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警惕!宝马、日产等国际巨头全线进逼 中国车企再不努力就危险了

2018-09-06 09:27
绿方向
关注

3 传统车企还有躺在补贴温床上的

BBA们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争抢“果实”,日产、大众们在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全线冲击,自主品牌的未来形势可谓岌岌可危。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传统车企仍有躺在补贴温床上的,他们的新能源研发不是追求技术的全面进步,而是死卡补贴线,最大化追求利益。

这种做法,在市场面前也许无可厚非,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却极为不利。所以,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表示,未来财政部可能会建立动态补贴机制,不断提高技术门槛,推动新能源汽车向上发展。

实际上,相比提高电动车技术,很多自主车企对宣传更感兴趣,他们喜欢用概念来诱惑消费者,比如在最受关注的续航里程上,他们不愿意说综合工况下的续航,更爱谈理想状况下的最大续航。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表示,“标准续驶里程实际上是一个在常温不开空调的情况下,是理想的续驶里程,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有点忽悠老百姓的感觉。”

至于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造车新势力,尽管有为梦想而奋斗的,但更多的是为了迎合投资热潮,很难承担起自主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任。而那些真心为新能源事业奋斗的,很多还没有生产资质、缺乏造车经验,活下去都很困难。

4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风险和不足

尽管在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我们的新能源产业也有长足的进步,但在国际汽车厂商全面进逼的情况下,还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借用宋秋玲副司长的话,可以概括为三大风险和四大不足。

三大风险如下:

第一,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国内新能源汽车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却明显过剩,行业存在盲目扩张、投资过热的现象。

第二,市场竞争的风险。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要面临传统燃油车和国外新能源汽车两方面的竞争,客观存在的差距使其前景不明朗。

第三,资源环境制约的风险。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加,全球的金属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我国金属锂、钴等主要动力电池资源缺乏,资源的稳定供应和价格稳定的挑战较大。

四大不足如下:

第一,技术创新不足。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一些关键零部件仍受制于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全面落后,同时产品质量也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第二,市场机制不足。国内长期执行补贴政策,不少自主车企患上了政策依赖症,缺乏自觉向上发展的动力。

第三,基础设施不足。当前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一方面是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布局不合理,利用率差,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第四,监督监管不足。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以及车辆电池的逐步老化,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风险增大,市场上存在一致性差、可靠性不高的产品,需要加强监管。

5 写在最后

豪华品牌层面宝马、奔驰等争相布局,平民品牌层面日产、大众等先后发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开始由自主品牌们互相内战转向国内外品牌同时竞争。在新能源股比放开的大背景下,还有特斯拉入华建厂、长城宝马成立合资公司等一系列大事件发生,这意味着自主品牌们面临的竞争形势愈发严峻。

但在这种背景下,还有很多自主品牌躺在补贴的温床上“发财”,把未来的生存压力当作空气,这是极为可怕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本身就具备品牌优势和技术储备的国际巨头都向未来发力时,你还不积极努力,注定要被时代淘汰。

在国际新能源大潮来临前,我们抢天下先而布局,为的就是那句“弯道超车”。如今刀就要架到脖子上了,我们若还不能正视问题,奋勇向前,现在燃油车的局面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明天。到那时候,我们自主品牌只能残存几家,而且和燃油车一样,都是在15万元以下市场互相厮杀。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