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盈利能力波动不影响造车投入
盈利能力波动不影响造车投入
大环境不好,“押上所有荣誉和战绩”造车的雷军却需要持续不断地进入投入。造车是个烧钱的业务。在2021年3月,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成立全资子公司,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车未成型,粮草先行,今年第二季度,小米的研发开支为38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31亿元增加了22.8%,主要是由与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研发开支增加所致。
此外,财报还透露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组建超过500人的研发精英团队,并制定了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布局战略。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规划研发相关投入为33亿元。
雷军如此大手笔地在汽车业务上花钱,业界对于小米的忧虑不无道理。相对手机业务来说,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业务都属于回报周期较长的行业。何况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上,已经挤满了竞争对手。特斯拉、蔚来、小鹏和理想已站稳脚跟,阿里、华为、百度也抢跑一步。特斯拉创立后的第17年,才实现盈利。百度公司投入自动驾驶和造车事业已近10年,2022年第一季度的核心研发费用为51.34亿元人民币,如今还在路测准入等政策夹缝中尝试量产落地和商业运营。
从2020年8月雷军官宣造车至今,才过去了500多天。相比而言,小米已经失去了先发优势。不管是自动驾驶还是新能源车,刚刚启程的小米汽车未来还有很长的投入期。
当手机支柱业务的盈利能力受影响,而新业务需要烧钱的时候,小米是否有能力有效地维持财务健康,熬过寒冬?现实来看,何时能够把现在的投入转换成收益,迅速恢复造血能力,关乎小米的生存。
不过,手里有粮,小米并不慌。小米的底气来自充裕的现金储备。小米对《华尔街科技眼》表示,自从2021年3月宣布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以来,小米的现金资源总额一直维持在1000亿人民币左右。这1000亿的现金储备,可以应对行业寒冬和环境变化。
“我们不会因为盈利能力的短期波动,就减少对新业务的投入。汽车是一个百年赛道,电动车才刚起步。”小米称。
作为汽车赛道的后来者,心急吃不了互联网造车的热豆腐。
小米对《华尔街科技眼》表示,小米在互联网业内对制造业的理解和实践都处于领先水平,拥有业内最丰富的软硬件经验。另外,小米拥有业内规模最大、品类最丰富、活跃度最高的成熟智能生态,有大量的关键技术积累可以复用。更重要的是,既往的经验让小米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产业链布局模式。截至目前,小米已投资了十余家自动驾驶领域上下游企业,涉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核心传感器、核心执行器以及域控制器等方向。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5月16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5月22日立即预约>>> 宾采尔激光焊接领域一站式应用方案在线研讨会
-
8 深蓝,被斩断退路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