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品
-
200万辆出海征程背后,中国新能源车企从“产品输出”到“生态共建”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突破200万辆,同比增长12%,蝉联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出口国。然而,在规模扩张的背后,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壁垒高筑、数据合规挑战等问题日益凸显。 在202
-
从卖产品到建生态,中国汽车出海新航向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3月28日,正值春暖花开,一场全球大型国际论坛定格在北京钓鱼
-
Pix独家丨奇瑞新能源 “分家”:iCAR 产品线调整,苏峻、章红玉各自牵头
一个月前,外界知晓了苏峻的新身份——奇瑞股份副总经理、iCAR 品牌总经理。高层的变化,是奇瑞新能源内部架构调整的一个缩影。我们独家了解到,如今苏峻和章红玉各自牵头一个事业部,章红玉重新负责新能源小车,二人的舞台也不再只是 “奇瑞新能源”
-
在华收入减少22%,影响宝马净利超170亿!未来3年推40款产品反击
3月14日,宝马发布了其2024财年财报。在2024年,宝马集团收入1423.80亿欧元,相对于2023年减少8.4%,主要原因是销量减少及中国市场激烈价格竞争。在2024年宝马集团实现税前利润109.71亿欧元,对比2023年的170.96亿元,大幅度下滑35.8%
-
产品统治力松动,特斯拉Q2销量预警?
截止至美股2025年3月14日盘后,特斯拉股价跌破250美元关口,较2024年12月的历史高点蒸发超50%,市值缩水近万亿。这场资本市场的震动,与特斯拉全球主要市场的销量表现不无关系:中国市场2月批发量同比腰斩至30,688辆,德国单月销量同比下滑76%至1429辆,美国连续4个月负增长
-
小米汽车等产品的成功密码 - 解读雷军腾讯演讲
小米汽车肯定是成功的,是中国汽车乃至世界汽车成长最快,根基最稳的车企。我之前认为雷军是营销之神,用真诚打动客户,当最近看到2011年雷军在腾讯总部面向约200位产品经理进行了题为“移动互联网的机会”的演讲
-
汽车制造“质量卫士”,条纹投影扫描技术精准捍卫产品品质
汽车制造作为技术密集型领域,产业链庞大,生产流程复杂,并且有着大批量、柔性化以及高生产一致性的要求,因此,每一道生产工序都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如今,不论是新能源技术革命还是生产制造技术的持续优化,汽车行业都凝聚着制造业的尖端技术
蔡司条纹投影扫描技术 2025-02-17 -
16家汽车集团,54个国产品牌!2025年1月销量出炉
2月初,各车企陆续发布2025年1月销量。 在《Xauto报告》数据库覆盖的16家汽车集团、54个国产汽车品牌中,截至发稿前,共有4家汽车集团发布完整销量、以及20个品牌发布新能源销量。 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较为完整地发布了旗下各品牌销量,以及总销量
-
吉利贴身肉搏与比亚迪:从热效率之争到电池产品全面开战
2024年即将画上句号,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1个月,比亚迪以3,315,206辆的零售销量排名国内乘用车企业第一,同比增长37.8%,吉利汽车以1,587,723辆排名第二,同比增长26.1%,表现同样抢眼
-
驱动零跑销量翻倍的,到底是产品还是渠道?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规模化的充分条件是渠道。” “坚持全域自研”、“成本定价”、“用好而不贵的产品为用户
-
Pix独家丨岚图多款新车将上华为方案,产品开发流程学华为、理想
9 月上市的新款 MPV 梦想家,成为了岚图汽车创业以来的第一个 “爆款”。借助这次成功,岚图开始直面自身的诸多不足,包括产品定义的能力、智能化技术。 汽车像素(ID:autopix)独家获悉,岚图明年没有全新车型,这是近四年来的首次
-
价格与产品都跟上,合资品牌不甘当配角
中国汽车市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叱咤风云的合资品牌,如今已经被自主品牌打的很被动。 今年10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了52.9%,中国自主品牌在这一赛道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目前,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60%已经成为常态,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7:3的格局即将实现
-
七大国产品牌9月销量:比亚迪破40万辆,吉利反超奇瑞位居第二?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9月销量数据。9月全国狭义乘用车零售210.9万辆,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10.6%;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557.4万辆,同比增长2.2%。 其中9月常规燃油车零售99万辆,同比下降22%,环比增长12%;1-9月常规燃油车零售844万辆,同比下降16%
-
蔚小理,产品下沉背后的喜与悲!
蔚来旗下全新子品牌车型乐道L60的上市标志着新造车势力蔚小理全部完成了品牌下探的产品部署。作为昔日新势力绝对的一线阵营,如今的“蔚小理”无论在销量还是声量上,早已不如当年那般强势
-


汽车人的辛酸:用心做产品,为何市场反馈冷淡
作者 | 杨 璐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中国汽车业一路走来,有多少骄傲的笑容,就有多少辛酸的泪水

小鹏MONA - 智能座舱,智驾以及产品商业背景
小鹏也算卷到掀翻牌桌了,直接将其MONA价格定到了11.98万,也算打响新势力价格下沉的第一枪。 对于小鹏汽车,我们首先想到其智能化,所以本文借用发布会信息来分析分析小鹏的科技智能平权下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当然在分析这些之前我们先通过相关信息了解这个产品的商业背景


新能源产品快速迭代,“背刺”老车主无可避免?
近日,极氪001因半年内连续改款两次,007两个智驾版本降价2-3万元,引发了大量已购车主的不满。因为同款车型时隔半年就更新换代,极氪被车主质疑换代太快,“背刺”消费者。

