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大跃进”,魏建军是在“放卫星”吗?
砺石导言:魏建军最近提出的长城汽车2025年战略目标,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和嘲讽。其到底是在放卫星,还是有一定底气?
张军智 | 文
长城汽车集团董事长魏建军,最近放了一颗“大卫星”。在6月28日第八届长城汽车科技节上,他提出了长城2025年的战略目标:2025年实现年销量达400万辆,其中的80%将是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1000亿元......
此言一出,舆论瞬间哗然,因为这个目标和长城现状,差距实在过于悬殊。
首先在销量方面,长城2020年总销量是111.2万辆,如果2025年要实现400万辆的年销量,也就意味着5年内增长要提高260%,年复合增长率要达到29%。但根据过往长城5年的表现,其增速最高的一年也只有4.84%。
再看新能源汽车,2020年长城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还没有突破6万辆,但5年后却要实现320万辆的销量,此间的差距和难度有多大?不言而喻。
而营收方面,过去几年,长城的营收一直徘徊在千亿左右。6000亿的目标与现在的营收之间,还差着5个现在的长城。
正因为这肉眼可见的悬殊差距,所以魏建军公布了“2025年的战略目标”后,网上出现了一片嘲讽之声:“魏建军喝高了”“长城在搞‘大跃进’”“吹牛不上税”……
但偏偏军人出身的魏建军,却是一位公认“靠谱”的商界硬汉。其自1990年以来,将长城汽车从一家基础极为薄弱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如今年销百万的跨国车企。长城旗下的多款产品更是创造了中国车企史无前例的成绩,比如:哈弗SUV连续11年保持中国SUV销量冠军;长城皮卡连续23年保持中国皮卡国内、出口销量冠军;WEY品牌成为最快达成40万销量的中国豪华SUV品牌……
所以对这样一位人物嘴里说出的话,哪怕是普通大众听起来“很不靠谱”的话,我们也决不能等闲视之。那么魏建军为什么要喊出这样的目标?给自己设定这么高目标的背后,他的底气又来自哪里?
1
“机会只有一次”
众所周知,汽车工业是一个典型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要想掌握领先的技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中国汽车工业相比欧美、日本等国家起步较晚,这也导致自主品牌在汽车的核心三大件方面长期落后于国际巨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汽车工业虽然竭力追赶,但在“三大件上”与国际上领先的技术依然有着显著的差距,比如发动机,大家言必称宝马、本田,再比如变速箱,国人首推的通常是爱信与采埃孚。
但是随着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越来越成熟,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具备了挑战传统燃油车的实力。这也意味着传统燃油车巨头的技术优势不再那么明显,任何一家车企,如果能掌握引领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就有可能把握未来。这种技术趋势,显然对一直在苦苦追赶国际巨头的中国车企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机会。
而且在政策层面上,为了降低碳排放,各国政府也在强力推动汽车产业的变革,比如中国政府计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达到20%;日本政府计划2035年禁售燃油车;欧洲各国政府也制定了淘汰燃油车的时间表……
另外资本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受到了极为火热的追捧。特拉斯全球销量仅占不到1%,但市值一度超过了传统上市车企市值的总和;2020年只交付了4.37万辆的蔚来汽车,市值去年竟然超过千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产品上市不到3年的小鹏汽车,市值比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还要高……
现在所有人都清楚,百年汽车工业已经走到了一个产业发展的转折时刻,传统燃油车即将落幕,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为标志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所以面对这样百年不遇的产业机遇,中国汽车品牌唯有抓住,才可能赶超国际汽车巨头。魏建军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只有在这三至五年的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领跑。而且,中国汽车品牌的机会,只有一次。”
优秀的企业家,通常都是善于把握产业发展节奏的人,他们在该进攻时绝不保守,该防守时绝不冒进。对于魏建军而言,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现在显然正是一个值得倾注全力一搏的时候。
站在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角度而言,我们就不难理解魏建军为何要喊出那么高的目标,因为这么好的机会,对一代人而言,只有一次。
2
长城的技术积累
现在,几乎人人都看到了这次汽车产业转折带来的机遇,但看到机会并不重要,能抓住机会才算。魏建军敢于给长城制定看似“脱离实际”的目标,自然心里是有底气的。那么他的底气何在?
