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什么都做”的比亚迪,到底缺什么?

前序思考:1、特斯拉背后的三股力量2、智能电车格局终级思考3、从智能手机看智能电车

比亚迪的对标是谁?

从电动车视角看,比亚迪对标的是特斯拉

从消费电子视角看,比亚迪对标的是富士康

从电池视角看,比亚迪对标的是LG电池

从半导体视角看,比亚迪对标的是英飞凌

比亚迪看似庞杂的业务背后,到底是怎么样的逻辑?

很明显,比亚迪的业务布局都围绕着电动化这个核心,涵盖了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整车制造 + 电池制造 + 电控芯片制造 + 电机。

看似“什么都做”的比亚迪,到底缺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智能手机

比亚迪其实对标的是在智能手机领域硬件IDM一体化的三星。

我们将智能手机分为三类厂商:

1、三星电子:硬件垂直一体化

2、苹果:软件垂直一体化

3、华米OV:生态横向一体化

1)三星:半导体硬件全链路一体化:三星电子的DRAM、NAND、OLED显示均是全球第一,摄像头芯片全球第二、7/5/3nm晶圆代工全球第二

并且三星自建代工厂、电池厂、运营商设备及芯片,实现了真正的硬件IDM。但是三星的操作系统及其内容生态来自于谷歌主导的Android。

2)苹果:软件OS+AP芯片一体化,虽然半导体部件大多来自于三星,但是苹果建立了从iOS到MacOS,操作系统到系统级的编译环境。

甚至到APP Store、音乐视频娱乐等全链条软件-内容生态,这是苹果最强的护城河,但是苹果的代工来自于富士康,芯片制造来自于三星和台积电。

华米OV:方案集成但生态一体化,华米OV的硬件都来自于三星、台积电等,OS都来自于谷歌,但小米开创了横向软硬件协同IOT生态的全新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那比亚迪还缺什么?

比亚迪缺一套智能电车时代的"操作系统",但是这个“操作系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软件,

而是一套集成了算法OS + 算力 + 通信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套件。类似于三星手机搭载的Android + ARM的SoC + 高通的BP。

由此得出两个结论:

一、比亚迪缺“智能化”

比亚迪在智能化的布局有三条路:

1、参考特斯拉,完全自研算法操作系统 + 算力芯片 + AI算法训练,但很明显,走三星硬件IDM路线的比亚迪,智能化并不是强项,外部合作应是最优选择。

2、外购英伟达ORIN等外部智能化解决方案,英伟达作为智能电车时代的MTK,提供了类似于Turnkey解决方案,将占据智能驾驶时代相当份额。

3、与华为智能驾驶合作:集成华为,这是与比亚迪合作互补短板的最佳解决方案。

华为HI作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互联的全球龙头,已经与多家车厂合作量产车型,实现其HUAWEI INSIDE,被集成,从而赋能国产电动车的智能化,提供了三大解决方案:

1)华为完善且适配座舱场景的鸿蒙HarmonyOS智能座舱HOS

2)华为全球领先的高阶ADS无人驾驶平台MDC+AOS操作系统

3)华为的智能车控VOS+车云协同+4D激光雷达+八爪鱼自动驾驶平台

但是除了智能化还不够,还缺一个底层的支撑:国产化。

二、电动智能化的背后,是国产化。

我们的智能电车研究框架的三个层次:

1、智能化,这是前台,无人驾驶是智能电车的最终形态。

2、电动化,这是中台,比亚迪是电动化的垂直一体化龙头。

3、国产化,这是后台。支撑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根技术。

在中美新格局下,无论是电动化芯片(IGBT、MOSFET、MCU、PMIC、碳化硅),还是智能化芯片(SoC、DRAM/NAND、射频、CPU、CPU、FPGA)都受制于由美系设备控制的晶圆厂。

强如海思的fabless也因为失去代工权而陨落,晶圆厂的国产化是目前智能/电动化的命门,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是实现国产晶圆厂的基础。再高的大厦也需要国产化的地基。

推荐关注智能电车领域的“新三化”:

智能化:德赛西威、经纬恒润、中科创达、华阳集团、复旦微电、安路科技、长光华芯、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北京君正、富瀚微、国芯科技、小米集团、芯原股份、伯特利、移远通信、舜宇光学

电动化:斯达半导、士兰微、闻泰科技、时代电气、比亚迪半导体、东微半导、华虹半导体、中颖电子、雅创电子、纳芯微、扬杰科技、宏微科技、思瑞浦、华润微、新洁能、三安光电、山东天岳

国产化:北方华创、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盛美上海、中微公司、芯源微、芯碁微装、精测电子、立昂微、沪硅产业、中环股份、雅克科技、鼎龙股份、华峰测控、万业企业、华懋科技、江化微、江丰、有研新材、晶瑞、安集科技

风险提示:

国产化进度不达预期

电动车销量不达预期

智能化普及不达预期

半导体缺芯或超预期

       原文标题 : 比亚迪缺什么?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