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内部信曝光,一月一新车,24年搞车海战术?
2024的车市有多“卷”,“卷”到开工第一天老板们就不约而同地将这份“焦虑”自上而下地传递下去。
在龙年春节假期的首个工作日,小鹏汽车的CEO和小鹏和吉利集团CEO淦家阅分别发布了面向全体员工的公开信,都认为今年将迎来更为激烈的车市竞争。2023年车市竞争的“残酷”已经让各家汽车品牌苦不堪言,而这竟然还算不上开胃小菜?
何小鹏表示,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而为了在淘汰赛中更好地“活”下来,小鹏也对内部提出了新要求。
先来看看2024年小鹏汽车的重点规划,按何小鹏的说法,小鹏今年在30万+级别和15万级别的平台上都会发布一款新车,补齐小鹏在10-40万级别布局的两块重要基石。其中30万级别平台的首款车大概率会是代号“F57”的轿车,预计于下半年上市,而15万级别的则是小鹏汽车与滴滴合作的A级电动车MONA,由滴滴负责销售和运营,小鹏则负责研发、生产和制造。
除此之外,在内部信中我们可以品出的关键词,就是何小鹏极其看重的“规模”,此前何小鹏就提过,年销300万辆只是汽车公司的入场券,而从内部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未来小鹏汽车的重点就是“规模化”。
根据何小鹏在内部信上所说的“今年是小鹏的第十年,业绩要翻倍以上”,根据2023年全年小鹏汽车累计销量14万辆的成绩表现来看,要达成翻倍以上的目标,小鹏汽车在2024年的销量要达到28万辆以上,而根据2024年1月份小鹏汽车销量8250台的表现来看,剩下的11个月里,小鹏汽车每月的销量要达到2.5万辆才能完成这个目标。
但是2023年10月-12月作为小鹏汽车销量表现最好的三个月,小鹏汽车的单月销量仅2万辆出头,所以2.5万辆的月销表现对于小鹏汽车来说还是颇有难度的。而为了让“规模化”实现,小鹏又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车海战术。
何小鹏在内部信中提到“今年是小鹏产品技术平台积累和爆发的一年。3年内规划新品或改款约30款;2024年我们会投入更多人力(招聘约4000人)以及投入同步超过40%的研发预算。”
按内部信中的产品推新目标来看,平均每个月小鹏汽车就要上新或改款一辆新车。因此,看到这里有不少网友就提出问题了,这么紧凑的上新改款,研发周期足够吗,保留了足够多的内测时间吗?
小鹏汽车的车海战术很明显就是为了通过多车型布局,提升销量和规模,但“车海战术”也有很明显的弊端。比如,多车型的研发需要巨大的研发资金和人力成本的投入,目前小鹏汽车尚未实现盈利,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对于小鹏来说也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而且不仅是研发,频繁地上新也需要更多的营销资金投入,不然很可能导致新车上市即“哑火”,根本无人知晓。除此之外,还容易造成家族式“套娃”的后果,车型大量雷同,进而导致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感知力不高,反而吃力不讨好,所以车海战术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并不理想。与其做多,不如做精,努力提高手中现有产品的竞争力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可能更有意义。
此外,比起上新,小鹏更亟须解决的是售后及用户情绪安抚问题,交付不及时、降价背刺老车主引发车主维权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去年11月小鹏P5车主联名致信小鹏汽车,原因是小鹏P5的老车主对小鹏最新的城市NGP功能(CNGP)无法获得支持而表示不满,车上装载的几万元激光雷达和软件“形同虚设”,并不符合当时上市时所说的未来会开放全国城市导航辅助驾驶服务,认为自己被小鹏汽车背弃了,控诉小鹏汽车当初有虚假营销之嫌。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里,不少小鹏P7车主也联名维权,投诉车辆有着开机慢、界面卡顿、频繁死机以及导航定位失灵等问题,并且多次向小鹏汽车客服和官方人员反映,但均没有得到回复。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摆在小鹏面前的不仅仅是产品竞争力的问题,还有售后服务不到位、车主权益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的问题,想要实现业绩翻倍单靠一个并不适合小鹏汽车自身的“车海战术”实在有点力不从心。
2024想要走得更远的小鹏汽车,切记别盲目冒进,踏实走好脚下的路方为正道。
原文标题 : 何小鹏内部信曝光,一月一新车,24年搞车海战术?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