在笔者看来,长城最大的底气,就是其技术信心。
对技术研发的执着早就融入了长城汽车的企业基因之中。2000年时,当很多国内车企还在依靠合资厂的发动机度日时,刚打开市场局面的长城汽车就斥资8000万元,收购华北汽车厂,并在同年成立了长城内燃机公司,引进了日本、美国和德国的先进制造设备,开始生产发动机。从那时开始,长城汽车就毫不回避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难题,迎难而上,并逐步缩短了与国际先进发动机技术的差距。长城旗下的多款发动机,也从2009年之后,多次位居“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之列。另外,长城也是国内少数几家,完全掌握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
而在引领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的技术研发也是硕果累累,涵盖了混动、纯电动、氢能三大技术领域。
混动领域,去年年底,长城推出的面向全速域、全场景的“柠檬混动DHT”技术,在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舒适性方面,足以与全球混动技术领先的丰田与本田相媲美。搭载长城领先混动技术的拿铁、玛奇朵、赤兔、哈弗XY等混合动力车型也即将上市,另外,基于纵置P2混动架构打造的3.0GDIT+9AT动力组合,也将应用于生产硬派越野车的坦克平台。据悉,2023年,长城还将推出第二代“柠檬混动DHT”,并推出热效率4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
纯电领域,电池技术是核心。长城汽车的“大禹电池”,采用了三元811电芯,通过改善电池结构以及加入冷却、排爆系统,在电芯热失控之后也能避免电池组发生起火、爆炸问题。这款电池将在2022年全面应用到长城旗下产品。
氢能领域的技术研发,长城已经是国内车企的领先者。长城集团旗下的未势能源,掌握了包括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膜电极、储氢系统等全套的氢能关键技术,目标是构建“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应用”一体化的产业链生态。据悉,2023年长城汽车将推出首款全尺寸氢燃料电池轿车。
在智能化领域,长城汽车去年发布的“咖啡智能”品牌,涵盖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电子电气架构。最近,长城汽车又发布了升级后的“咖啡智能2.0”,该系统以“智慧、智联、智驾”为开发导向,包括1个智能中枢+1个强大基石+3大智能升级,将于2022年三季度推出。届时,长城汽车智能座舱将比上一代CPU运算能力提升2.5倍以上,FOTA大版本每3个月升级一次。另外到2025年,长城汽车的高阶自动驾驶前装渗透率将达到40%以上。
综合来看,长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键技术积累,已经处于行业的前列,但接下来5年,长城还将投入1000亿元进行研发,要知道,2020年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是51.5亿元,随着研发费用几何倍数的增长,长城的领先技术以及新产品势必将会大量涌现。而在这些技术和产品的加持下,长城汽车的市场也必将迎来井喷。
3
布局国外市场
长城2025年要实现400万辆的年销量,但目前长城的年销量只有100多万辆,中间近300万辆的差距如何弥补?显然,单靠中国市场是不可能实现这么大的跨越,那么长城靠什么?在魏建军看来,其中重要一环是海外市场。近年来,长城一方面推动整车出口,另一方面积极在国外市场建厂布局。
目前长城的海外建厂情况大致下:
2019年,在俄罗斯建成投产了俄罗斯图拉工厂;
2020年1月,长城汽车签署了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的协议;
2021年6月,长城在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
长城汽车还正在考虑收购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在巴西的一家工厂;
同时,长城正在推进南美、欧洲等地的整车项目……
“全球化是汽车产业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发展路径”——魏建军表示:长城汽车已经构建了以中国为核心,涵盖亚洲、欧洲、北美的“七国十地”研发布局;在生产方面,我们在中国建立了9个整车生产基地,在海外建立了俄罗斯、印度、泰国3个全工艺整车工厂,和5个KD工厂。
