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江淮后,大众集团还要避开这三大“坑”
而江淮大众今后定位的小型电动车市场中,车辆故障更是频发。《汽车之家2019年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中显示,新能源车型的PPH值(新车百车故障数:2-12个月的新车平均每百辆车故障数,PPH值越小,质量越好)高于行业总体质量表现,小型车的PPH值也高于中大型车。
不止是江淮,大众集团自身也经历过类似的问题。2015年的“排放门”被曝出,便是因为大众集团此前的急功近利。近期,大众集团MEB平台首款车型ID.3延迟交付,也是因为其快速推进量产的过程中,软件验证不够充分。
目前,尚且不知江淮大众未来产品是否要继续与江淮汽车共线生产,但其“质量关”是大众集团必须要迈过的关卡。经历过一系列为追求速度而踩过的“深坑”之后?,希望大众集团在华推进电动汽车发展时能够记得躲避。
03 品牌坑:西雅特是最佳选择?
品牌,也是大众集团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由于品质和定价方面的因素,江淮汽车的品牌力始终较低。此前,主打高端品牌的蔚来就因为尾标出现“江淮”字样而备受争议。而江淮大众的SOL思皓品牌则在中国市场几乎没有任何声量。
通过定位较低和品质相对较差的品牌进行生产与销售,可能会拉低大众集团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影响消费者选购。
有消息称,江淮大众可能引进西雅特品牌。冯思翰回应称:“希望引入,但目前入华时机还不是特别成熟。”他同时表示,西雅特在欧洲的声誉对在华引入新品牌有帮助,现在正在做西雅特和江淮大众的合作工作,但车型和品牌还没有定。
(西雅特Mii纯电动汽车 / 西雅特官方)
从当下上汽大众旗下斯柯达品牌的发展历程来看,亿欧汽车认为,引入品牌调性接近的西雅特品牌需要有更加清晰的规划。
2006年,上汽大众斯柯达品牌首款车型上市,至今已有5款车型在华投产,但销量从未达到过35万辆。定位“高不成低不就”的斯柯达始终无法实现大众集团对其的期望。
未来,究竟该以何品牌示人,以什么样的品牌定位来面对消费者,大众汽车仍需慎重考虑。
以上三大“坑”如无法得到很好解决,都有可能对大众集团未来在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收购重要企业只是第一步,未来大众集团的电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坑”需要躲避。
![](http://www.ofweek.com/images/weixin/weixin_nev.gif)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