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布局自动驾驶,程维与滴滴“进退两难”

2023-04-17 16:15
谈擎说AI
关注

文:谈擎说AI 作者:郑开车

在L4的一片哀嚎之中,滴滴自动驾驶姗姗来迟。

4月13日,滴滴公布了一系列新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首款未来服务概念车DiDi Neuron和首个自动驾驶自动运维中心。

也许是为了避免媒体过多议论,发布会上,程维并没有上台演讲,只是坐在角落静静看着这场发布会从开始到结束。没了创始人挥斥方遒的演讲,发布会本身也似乎少了那么点味道。

来都来了,不上台讲两句,似乎透出些进退两难的意思。

布局Robotaxi,滴滴进退两难

“进退两难”的不只是程维,还有滴滴自动驾驶。

从发布会本身来看,核心讲的还是L4自动驾驶的故事,不管是概念车还是自动运维中心,还是那套“老故事”。

程维曾向媒体表示,自动驾驶市场只有一二名,没有第三名,就像Windows和Communix,安卓和iOS,谷歌之外,而滴滴希望能去做能活下来的另一名玩家。

滴滴能不能做到行业前二还犹未可知,不过,L4似乎是滴滴要做的“必选题”。

不过,尴尬的是,这两年L4的故事已经不香了。

先是Mobileye估值跌去三分之二,Waymo估值从最高1750亿美元跌到300亿美元,自动驾驶行业的风险资本缩水严重,缺乏盈利能力的无人驾驶项目都遇到了生存问题。

此后,Waymo开始裁员、坊间传言小马智行也有裁员被官方否认,而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也裁员数百名……

经过行业寒冬裁员之后,滴滴自动驾驶进退维谷。

谈擎说AI认为,对滴滴来说,做高阶自动驾驶不是一场诺曼底登陆式的进攻,而是一场斯大林格勒式的防御。

高阶自动驾驶的落地,势必会引发网约车商业新一轮结构性调整。

目前来看网约车商业的结构性调整有三次:

第一次是匹配方式的调整:从传统出租车的“车找人”,到供需匹配下的“人找车”。

第二次是供给侧调整:平台线下履约能力以及市场份额的争夺。

第三次是成本结构调整:自动驾驶技术引发的成本结构性变革。

前两阶段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次调整过后,美团、滴滴、享道等玩家形成了自身的壁垒和边界。

平台经济的本质是网络效应,同一个赛道中的玩家很难颠覆其他玩家,行业到最后拼的其实就是成本优势。

网约车成本中,车辆是固定成本,司机收入以及运营费用是弹性成本,但运营降本的效果是有限的,网约车成本中最贵的其实是人力成本。

以2018年美团数据为例,其网约车司机成本为44.63亿。这部分成本如果转化为营收,那么利润的增量是相当不错的。因此,自动驾驶普及,去掉了司机的成本之后,网约车整体成本结构会彻底改变,这带来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

面对这样的增量,如果什么都不做,那么滴滴的基本盘就可能会被动摇。

所以,高阶自动驾驶,滴滴非做不可。

早在2016年,滴滴就组建了自动驾驶研发部门。2019年8月,滴滴宣布分拆自动驾驶部门,成立独立公司,由时任滴滴CTO张博担任CEO。

同年,滴滴在上海嘉定区进行小范围自动驾驶测试,并提出做“中国首个商业化自动驾驶叫车服务+混合派单服务”平台的目标。

这次发布会上的产品,都是这几年滴滴埋头苦干的成果。

但问题在于,如果方向错了,再怎么苦干,资本市场会买单吗?

滴滴做自动驾驶,相当于是重新换赛道,在自动驾驶的绝对成本优势面前,滴滴基本盘需要重新架构。而重新架构的根本就在于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这不仅是商业模式的竞争,也是技术创新的竞争。

技术路线上押宝L4、商业化路线上押宝Robotax,看似是两招好棋,实则两步“臭棋”。战略路线上与行业发展严重脱节。

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管理层对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认知脱节了,也可能在于对既定技术路线的依赖太重了。但不管原因是什么,可能都不是好事儿。

从发布会来看,不管是自动驾驶自动运维中心,还是首款未来服务概念车DiDi Neuron,怎么看都像是奔着L4去的。

不可否认,这些方案如果真能规模化,商业化落地,想象空间确实大。

但问题在于,无论是滴滴想要对标的百度萝卜快跑,还是其他做Robotaxi的玩家,都已经不再是资本眼中的“小甜甜”。

Waymo估值暴跌,行业玩家裁员求生表明,资本市场不仅想要一个“好故事”,而且要能够产生短期收益的“故事”,至少在L4、L5落地前能够自负盈亏。

L4路线究竟怎样的情况,相信熟悉自动驾驶行业的朋友都很了解。

而Robotaxi规模化、商业化,更是遥遥无期。

如今的区域商业化,与其说是落地,不如说是个商业Demo,还是拿来给市场看的,有几个Robotaxi项目真正能挣到C端用户的钱?Robotaxi要挣钱,其实就是挣的网约车司机工资那部分成本,如今各个Robotaxi都至少配一个安全员,那么成本能低到哪去?

另外,从商业运营的角度考虑,区域运营意味着只能满足短途用户的需求,而且某些Robotaxi车辆点对点运营,试点的意义不言自明。

实际情况就是:区域运营的Robotaxi其实还是一个“样板间”。行业距离L4真正落地很遥远,Robotaxi落地更遥远,短则10年长则20年都有可能。

资本市场已经表明了L4+Robotaxi的态度,这时候再来押宝Robotaxi,就能重获青睐吗?恐怕也很难。

接下来,如何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上“玩出花活”,可能才是资本市场更想看到的。

两难之际,独立IPO或是“新生”?

