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315晚会没提新能源汽车,真的是因为行业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吗?

2022-03-16 17:16
电科技
关注

2021年对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称得上丰收的一年。根据工信部统计,去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352.1万辆,同比增长160%,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进入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也继续逐步升高。

这都表明,如今新能源汽车仍处在风口期,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些“副产品”,比如激增的投诉数量。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1年全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况的通告》,去年全年国内共实施新能源汽车召回59次,和去年相比增长31.1%;涉及召回新能源汽车83万辆,和去年相比上涨75.9%。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发布了2021年投诉受理情况统计,汽车及机车零部件的投诉数量高居第三位,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20%。消费者协会也表示,这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有不小的关系。另外在消费者协会公开的“2021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特斯拉车主车顶维权一案的社会影响力指数也高居首位。

2021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png

安全成车主最大心病,品牌方态度令人寒心

在一系列投诉中,最值得车主担心的自然就是安全问题,而更让消费者感到愤怒和不安的是部分品牌在事后处理的态度。

闹得沸沸扬扬的特斯拉车主车顶维权事件,其原因就是因为刹车的失灵。更严重的是,特斯拉在2021年内还发生了多起自燃事件,并造成了人员伤亡。

针对“刹车失灵”事件,特斯拉始终没有向车主提供事发时的完整后台行车数据,而是对外界公开了一份完全由自己统计的事故发生前30分钟的数据,表示车辆在30分钟内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的纪录。随后,特斯拉还向维权车主发起了索赔,其高管还声称“要加强消费者的教育”,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针对多起起火事故,特斯拉泽普便选择了“冷处理”,拒绝正面回应电池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这种处理问题的态度也让特斯拉的口碑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部分国产品牌也发生了安全事故。去年7月底到8月中旬,短短15天内有两位蔚来车主遭遇事故不幸离世,其中一起事故疑似于电池自燃有关,另一起则是在开启辅助领航功能时发生了意外。另一家大规模发生安全事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是威马。去年12月,4天之内连续发生了3起威马汽车自燃事故,今年1月底又发生了一次。

威马汽车在面对自燃事故时的处理态度也无法让消费者满意。事后,消防机构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中认定此事是“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威马方面却坚持认为这是碰撞所致。而根据车主回忆,事发当天并未发生任何碰撞。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者,各大品牌在面对安全事故时原本责无旁贷,但目前看来,很多品牌普遍选择了“甩锅”以及“冷处理”的应对方式。长期来看,这对于消费者信心的树立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举证困难影响车主维权

除了安全方面的问题,新能源汽车还普遍存在“暗病”,而举证的困难更是让消费者的维权举步维艰。

去年年底,一位购买了长城欧拉好猫的车主无意中发现,自己购买的汽车使用的并非官方宣传的“高通8核芯片”,而是英特尔在四年前推出的一款4核芯片。事后,欧拉在官方声明中还试图转移焦点,认为有人“煽动车主情绪”。随后央视出手曝光,才让欧拉被迫放低姿态,致歉并对用户进行补偿。

在这个案例中,车主碰巧对于汽车技术有一定了解,因此才能顺利维权。但并不是所有的车主都有这样的专业能力,对于他们来说,维权则要困难得多。

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一直是影响车主购买决策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官方标注的续航里程往往会和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这也会对消费者造成很大的干扰。

今年1月,有173名消费者联名向威马汽车发出了律师函,表示汽车存在“锁电”问题,汽车标称续航里程为400公里,但实际续航里程只有180公里上下。近日,还有不少小鹏P7的车主反映,自己的车在经过了OTA升级之后续航里程有了大约10%的缩水,因此怀疑官方存在“锁电”行为。

类似的事件在其他品牌上也有发生,但车主的维权难度普遍较大。首先,车主的一面之词很难作为证据,因此必须到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但这类机构往往也只能得出一个“可能存在认为调整电量”的结论,可信性存疑。其次,即便确定了汽车存在续航里程缩水的事实,但汽车品牌宣传时标注的里程往往是 “最理想情况”下测试得出的,但车主在实际驾驶时会受到载重、气温、电池保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虚假宣传”的界定更为困难。

风口之上,更需展现责任心

如今,智能汽车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风口之上,汽车的功能也越来越智能化、网络化,供应链的延长和变化势必会带来新的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难免有所滞后。但是无论如何,车企都应该主动承担责任。

在安全方面,汽车企业自然责无旁贷,在行驶、数据、网络、数据等层面都应做好相应的保障措施,让消费者开得放心。在宣传时,车企也理应全面、真实地告知相关情况,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明确划分双方权责,让消费者买得舒心。而在面对事故时,车企更应该用于面对,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是通过拖延、推卸乃至恐吓的方式处理,从而真正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对于车企来说,这一条条的投诉既是教训和损失,更是经验和财富。新能源汽车是风口,一大批企业也顺势起飞,但风总有停的那一天,只有那些能够真正积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车企,才能够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中长久地安身立命。

来源:电科技 袁创

       原文标题 : 315晚会没提新能源汽车,真的是因为行业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吗?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