品牌是中国车企开拓海外市场的短板,不过长城的品牌正逐步得到了国外用户的认可。在澳大利亚,曾经主销本田SUV的商家,如今放满了长城的SUV;在俄罗斯,长城哈弗H9,已经进入军队的装备之列;在中东,长城旗下的SUV、皮卡随处可见……
虽然2020年,长城汽车海外销量不够高,只有7.01万辆,但相信随着长城的全球化大力布局,未来长城的海外销量将会大幅提高,海外市场也将会成为长城新的增长极。
4
“企业大变革、用户大运营”
为了实现长城汽车2025年的宏伟目标,除了大幅提高研发投入,全球布局之外,魏建军在6月28日还提到了两点,一是优化企业结构,二是更加注重用户的运营。他说:“未来的五年,是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五年,是中国汽车领跑新赛道的唯一一次机会。长城汽车在新赛道上将加速前行,坚定全球大布局、持续研发大投入、深化企业大变革、创新用户大运营。”
长城提出要将企业从B2B向C2B转型,围绕产品、服务、品牌、价值4个维度和用户开展共创。但要实现这样的转型,就必须先实现企业组织的变革,为此,过去三年,长城汽车对其组织架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打通。一方面将品牌、商品企划、研发部门打通。其中,在商品企划阶段,前后端的职能部门都要参与其中,使整个企业在该过程中更加关注市场竞争、关注消费者,获得更多有效信息;另一方面,将作战单元打通,通过流程及数字化变革,做强品牌公司管理,让品牌公司的各“作战单元”有机会直接面对用户。
“将每一款车、每一个品牌都作为一家创业公司、一个集成团队”,魏建军曾对此解释称。
以一款车去集成一个团队,打通包括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各个端口,每一个作战单元都要对一款车负全责,反之,一款车的销售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作战单元中的每一个端口,甚至每一款车的全生命周期链条的每一环都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这样做,无疑让每款车的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的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比如,市场端在研发之初,就可以直接代表用户发声,避免过去闭门造车的弊端,整个团队也会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紧密团队,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有的放矢。
组织架构的改革,目的是以产品和用户为核心,让用户的声音能够更直接、准确地传达到能够影响产品企划、开发、决策的环节中去。这也就是魏建军所讲的从B2B向着C2B转型,也是“用户大运营”的思路。
事实上,用户运营的好处,长城已经感受到了。近年来长城旗下的几款爆款产品,比如欧拉推出的白猫、黑猫、好猫,哈弗品牌的大狗,其名字都是来自用户的建议。外观惊艳众人的长城炮黑弹、改装版的赛博坦克,也是来自用户自发的策划和改装。以用户为导向,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开发与决策环节,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曝光度,而且也实实在在提升了长城汽车的产品力。
目前长城旗下的多个品牌,用户运营总数已达千万级,日活超百万级,未来随着长城汽车的“用户大运营”进一步落实,其必定将从用户群体汲取到更强更多的发展动力。
5
结语
总得来说,为了实现2025年的目标,长城的策略是:加大研发力度、全球化布局、组织变革、用户运营。而在这几方面的积累和小试牛刀,也给了魏建军信心和底气。
魏建军看似这次提出了一个极为“脱离实际”的战略目标,但面对百年汽车产业变局带来的机遇,长城没有退路,只有奋勇向前,而且长城也并非毫无胜算。
作为中国民营车企的典范,长城近年来发展的势头迅猛,产品叫好又叫座,如果这一次再实现跨越式的成功,长城无疑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巨无霸中国车企,中国也会出现一位真正的世界级车企巨头。对于有着这样雄心的中国企业,不论胜负成败,笔者都认为,我们应该给予的掌声和鼓励多一些。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直播中立即观看>>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10 吉利早就该合并极氪领克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