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我想在“绞肉机”般的乱战中活下去
在过去的国内车市中,理想汽车素来扮演着一个低调的角色,信奉效率第一、信奉技术为王,在过去那个以“负毛利经营”为主流共识的造车浪潮中,理想汽车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
细数它所创造的记录:仅花费10亿美元就建起完备生产线,并交付产品,同时它最快实现正向毛利,最快实现累计交付破四万,也率先做到了净利转正。
但进入今年后,理想汽车却一改过去形象,走上了斥资扩张,引发舆论热度的主流路线。先是在5月25日,理想汽车发布了2021款理想ONE;随后5月27日,媒体爆料理想汽车将接手停摆两年的北京现代第一工厂。
再结合年初理想汽车宣布的新战略——将2021的研发投入自2020年的11亿元,近乎翻三倍增加到30亿元,同时未来3年将继续增加到每年60亿元——对比特斯拉2020年研发费用为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亿元,理想汽车用了5年的时间将研发经费投入到成立17特斯拉研究经费的三分之一,未来甚至追加到二分之一 。
同时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也在采访中提及:“公司需要再融很多钱。务必拿出全副身家和可以调动的资源继续战斗。”
理想汽车要用这么多资金做什么?
2月23日,理想汽车在内部全员信中表示: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将在2025年出现拐点;那时,整个市场的规模将达到800万台——高于工信部规划的500万台。淘汰赛也将在那时开始,只有至少占据20%的市场份额,即160万台,才有机会拿到下一场比赛的入场券。
在李想与他的团队看来,曾经的低调发展是因为资源不够,市场低迷,他们才会考虑到专注集中于效率,撬开市场的一个口子——但从今年开始,一切都变了,蓝海已经被染红,群雄裹挟着刀枪剑戟侵入了这片领域,这是一场淘汰赛,也是一个长期的,绞肉机一样吃资源的战争。
理想汽车这突如其来的节奏变化,就源自于那种身临乱战的“危机感” 。
先从“产品挑战”的层面来分析这层危机感:理想ONE这款车型在市场上如此受欢迎,其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要素就是它打出了一张具备标签差异化的手牌,增程式发动机驱动,在当时同类几乎没有竞品,它就是独树一帜的。
但伴随时间的推移增程式的驱动技术已不再仅限于理想ONE了,无论是刚刚上市的岚图free,还是有华为参与的近期热度大火的赛力斯SF5,都对理想ONE的市场份额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割。同时,在国内车市的主流浪潮中,纯电车型才是大势所趋,出于应对未来具备多重可能性的布局,推行纯电项目的考量,理想汽车势在必行。
那么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当理想汽车失去了增程式,那它还具备什么优势?
是特斯拉曾在国内消费者中心豪华品牌的定位;是蔚来汽车的换电策略以及无微不至的用户服务;还是小鹏汽车极具个性的设计及很能打的续航里程;亦或是比亚迪强悍的研发能力与产品极高的性价比?
这些理想都没有。
再加上在2018年10月,理想ONE发布时,李想曾表示,未来3年只卖这一款车——在车企都实行产品矩阵完善化主流战略的浪潮中,理想汽车选择逆流专注于单一车型——如此布局尽管令理想汽车能够聚焦于产品的改进,但同时也带来不可避免的体量劣势以及产品阵容的缺失。
因为汽车市场的不可控性,我们可以预见到的是,当某一代的理想ONE销量不及预期,造成了亏损,一旦缺乏其他产品来添补市场,就很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陷入车企运行停滞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全面崩盘。
理想汽车开始了转变,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说:“当效率和规模发生冲突时,我们肯定选规模。”——由此可见即便是以效率著称的理想,在如今这个风云变幻的汽车市场上也将重心偏移,优先倾向了速度与规模。
而5月25日,2021款理想ONE的迭代更新就是其“速度”表现的具体落实。
这次理想ONE迭代确实如官方所希望的迅速引发关注,但这片话题热议却并非是针对新车本身,而是出于老车主的愤慨:具体情况是,部分老车主在今年3-5月购买理想ONE前反复与销售确认近期车辆是否会进行改款,得到否定答案后才放心购车,但结果呢,还是在5月25日这天被理想汽车割了“韭菜”。
再结合理想汽车在2021款理想ONE的身上实现了从发布到交付仅间隔一周的新造车势力最快量产交付速度,有多数派的理想车主不禁产生了这样的质疑:
理想汽车这样做的背后原因,是不是想让消费者来帮忙减轻老车迭代后所产生的库存负担?
一时间该话题引发热议,在微博上一位刚提车不到一个月的老车主说,“4月27提车,我知道新款快出了,特意问(销售)新款和五一的优惠活动,被销售一口否定说新款没消息,要年底。还说五一也绝对没有优惠活动,有的话找他补给我,我刚提车三天就优惠8000元,在过几天就发新款,而且新款升级那么多只贵了1万元,就这样(算)欺诈消费者吗?”
是否构成欺诈消费者这点咱们暂且不论,但对一家造车“新势力”来讲,在前期的经营与发展中,诚信与口碑对于品牌力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关系着消费者对你的品牌认可,当你消费了对消费者的诚信,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从理想的官方举措来看他们不会考虑不到这一点,但依旧这样做了。为什么要做出如此砸自家招牌的事情?我们可以透过现象看到理想汽车如今已然充满了“危机感”,在自家产品品类不够丰富,且市场压力与日俱增的前提下,他们选择了这条路。
理想汽车需要钱。
无论是科技巨头的降维打击、资本大鳄的亲自下场,还是新造车概念泡沫的打压、特斯拉强势领衔,亦或是传统车企在原本的底蕴之下奋力追赶,新能源市场混战时代的大幕正一步步拉开,所有人将劈面相迎,淘汰赛开始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理想汽车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从它的扩张战略来看:2025年卖160万台车。围绕二代增程式平台、Whale 和 Shark 两个纯电动平台,推出定价在15万-50万之间的多款产品——“豪迈”的定下160万销量目标后,理想开始了负重前行——研发资源投进去了,回报却不知几何,这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
但至少,消费者不应该成为这场豪赌之下的牺牲品。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