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理想汽车降速:一季度再度陷入亏损,纯电计划推迟

2024-05-27 13:48
零碳风云
关注

撰文|大蔚编辑|凯旋

在2023年成为首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后,理想汽车2024年一季度出现了经营性亏损。

数据显示,一季度理想汽车销售额为243亿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183亿元增长32.3%,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404亿元下降39.9%。

一季度理想迎来部分负增长:一是经营利润由盈转亏,一季度亏损5.8亿元,去年同期经营利润为4.1亿元,2023年第四季度的经营利润更是高达30亿元;二是自由现金流由正转负,一季度自由现金流为-51亿元,去年同期为67亿元,2023年第四季度则高达146亿元。但在账面上,理想的净利润是正的——10.69亿元的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直接抵消了经营层面的亏损,最后在账面上还盈利5.9亿元。

由于业绩不及市场预期,5月21日上午理想汽车暴跌19.%,中午报收80.7港元。

MEGA遇冷、整体交付量不及预期、裁员风波持续发酵、纯电新车推迟上市,让这一造车新势力在成立的第九年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裁员5600人,年销量紧缩25%

一季度财报公布之后,理想汽车CFO李铁随即表示,公司即将开启新一轮裁员。理想将开启矩阵型组织2.0升级,进行多个部门组织架构调整,从原有涵盖品牌部、产品部、商业部、战略部、供应部的部门变更为“产品与战略群组”,随后就是一轮全公司的人员优化,整体优化比例超过18%,涉及超过5600人,原先按80万辆年销目标配备的人员随之缩减。根据公开信息,此次优化较多的部门是招聘部和销售服务运营部以及智能驾驶部门。 

其中,销售服务运营部门缩减超过400人,招聘部从原来的200多人精简至40至50人,智驾团队会缩减至1000人以内。

有理想员工在小红书上晒出工牌称:“当天谈话,下午离职。理想,江湖再见。”

去年,为了2024年80万辆销量目标,理想汽车开启了大规模招聘。

去年 9 月,理想汽车在秋季战略会上确定了大规模招人的计划,CFO 办公室负责人李文智牵头了这一工作,理想汽车也因此成为扩张最快的新势力。

数据显示,2021 年底,理想汽车共有 11901 名员工,2022 年底增至 19396 名,2023年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 31591。也就是说,理想汽车在 2023 年新招了 12195 名员工,同比涨幅超过六成,新增人数比 2021 年的总人数还多。

此次裁员比例最高的销售服务运营部,在去年也是扩招最猛的部门。去年7月时还不足 200 人,今年初就已经扩张到近千人。

另外,为了在智驾方面实现赶超,理想汽车智驾团队2023年扩张近50%,增加了约900人。李想公开表示,2024年智驾团队将扩充至2000人,2025年超过2500人。

数量翻倍的同时,理想汽车给新招聘进来的员工的薪资待遇也比往年更高。比如,在自动驾驶算法岗位上,理想汽车给2024届校招生的起薪要比2023届的校招生高近40%。

去年10月,界面新闻曾报道,"理想汽车给出的薪资水准达到行业第一梯队,部分人才跳槽可获高达50%以上的涨幅薪酬。"

数据显示,2023 年,理想汽车员工总薪酬超过121亿元,人均薪酬超过38万,如果裁员超过18%,将能节省超过 21 亿元薪酬。

此前,理想汽车给出的Q1销量预期为10万-10.3万辆,而实际交付量仅为8.04万辆。面对现实,理想汽车决定降低对销量的预期,将全年目标下调至56万-64万辆。而在年销量目标下调后,裁员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理想汽车是去年最风光的新势力车企。2023年,理想全年卖出37.6万辆,并首次突破千亿营收大关,创收1238.5亿元,成为国内第一家加入"千亿营收俱乐部"的新势力车企;净利润也是首次实现年度盈利,达到118.1亿元,一下子填上了此前 5 年的累计亏损。理想汽车也成为了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全球第 3 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但很明显,理想汽车高兴得太早了,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更加残酷,环境也更复杂,连特斯拉都在裁员,这个时候,适当“藏拙”才好。   

取消纯电发布计划

现在来看,3月MEGA的失利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理想汽车,MEGA的失败不仅是单一车型的失败,还动摇了对理想汽车纯电战略有效性的信心。这个“学费”堪称天价。

李想在财报电话中表示,理想汽车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新的纯电动产品延迟到2025年上半年发布。未来将继续专注于20万元以上的家庭用户市场。

由MEGA引发的持续不断的风波,使得理想汽车终止了纯电计划,原本打算今年发布的纯电车型M8和M9,都要推迟到明年上半年才上市。

按照此前计划,2024年本是理想汽车浓墨重彩的产品大年。按照其去年年底的规划,3月发布MEGA,下半年发布3款纯电SUV。其中,M9、M8将在2024 年内量产,M7预计在2025年一季度量产。到2024年底,理想汽车将有4款增程电动和4款高压纯电车型在售。

