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
-
欧美厂商,垄断全球80%的汽车芯片市场,中国自给率仅10%左右
按照海关的数据,2024年,中国出口汽车(含底盘)640.7万套,增长22.8%。而汽车出口金额为1173.53亿美元,同比增长15.5%。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销售国,也是第一大汽车出口,可以说,中国的汽车工业,从曾经的落后上百年,彻底崛起了
-
-
算力时代,英伟达是如何垄断自动驾驶芯片的?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在当前这场以大模型为基础的AI战局里,参赛者众多。海外有OpenAI、微软、谷歌,国内百度、阿里、华为、商汤等大厂也纷纷加入。而藏在战局里的GPU巨头英伟达,则掌握着“算力”命门,成为了这场“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
-
-
-
-
-
新能源市场两极分化凸显,比亚迪和特斯拉会成行业垄断者?
中国汽车品牌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在新能源赛道让我们看到了反超合资车的希望。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除了特斯拉外,根本找不出另一家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造成威胁的外资车企。不过,在新能
-
-
-
打破美系垄断,推进中国皮卡发展,长城炮品类再进化
作者 | 李子豪图片 | 来源网络,侵删在三年之前,我们很难想象,中国车展上皮卡品牌的展台会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更想不到的是,长期处于皮卡文化荒漠状态下的中国,正在逐渐形成独属于皮卡的圈层文化。时至如今,长城皮卡全球销量已突破200万辆,长城炮在售车型已超过50款
-
-
结束美日德垄断,造出国产高端柴油机,潍柴动力产销40万台稳居行业第一
受起步晚、基础薄弱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多个高端制造业细分领域都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状态,集成电路产业只是其中之一。在前些年,全球高端柴油机市场几乎被美国、日本以及德国企业完全垄断,产业链下游的中国客户只能依赖进口
-
玛鲁蒂铃木涉嫌反竞争,遭印度反垄断罚款2,700万美元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印度竞争委员会(India’s Competition Commission)对日本铃木汽车子公司玛鲁蒂铃木(Maruti Suzuki)处以20亿卢比(约2,700万美元)的罚款,原因是其从事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
东风IGBT打破欧美日企垄断! 一期产能30万
日前,从东风汽车官方获悉,自7月7日智新半导体IGBT生产线正式投入量产以来,每日产量稳定在150只左右。根据规划,智新半导体建成的一期年产能30万只,二期建成后年产能120万只,极大缓解对国外的依赖程度
-
地平线征程5汽车芯片打破海外垄断局面,其性能将超越特斯拉FSD芯片
电车汇消息:7月29日,地平线在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预热已久的征程5系列芯片,成为业界唯一能够覆盖从L2到L4全场景整车智能芯片方案的提供商。从芯片的算力来看,其性能将超越特斯拉FSD芯片。根据地平线官
-
车企“开战”信号?博泰车联网联合上汽通用五菱举报腾讯垄断
首个科创企业联合汽车企业对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案例,正在上演中。近日有媒体报道,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博泰车联网”)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通用五菱”),就腾讯涉嫌垄断一事,于近日共同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提交了反垄断举报书(下称“举报书”)
-
出租汽车产业联盟致函市场监管总局:呼吁对滴滴开展反垄断调查
12月19日,据北青报报道,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已于近日致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交通运输部,呼吁继续进行对部分网约车合并案的反垄断调查。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认为,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合并案虽然已过去四年,但是在互联网平台反垄断方面仍具有典型意义
出租车 2020-12-20 -
-
大众汽车项目已取得反垄断审查
电车汇消息:11月24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公告,公司今日接到大众中国投资的通知,根据大众中国投资于6月11日与安徽省国资委和江汽控股签署的投资协议,以及与江淮股份和江淮大众签署的投资协议,大众中国投资已就该两份投资协议项下的交易向具有前置申报义务的相关国家的反垄断审查部门提交反垄断审查申报
-
丰田遭罚超8700万!因雷克萨斯加价行为及价格垄断
2019年,在中国车市寒冬中“叱咤狂奔”的雷克萨斯,临近年底却吃了“当头一棒”。12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垄断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丰田汽车统一经销商网络报价、限定经销商转售商品最低价格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
汽车的核心部件,都是被哪些公司谁垄断的?
之前小编也曾整理过汽车各总成相关的资料分享给大家,这次更全面地让大家了解一下,一部车的核心零部件,到底是谁在毫不掩饰地垄断?1发动机设计奥地利AVL、德国FEV、英国Ricardo是当今全球三大独立发动机设计公司,再加上专注于柴油机领域的意大利VM,四家公司垄断了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动机设计
汽车零部件 2019-09-10 -
动力电池格局:中日韩垄断市场 中国已有领先优势
到2025年,如果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的渗透率为10%,再假设乘用车的单车电池配臵40-50KWh,那么全球动力电池年度市场需求量为552-619GWh,相当于市场需求量平均每年增加60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