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钴化是噱头?特斯拉连签6000吨钴供应和锂电池定价协议
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与嘉能可达成钴供应长期协议,每年供应量约为6000吨,购买的钴材料将用于上海工厂与计划中的柏林工厂。与此同时,特斯拉又在今日宣布了跟松下的一项电池扩产计划,双方签署了一项为期三年的价格协议,内容涉及在内华达州Gigafactory的锂离子电池单元的制造和供应。特斯拉和松下正在就扩大合资电池产能进行谈判。这意味着特斯拉即使一再宣称正在研发无钴电池技术,但从产业化层面难掩对含钴三元材料的旺盛需求。
今年年初起,特斯拉与钴的一连串跌宕起伏“剧情”,就将原本就处于焦点的锂电池“无钴化”推上了风口浪尖。
2月3日,宁德时代公告与特斯拉合作协议,宁德时代将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
2月18日,外媒报道特斯拉近期正与宁德时代商讨在中国工厂使用无钴电池的事宜,该报道指出特斯拉将从宁德时代采购的“无钴电池”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受此影响,A股华友钴业等金属钴相关个股当日跌停。
然而,报道发出的几天后,特斯拉即在其官方抖音号上回应“采用无钴电池意味着是磷酸铁锂电池”,称无钴不代表一定是磷酸铁锂,请留意特斯拉今年的电池发布会。
随后,特斯拉又被证实将重金收购Maxwell,有消息称,特斯拉或将在4月中举行的特斯拉“电池日”上主推Maxwell的干电极技术,在降低电池成本的同时提高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然而特斯拉的电池日一直在延期,至今仍未确定发布会日期。
而如今,特斯拉先后与供应商签订钴材料供应协议和锂电池定价协议,充分说明特斯拉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摆脱对钴的依赖,同时也让市场真切地看到钴行业的变化趋势。
目前无钴化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中高端动力电池仍然以含钴的三元材料为主流。无钴电池还未进行产业化形成大规模应用,用模糊的未来趋势否定当前产业主流,显然过于简单粗暴。而磷酸铁锂电池通过刀片电池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能量密度,抢占一部分动力电池的中低端市场,三元和磷酸铁锂供应分层、和平共处会是常态。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三元材料仍是占据高能量密度的高端市场主流,低钴高镍已是不争的大势所趋,但当前主流仍是NCM523、622,NCM 811渗透率仍然有限,低钴高镍仍然任重道远。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