从滴滴目前的处境来看,风波过后,重拾资本市场的信心,似乎更为重要。

天眼查显示,滴滴最近的两笔融资都在2021年,接下来能不能真正商业化,赢得资本信任就显得很关键。

滴滴申请退市之后,坊间一直有传闻说滴滴欲赴港上市。

再次奔赴二级市场,还能不能让投资者继续买单是个大问题。

一个尴尬的局面摆在滴滴和程维面前:L4和Robotaxi的故事不再性感,市场不买账,但不押注自动驾驶可能意味着技术上会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

继续Robotaxi一条道走到黑,很可能被拖入另外一个成本陷阱,网约车业务虽然盈利了,但风险还在,能不能支撑长期的研发投入,投资人其实心里没底。

从战略上来看,滴滴做自动驾驶,似乎有些被网约车业务“绑架”的意思。

对于小马,文远来说,无人驾驶是创业,最后即便是做不成,无非是理想破灭,重新找定位,换个赛道即可,比如去做主机厂的T1供应商,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对滴滴来讲,自动驾驶关乎基本盘,不管L4靠不靠谱都要硬着头皮上,战略上不能退,技术落地上又有点“鸡肋”,很难去做折中处理。也就是说,在战略和战术上,滴滴其实都处在“被动”中。

其他企业,抢L4赛道,布局Robotaxi、Robobus等赛道是“打江山”滴滴是“守江山”。熟难熟易,一目了然。

其实从发布会来看,也有一些蛛丝马迹反映出滴滴的“被动”。

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如果去年趁着AI概念的大涨,自动驾驶概念大涨开这个发布会,效果可能会更好,而现在可能还是有点晚了。

如今,两年未发声的滴滴,俨然老矣,能不能跟上行业的“变奏”,很考验管理层的应对能力。

谈擎说AI认为,被动变奏不如主动谱曲。自动驾驶业务独立出来IPO,可能会是一个“新生”的机会。

一来,自动驾驶行业上市热潮仍在。

2月份,禾赛科技上市、4月4日,知行汽车科技提交港股招股书,此外有消息传出文元、Moment等公司都在寻求IPO。商用车领域,初创公司?Venti也获得了融资。

AI大周期中,自动驾驶正在迎来新的周期。

二来,Robotaxi等TO C 业务不赚钱,那么商业化就要靠TO B。

滴滴做自动驾驶最大的优势是运营,履约能力。

说白了是有客户需求,有落地场景,但是难点是技术,现在没有L4,法规等也没普及,能大规模落地的L5技术啥时候搞出来,谁也不知道。

要活在当下,得到市场认可,就要靠To B来商业化。

发布会上,滴滴拿出了硬件解决方案:“北曜Beta”激光雷达和三域融合计算平台“Orca虎鲸”。这些可能才是市场真正关注的东西。

不过这里面也有不少挑战。

例如,作为汽车行业眼里的“外行人”,如何去打入车企的供应生态?面对要求工程能力和量产能力的车企,如何满足量产需求?

量产能力可能仍是滴滴业务链条中最弱的一环,缺乏足够的行业资源以及规模效应,如何去解决量产问题,是一个难点。

此前与比亚迪、广汽埃安合作,可能会带来一些有益的经验,但能不能做好量产,依然很关键。

事实上,行业中其他玩家创收也主要是靠服务车企,做L2上车项目,以及车路协同等To G的落地项目。此外,自动驾驶也在不断拓展其他落地场景比如码头,港口,干线物流等。这些领域更容易落地,也更容易获得商业化收益。

在这方面,滴滴也有探索。

发布会上,滴滴宣布已将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解决方案拓展至干线物流货运领域,并同时推出滴滴自动驾驶货运KargoBot。

据滴滴自动驾驶创新业务负责人韦峻青介绍,目前KargoBot拥有超过100台自动驾驶卡车,已在天津和内蒙之间开始了常态化的试运营。截至今年3月,KargoBot累计物流收入已经突破了1亿元。

数据表明,滴滴自动驾驶在场景化的商业探索上,已经迈出了步伐,并且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也有一些成果。

这一点颇为重要。

这对滴滴来说,自动驾驶业务有了“后路”L4级无人驾驶落地前,自动驾驶也有商业化空间。最起码未来不至于掉队。

另外,这也意味着一种务实的态度,做自动驾驶不光要有“诗与远方”,也要有商业化的“材米油盐”。

“明修”无人驾驶之“栈道”,“暗渡”货运物流之“陈仓”,也许才是滴滴自动驾驶落地商业化的成功法门。

写在最后:

此次滴滴自动驾驶开放日,对行业来说也颇有意义。

沉寂许久之后,这是滴滴第一次正式、大规模“宣告回归”,程维坐镇之后,外界也都期待风波后的滴滴,能再度回归到大家的视线里。

作为出行行业的巨头,滴滴自动驾驶的进展,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慰藉。

当下L4一片萧条,Robotaxi毫无资本号召力的当下,文远、小马等独角兽们需要行业巨头来力挽狂澜。而滴滴对Robotaxi坚持,究竟会有怎样的果实,依旧需要时间去给出答案。

       原文标题 : 布局自动驾驶,程维与滴滴“进退两难”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