七大国产品牌7月销量榜:比亚迪、奇瑞领先,吉利甩开长安?
近日,乘联会发布了7月全国乘用车销量情况。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0万辆,同比下降2.8%,1-7月零售498.8万辆。 其中

腾势N9非官方图曝光!比亚迪赵长江:产品力强于理想L9、问界M9
大型SUV市场如今不再是合资品牌燃油车产品独霸的市场,理想L9和问界M9的先后推出和火爆销量,点燃了有实力的自主品牌车企进入这个细分市场的热情。 早在去年,比亚迪腾势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就曾经表示,未来将推出一款产品力更强的大型SUV,如今这款新车的命名也已确定,就是腾势N9

正式初裁上汽关税37.6%,技术和产品面前欧盟“怕了”
中国汽车企业正由依赖引进国外技术转向自主创新,以崭新的姿态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国汽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持

七大国产品牌上半年销量榜:比亚迪、奇瑞过百万,吉利稳居第三?
乘联会数据显示,初步统计,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75.5万辆,同比下降8%,环比增长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982.8万辆,同比增长 3%。在新能源汽车方面

七大国产品牌5月销量榜:比亚迪、奇瑞领先,吉利稳居第三?
乘联会数据显示,初步统计,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68.5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1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05.2万辆,同比增长5%;5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01万辆,今年以来累计批发956万辆,同比增长8%

比亚迪DM 5.0 产品技术分析
最近比亚迪举办第五代DM技术暨秦L、海豹06上市”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比亚迪的第五代DM技术,上市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秦L DM-i、海豹06 DM-i车型,起售价低至9.98万元,百公里亏电油耗2.9L,综合续航里程更是达到2100公里

先是营销再是产品张勇开始集权,一切都是为冲刺IPO做准备
日前,哪吒宣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哪吒汽车CEO张勇兼任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直管产品研发中心产品规划部,哪吒汽车CTO戴大力协助管理产品研发中心日常工作。 据了解,哪吒汽车于5月11日发布全员公告,公司将对研发系统相关部门的组织与职责分工进行优化

跟Model Y抢饭碗,五大重磅新车来袭,国产品牌能把特斯拉比下去?
在30-40万元区间的汽车市场,以特斯拉Model Y为代表的纯电SUV销量不俗,去年以超过60万辆的销量成绩一举成为了细分市场的领头羊。 不过,特斯

理想一季度财报: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
5月20日,理想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 聊之前先放一个重磅消息:理想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这是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原话。OK,我们继续。 01一季度表现:不及预期 一季度交付量:80400台车

七大国产品牌4月销量榜:比亚迪、奇瑞领先,吉利和长安争第三?
随着4月下旬北京车展顺利开幕,消费者对车市关注度大幅升温,加之全国层面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月末推出,刺激前期观望的购车需求加速释放。作为国内头部传统车企的“七巨头”,4月份的表现怎么样呢?格局是否有变化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张勇回应改名风波,“哪吒闹海”还得靠产品突围
当雷军的“超高人气”为小米SU7带来了首月破7千的销量数字时,新能源车企之间的竞争近乎疯狂,对营销开刀或许是张勇和哪吒汽车的背水一战。 “关于改名,我和张勇的意见不一样

雷军又爆金句:看完车展很绝望,友商们做产品就靠蒙!
在北京车展上大出风头的雷军又爆金句。在参加某论坛的时候说,看完北京车展“很绝望”,车企同质化严重,这哪是做产品,就是靠蒙。 一个蒙字,似乎说尽了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真相。

方程豹春季发布会:豹5携产品全矩阵亮相
4月16日,“方华”方程豹汽车春季发布会在深圳举行。方程豹产品矩阵正式发布:由新能源越野标准定义者豹5领衔,硬派旗舰豹8全球首发,豹3概念车SUPER 3以及概念跑车SUPER 9同步惊艳亮相。四款车型充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集中展示了方程豹对于汽车产品形态与用户生活的全新求解

宝马汽车全新电车Neue-Klasse产品以及战略
宝马算是在车企中电气化比较讨巧的公司,采用油电同平台,不过其纯电车型(这可是纯电BEV不是新能源混动)在2023年销量还不错,销量达27.6万台,占年总销量的15%。 大众汽车2023全球纯电77万台,占比8.3%;和宝马同是豪车的奔驰是24万辆,占比11.8%;奥迪是17.8万台,占比9.4%

动力电池迷雾新一代产品为何姗姗来迟?
撰文 / 天玑对于电池的发展周期,行业有公认的进度表,那便是30年为一个周期 。按照三十年一个周期计算,下一代电池的现身时间应在2020年左右。但直到2024年,下一代电池还没有走到大规模商业化阶段。
产品全面开花,一汽-大众重塑合资格局
2023年,是极度内卷的一年,价格战、舆论战……充满了整个车市。随着新势力车企和自主品牌的份额持续增加,合资品牌的生存空间遭到了挤压。 广汽讴歌、广汽三菱、长安铃木、东风雷诺……不少老牌合资车企黯然离场,我们不免从中看出一丝悲凉感

理想的产品经理,李想的“围城”
“长坡厚雪,久久为功。”



新能源车市:产品同质化严重,2024价格战将会持续!
说起2023年的中国车市,价格战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话题。这场始于特斯拉,席卷燃油车,最后成为车企收获销量的灵丹妙药。 也正是因为价格战,中国车市在2023年完成了3000万的亮眼成绩。 2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