理想对MEGA曾寄予厚望,视其为纯电计划的“先锋队”。在上市发布会上,李想表示,“理想MEGA将成为理想汽车的下一个爆品,也将彻底颠覆50万以上汽车销量格局。”理想汽车副总裁刘杰在接受采访时透露,MEGA的月销量目标为8000辆。伴随新车型的发布和交付,理想汽车的目标是在3月份恢复到月交付5万辆的水平。MEGA也是支撑理想汽车80万年销量目标的重要支柱。

然而,在外观被群嘲“殡仪车”后,MEGA销量口碑一落千丈。上市首月用尽全力也只拼凑出3千辆成绩,4月份,MEGA的销量为1145 辆,不及理想其他车型的1/6。直接逼得理想汽车下调了年度目标。

“招黑”的根源,一方面是MEGA的造型的确过于离经叛道和怪诞诡异,另一方面还是在于极端营销和流量玩法,早早断了理想的后路——无论是在人缘方面,抑或言论余地方面。

骄傲的李想不得不承认,MEGA在宣发节奏上的失利。

全员信中,他指出,“我们错误地把理想MEGA的从0到1阶段(商业验证期)当成了从1到10阶段(高速发展期)进行经营。理想MEGA和高压纯电,必须经历一个理想ONE和增程电动相似的从0到1阶段,无法像理想L系列一上市就能拥有从1到10的经营势能,这是我们对纯电战略节奏的误判。”同时他还表示,"错误地运营了理想MEGA的节奏还导致销售团队大幅减少了服务L系列用户的时间和精力。"

MEGA的开局失利,不仅影响公司业绩收入,还意味着前期的投入准备都会成为负担:囤积的存货、扩张的团队等。

销量没达预期的同时,MEGA还惹来了官司。

近期,理想汽车在美国遭遇了投资者提起的集体诉讼。投资者们对理想汽车及其部分高层管理人员提出了虚假陈述的指控,称理想汽车违反了证券法,进而给投资者带来了经济损失,并已向法院申请,要求理想汽车及其相关责任人赔偿因违法行为引发的股价下跌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理想汽车以增程式技术成功,但显然在纯电版本上准备不足,定位不清,MEGA的失利对公司打击不小。虽然纯电计划砍得很痛,但却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

信心与改变

“我必须承认,今年以来,我们面临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多重挑战,一季度的表现,与我们年初的预期有所差距。”

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李想表现出了少见的谦逊的态度,与三个月前相比,他那锐利的锋芒明显收敛了许多。在MEGA发布之前,李想可以说是“微博之王”,口无遮拦,夸大宣传,拉踩竞争对手,活跃度极高。

不过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舆论攻击与拉扯,李想出现了难得的沉寂,行事风格上也有所收敛,显露出沉稳的一面。

在财报电话会上,李想表示,理想汽车并没有因为短期的销量波动而失去信心。相反,这是公司在经历市场洗礼后,对竞争环境和自身实力进行冷静评估的结果,单纯的销量数字并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因此,理想汽车应放下之前设定过于激进的销量目标,转而更加注重提升用户价值和经营效率。

2023年业绩大爆带来的张狂,被一季度的业绩变脸打回了原型。理想汽车需要“韬光养晦”,由上至下,组织变革,对外舆论,都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官方表示,理想汽车现阶段把工作重心放在恢复产品销量上。此前为了实现销量的回转,4月18日,理想推出了目前为止最便宜的车型,定位五座SUV的理想L6,售价24.98万元起。

4月份,理想L6交付了2,381辆,4月18日至5月5日的18天首销期内,订单量超过41,000辆。此后5月前两周,理想都拿下新势力销量冠军,第一周0.53万辆超过问界的0.48万辆,第二周0.80万辆超过问界的0.60万辆。不难看出理想L6确实在发力。

同时在4月底,理想汽车再度官宣全系降价,降价幅度达1.8万-3万元,在全新价格策略之下,理想L9、L8 和 L7也表现出了持续向好的表现。

为了扭转销量颓势,理想汽车已经对失利的MEGA做出迅速反应,公司设计和技术团队于近期对MEGA车辆进行全新改款,预计明年初,将推出全新的MEGA改款车型。

推迟的纯电计划,并不是完全终止,而是进一步完善,以待重新开启。李想表示,一是充电网络,自营超充网络是现阶段中高端纯电车型的必要条件,等自营超充网络达到特斯拉的水平,才是产品推向市场的合适时机。二是销售门店,如果要支撑一个新增车型获得过万月销量,全国范围大概需要新增 500个—600 个新车展位,否则就会出现产品数量增加,但消费者看不到,销量不增长的问题。

从意气风发、风头无两,到如今裁员、滑坡、诉讼麻烦缠身,理想汽车势头被逆转,既有市场竞争加剧的客观原因,也有自身狂妄傲气、判断行业规律失误的主观原因。2024年是否能完成销量目标,继续盈利,还要看理想汽车调整的力度。

       原文标题 : 理想汽车降速:一季度再度陷入亏损,纯电计划推迟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