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欧洲反补贴调查暂停发酵,输了,中国车出海会不会受挫?

2023-11-06 11:59
路咖汽车
关注

在欧洲几大车企开始集体炮轰欧洲反补贴调查过去一周之后,关于这件事的消息并没有新的发酵,开始逐渐平淡。事实证明,业内此前的很多分析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比如,欧洲的汽车产业,明显感受到了竞争压力,要进行狙击。

随着德国的大车企均站出来质疑这一调查,再随着法国最大的汽车品牌PSA的母公司入股零跑,任人都能看得出来,车企感受到了压力,但更愿意拥抱。而反补贴调查能否继续下去,因为几家车企的做法,也前途未卜。尽管,调查在10月末还是正式开始了,欧盟抽取了比亚迪、吉利、上汽启动了反补贴调查。尽管,这次调查,欧盟预期是不会超过13个月。

首先,确定产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是否得到了补贴;其次,这些受到补贴的产品是否对欧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造成了损害;第三,决定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并评估这些措施是否符合欧盟利益。这次的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出口到欧盟的、在华的、出口到世界其他地方的纯电动汽车数量和销售定价;欧盟还要了解产业链相关情况,包括公司锂、钴、镍、电池电芯等供应商名称。初裁将于2024年7月4日公布,终裁将于2024年11月2日公布。

卖的不便宜,还要被调查

可能一部分人和我们有着同样的疑问,为什么第一批被调查的企业是比亚迪、吉利和上汽这些品牌。其实中国向欧盟出口的新能源车企有很多,包括国产的上汽集团、吉利汽车以及比亚迪,还有像特斯拉和华晨宝马这种在华生产的外资或者合资车企。

过去五年,欧盟进口的中国汽车数量已经增加了四倍。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向欧洲九个国家出口了近35万辆电动汽车,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出口量(这里应该包含了大量的国产特斯拉)。

至于选择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并不意外,这三家企业都是国产品牌,而且在欧洲市场各有特点。吉利一直在欧洲有业务布局(沃尔沃和极星品牌),名爵在欧洲市场的出口量最多(上半年10.4万辆,市场增幅排在特斯拉之后),比亚迪则是规划最激进的要把在欧洲的经销商数量扩增到200家。而落实到具体的出口数据,前八个月上汽名爵交付68815辆,比亚迪只有7634辆。

而这些国产品牌主要的出口国家,集中在了英国、德国和法国,这三个欧洲国家,承载了7.02万辆的国产新能源车进口,名爵排名第一,极星排名第二,其次第三名就是比亚迪。再有,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市场,真的卖的更便宜吗?

比亚迪汉EV在欧洲的售价折合人民币是51.15万元,比国内贵出144%;小鹏P7在欧洲售价折合人民币37.05万元,比国内贵出77%;蔚来ES7在欧洲售价折合人民币是63.66万元,比国内贵了30%。用几辆车做对比,大家就有概念了,德国奔驰EQE的售价合人民币49.21万元;保时捷Taycan售价合人民币是69.03万元。

中国新能源产品,在欧洲卖的一点也不便宜。

反补贴,可能会有正向影响?

这次反补贴,基本可以视作欧盟对于汽车产业方面的一次保护主意行为。根据相关法规条例,反补贴调查主要针对的是在中国生产、进口到欧洲的品牌,时间最早可以往前追溯五年,也就是2018年左右。

那么,现阶段该如何应对?

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开始征收关税,而且这个调查期接近12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中国车企的安全窗口期最多12个月。过了12个月之后,是否加征关税,就得看最后的调查结果了。更多的就是积极配合,争取有利于调查结果。

但话说回来,中国汽车厂商的产品,在欧洲的售价是要高于本土市场,例如名爵MG4在欧洲的售价要比在国内高约70%,比亚迪元PLUS的价格更是高了近200%。根本和起初欧盟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原因不相符,在欧洲本土销售的产品,都要比在国内销售的产品贵很多。因此,对于此次反补贴调查,国内车企无需焦虑,按正常流程即可。

说说影响,可能是正向的。

现阶段,中国汽车的出口量很大,已经超过了日本汽车的出口量。但在新能源汽车层面,目前还停留在直接贸易出海的模式。而这种形式,不够稳定,而且还会遇到进口国的高关税,例如美国的25%左右(欧盟10%左右),以及像欧盟这种反补贴调查等阻碍。

而在海外市场继续发展,是接下来中国车企长期的发展目标,那么,只依靠直接贸易的形式显然不适合长期发展。所以,这其实也会加速中国车企进行第二种模式的出海,那就是在海外建设工厂。这样一来,可以直接规避掉关税、长途运输所产生的成本;而且,海外建厂也会一定程度上缓解贸易摩擦(类似反补贴、反倾销的双反调查)。

选择海外建厂这种模式,目前在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中,仍然是没有完善的一环。当布局完善之后,本土生产、本地销售,就可以规避反补贴调查以及关税等问题,也会大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这就是欧盟反补想要的效果吗?

或许是,当地建厂之外除了能带动就业问题的改善之外,还有可能把国内成熟的产业链复制过去。这可能也算是一种“鲶鱼”效应,带动新能源配套产业链的完善与成熟,这正式欧洲汽车企业现在在新能源领域中所不具备的能力。

最后

欧洲的这次反补贴调查,其实就是盯上了中国电动汽车的价格;必须承认,现在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是依靠超高的性价比优势。数据表明,欧洲市场的电动车均价约为5.6万欧元,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不到3.2万欧元。

短期内,中国车企如何做好应对,其实最优的解决方案就是像长城汽车一样,积极配合提交报告;长期来看,是时候加速在全球化布局方面的事项了,在海外建厂、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等。

现阶段的调查,对国产新能源企业的影响不大,即便是面对发起调查的法国,也仍是继续销售且愿意继续布局的态度。国产品牌经得起反补贴调查,而且在欧洲本土市场的售价,又远高于同车型在国内的价格。

即便最后反补贴调查输了,这也不会阻拦新品牌加入出海欧洲的计划,不能直接用贸易出口的形式就另想办法,无非就是重资产去当地建厂。如果调查无果,只能说会让欧盟在产业链失去竞争力的前提下,面临更大的压力。

作者丨路咖汽车

       原文标题 : 欧洲反补贴调查暂停发酵,输了,中国车出海会不会受挫?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