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新能源车崛起,传统汽车面临重重难题

2021-01-20 17:23
江湖老刘
关注

近日,特斯拉降价16万使得特斯拉消费激增,世界首富更换的新闻频频跃入大众视野,新能源汽车被推上风口浪尖。从车企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来看,这些成立刚刚还不到10年的新能源车企的市值已经有了超越百年车企的势头。

据悉,2020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5万辆和24.8万辆,环比增长17.3%和22%,同比增长55.7%和49.5%。2020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累积增长7.5%和10.9%。

新能源汽车市场经济快速回暖,新能源车崛起能否超车将成为消费主流?

传统汽车面临重重难题

2020年传统汽车行业迎来寒冬,据悉,2019年汽车行业销量进一步深度下滑,全年累计销量汽车2576.9万辆,较上年减少231.2万辆,同比下降8.2%,降幅比上年扩大了5.4个百分点。

2020年疫情加速传统汽车行业洗牌,线下遭受冲击,部分车企的销量下滑幅度超过了80%。传统汽车行业迎来寒冬,新能源汽车在2020年崛起,这不仅是企业也是用户面临的艰难抉择。智能化、电动化等高科技技术都是对传统汽车行业的巨大挑战。

资本的注入很大程度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虽然烧钱但是它被资本看好并不断加码注资,而对于传统汽车而言,讲好让资本心动的新故事相比之下困难的多。双方市值相比,传统汽车行业差距甚大,如何加大市值也是传统车企面临的难题之一。

除此之外,传统车企要想扳回一成,就必须加大对人才以及科研的投入,但是传统车企人才流失率大,导致在技术难有突破。传统汽车面临的智能化、电动化难题才是核心问题,在技术上有新突破也许可能让用户回心转意。

在江湖老刘看来,传统车企面临重重难题,棘手又持久,短时间内无法有大突破。曾经的诺基亚与微软合作开发智能手机,最终也未能挽救手机业务的溃败。也许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无疑是上帝给传统汽车行业开的小窗,传统汽车行业与互联网大佬们强强联合,或许还能在激烈竞争中有一线生机。

新能源汽车中端市场失衡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最早是依靠补贴,但如今已经靠“性能”令用户折服。从新能源汽车消费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两头挤”现象极端化,也就是说用户要么倾向于高端新能源汽车要么选择低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回暖,五批“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相关车型在4个月时间内的销量就突破18万辆,五菱宏光MINIEV销售了12万辆,获得消费者普遍认可。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型受市场好评,拉动私人消费者需求大涨。

“两头挤”的情况并不能代表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此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新能源汽车欠缺性价比,中间市场本应该是中流砥柱但目前这一部分市场缺失。高低端市场不断丰富行程产品阵营,中间市场的空白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角逐之地。

在江湖老刘看来,尽管新能源汽车崛起,市场呈现出大好趋势,但市场走向不容忽视。中端市场的空白表明新能源汽车忽略了大部分的市场需求,“两头挤”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得到解决,这也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争霸的天地。

新能源汽车仍存诟病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采用非常贵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市面上大部分新能源汽车靠充电实现续航,但是电动车冬季续航缩水给车主带来不少困扰。有网友表示停好车,次日清晨发现续航里程竟少了60公里。

充电难、充电慢也是一大问题,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在汽车充电桩上充电,但新能源汽车暂未普及,因此很多城市或地区缺少供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桩。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系统并不是很成熟,充电比较慢,一般需要数小时,若遇突发状况在外充电,充电价格与石油燃料价格相比并无优势。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不成熟,作为汽车行业的“新星”,各方面都还在摸索、改善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尚没有很多熟练的维修人员,不能及时维修,这就给车主带来很大不便。

在江湖老刘看来,新能源汽车虽然赢得部分市场的青睐,但仍然存在着诟病,这一系列难题也是新能源汽车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能源汽车环保、实用效率高,随着技术的成熟也将大概率普及。传统车企短时间内不会遭遇诺基亚危机,但仍需加大技术研发,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及时脱胎换骨奋勇突破才能有生机。

江湖老刘,TMT行业观察者,IT评论员。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