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丰田赛那加价为何引起轩然大波?

2021-11-08 16:45
车轱辘
关注

汽车在4S店销售的时候,经销商存在“加价”的行为对于丰田来说,已经成为其“传统保留科目”。熟悉丰田的消费者肯定已见怪不怪了,但是为何这次赛那的加价事件却在网络引起了轩然大波?

赛那加价的操作回顾

赛那正式上市公布官方指导价格之后,4S店经销商就有许多的销售方案出来,其实当初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理并没有太多的波澜,这不就是丰田4S店常见的操作吗?都已经持续好多年了,加价的甜头尝了这么久会轻易地吐出来?

丰田加价早已成为传统,为何却在赛那上引起轩然大波?

这次事件的爆点在我看来就是广汽丰田推出的“丰云行APP”上,赛那的订车页面中多了一排小字“成交价以您和经销商达成的协议为准”,而在全新第四代汉兰达的订车页面中是没有这行小字。

丰田加价早已成为传统,为何却在赛那上引起轩然大波?

丰田加价早已成为传统,为何却在赛那上引起轩然大波?

不仅如此在赛那和汉兰达的支付页面中,赛那是意向金,意向金可随时退,而汉兰达的支付页面则是排产定,按照下定顺序排产,定金不可退。

丰田加价早已成为传统,为何却在赛那上引起轩然大波?

这两点在广丰的“丰云行”APP上的小细节不同,确实会让许多消费者认为这是官方在玩文字游戏,明摆着默认加价、给经销商提供各种操作空间。比如意向金和定金的差距就非常大,毕竟网上下了定金,说明合同成立,再去店里就无法再加价。当然编辑在写稿的时候,现在“丰云行”APP上所有的车型都加上了“成交价以您和经销商达成的协议为准”。

加价可以说是市场行为

赛那的销售模式客观来说,本就不是直销直营模式,分销模式不可以控制转售价格,厂商只能决定市场指导价,否则就是垄断。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但是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一旦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一般都会造成价格上涨,卖方从中能获取更高的产品利润。不过有一说一,通过“选装包”等方式加价,最后并没有加在发票金融上,有没有依法纳税那就不得而知了。

丰田加价早已成为传统,为何却在赛那上引起轩然大波?

除客观因素之外,我还们需要明白丰田在某些中国消费者心理是有“信仰”加成存在。我们可以说卖加价车可耻,但是买加价车的人自豪啊,埃尔法加价40万元,还有这么多人买为什么?是产品力非常牛逼吗?不就是虚荣心在作祟,买丰田车不加价,那就对不起高贵的身份。

闹得沸沸扬扬在于丰田官方变脸太快

为何这次加价事件会闹得如此沸沸扬扬,最大的原因还是丰田的脸变得太快。曾经推广“丰云行”APP的时候,最大的宣传就是打击“加价”,通过APP选择购买的车型版本配置,就可以看到所在的经销商的可售车辆数和预计生产日期。这套系统完全可以做到“便捷、公平、安心、透明”的一站式数字化购车服务,即使想加价也加不了。

丰田加价早已成为传统,为何却在赛那上引起轩然大波?

然而,大家却发现事与愿违,与当初的官方宣传承诺毫不相干,完全违背了当初大张旗鼓宣传做出的公平、透明的承诺。这样完全就是牺牲品牌信誉度的表现毫不诚实,甚至说欺骗消费者也不为过,这确实不是大厂该有的操作,该喷。

写在最后

赛那目前的疯狂加价,但是广丰其他车型的销量却下滑严重。广汽丰田8月份销量仅42819辆,同比下滑36.09%,9月份销量48300辆,同比大跌40.37%,近段时间的销量表现明显呈现出下滑态势。对于这种出尔反尔的车企,编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将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