供应商积极配合主机厂完成与高压电安全相关的设计整改工作和优化工作,快速推动我国在新能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先进性。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王旭

北京未动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副总裁 郭子鱼:未来汽车的交互体验和技术趋向

说起现在的汽车驾驶舱的交互现状:汽车HMI(人机界面)被智能手机所替代。传统汽车的人机交互以中控屏为核心,UI设计老旧,按钮和触屏的交互方式安全性低,难以满足行车驾驶需求。这就造成目前汽车HMI(人机界面)被智能手机替代的局面,驾驶员大多通过智能手机来操作车载应用。因此,中控(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厂商)价值被大大低估。

智能驾驶舱,即以多屏融合(液晶仪表+HUD+中控屏+后座娱乐)实现的交互体验。多屏互动在未来有望由一颗芯片提供运算能力输出,以UI创新设计和CAN总线协议打通为基础,通过液晶仪表、HUD、中控屏及中控车载信息终端、后座HMI娱乐屏、车内外后视镜等载体,实现语音控制、手势操作等更智能化的交互方式。这背后是新科技时代人工智能、AR、ADAS、等技术融入,更是产业IT创新力的释放。

(北京未动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副总裁 郭子鱼)

北京未动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副总裁郭子鱼为参会人员带来车载深度视觉AI交互方案。通过国际顶尖的3D手势识别技术和3D人脸识别技术,实现车内座舱的非接触式手势控制与驾驶员状态监测,提供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

(北京未动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副总裁 郭子鱼)

这项新的技术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实现辅助驾驶安全功能,安全的(半)自主驾驶,驾驶员的反应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时刻确认驾驶员是否有胜任驾驶的状态,利用驾驶辅助系统的3D人脸识别技术,实时监视驾驶员的注意力及分散注意力程度,(如:疲劳、分心、奢睡等),通过实时适当分析,给予驾驶员警告或提醒。二是实现个性化的设置,当驾驶员进入车内,通过人脸识别车主身份,根据车主个人爱好,自动设置车椅倾斜程度,车内照明,播放列表等,成为车主的驾驶智能伴侣,为车主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

智能驾驶舱的概念,意味着汽车人机交互中枢将重回汽车。未来汽车智能驾驶舱的发展方向是人车交互智能化,智能驾驶舱将为驾驶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信息操作和交互方式,提升行车驾乘体验,有望成为未来汽车设计寻求突破的重要差异化亮点之一。在智能驾驶舱所定义的多屏融合交互体验下,汽车人机入口有望迎来价值回归。

1  2  下一页>  
内容导航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