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雨天行车必知!暴雨后汽车涉水、泡水那些事儿

2021-07-23 09:59
AutoMan
关注

聊聊关于雨天行车、汽车涉水、泡水等你应该知道的知识。(微信公号:CNWAUTO)

河南的暴雨天气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2021年7月20日,河南的郑州等地,出现了一场历史罕见的暴雨。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郑州这几天的降雨量,已经接近常年一年的降雨量,郑州多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降雨量已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

暴雨还在下,警报还未解除。包括新乡等地,都陆续遭到暴雨侵袭。中国人的心,都为河南揪着,为郑州揪着。惨痛的伤亡,让人格外痛心。

郑州“七普”常住人口1260万,其中市辖区765.5万。截至7月6日,郑州市机动车登记保有量490万辆。这次强暴雨中,不少车辆损失惨重。
雨还在下,并且范围覆盖到更广泛的区域。今天就来聊聊关于雨天行车、汽车涉水、泡水等你应该知道的知识。

雨天行车必知

今年以来,雨水增多,在极端暴雨天气,建议能不出门就不要出门了。暴雨之下,地面情况完全被掩盖,无法准确判断积水情况,一旦滑入低地,十分危险。如果开车出门经过涉水路段时,务必牢记以下行车技巧。有句老话叫:“快走沙子慢过水”,在涉水行车时,首要的事情就是将车速放慢,切忌大脚加油门,以免车速过高,把水位推高而导致发动机进水。

首先要判断涉水深度。

涉水路段浑浊的水质让我们无法看清水的深度,很多老司机说这路段我熟,一看就知道前方大概多深,可是事实是陷进去的大多都是老司机,实际水深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深。 这个时候就像小马过河一样,既要看看比自己大的车型行驶过去的情况,也要看看比自己小的车型行驶过去的情况,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没有其他车辆来参考,而自己非要过去,那就建议提前将车停下,下车去找找试探物,如树枝等,试探一下水深。

同时,如果车辆在涉水过程中出现熄火,一定不要强行点火。

有一部分车主买了新车,因为涉水行车被水淹而熄火后,由于不懂汽车构造,仍然强行打火,造成了发动机损伤。这种故障属于保险免赔范畴,所以只能自掏腰包,对于所有涉水行车只有一个最终原则,一旦无法行驶或脱离水域,马上弃车,车泡了可以修,可以走保险,命只有一条,千万别舍命不舍财。

车辆进水类型

车辆进水有下面几种情况,如发动机进水、车内地板和门槛处进水、排气管进水等。

首先是发动机进水。进水的发动机容易导致拉缸和活塞连杆的损坏,严重导致发动机要么大修,要么报废。发动机进水是从进气口进水,一般都在车头部,位置一般在格栅上部,发动机盖下边缘。

其次,是车内地板和门槛处进水。这样容易导致地毯或车内电路的损坏。

一般轿车的地板门槛稍低于车轮的中线。

SUV车型地板门槛则稍高于车轮的中线。

当然,不同车型地板门槛高度不同,一般来说轿车的地板门槛稍低于车轮的中线,SUV车型地板门槛则稍高于车轮的中线。严格来讲,水位不超过车轮的2/3为宜,超过2/3就不建议冒险了,非要行驶通过,前提要知道自己车型的进气口的位置,以保证发动机不能进水。

再次,是排气管进水。排气管在水中依然处于排气状态,当排气管口的水压大,而发动机处于低转速时,发动机就很容易被憋的熄火。

涉水、泡水后车辆的检查暴雨过后,将迎来一大波涉水、泡水车辆的维修及检测。

恶劣天气下车辆涉水行车或停车泡水,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就是发动机变速箱了。因此无论是涉水还是泡水,车辆都需要在二次使用前做一次详细的发动机检查工作,包括4个部分的检测:检查进气系统、检查机油、检查火花点火系统与缸内、测试缸压。而变速箱的检测主要包括检查差速器和变速箱油,当然,这些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员就好。

此外,车辆泡水对于线束虽没有直接损害,但非常要命的地方是,随着时间推移原先的线束泡水地方,接口处会逐渐氧化,接触不良就会导致车辆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故障。

比如安全气囊,ABS,ESP等等,如果危机时刻这些功能失灵,后果难以想象。如果车体因为线束锈蚀短路将会引起自燃,或者在高速公路上突然汽车电脑坏死,这都是影响生命安全的问题。

因此,只要车泡过水,预算足够就一定要把车拆光将全车线束换掉。要么就挨个检查,每个接头清洗防锈,工时费一样感人!

此外,车辆泡水还有可能引起内饰腐蚀发臭。泡水车最棘手而且难办的问题就是车厢内进水清洁问题,洪水中的泥沙等赃物会被内饰各种软质面吸饱,要彻底清理解决就得把内饰全部拆空清洗烘干。

真实中的泡水车,内饰中的泥沙、油污等是非常难以清洗的。修复起来要把车内几乎拆得干干净净,能换的东西全都要换了。如果想做到完全让人看不出来,配件的费用起码5位数起。

至于涉水、泡水之后的车辆的理赔问题,请参见今日二条。愿大雨天每个人都能安全回家。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