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降价,最受伤的并非国内电动汽车新势力
02
特斯拉降价,最受伤的并非电动汽车新势能
从根本上来看,特斯拉降价举措索要“防御”的目标,当然主要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内新能源车企。例如,近期屡屡成为全球新经济焦点的比亚迪,上半年共销售了64万辆新能源车。其中大部分都是定价在20万至30万元左右、甚至10余万元的中低端车型。然而,正是凭借这些中低价车型的大卖,比亚迪在半年内获得了超30亿元利润,同比大增两倍以上,总额比去年全年都高。显然,抓住中低端主流销量的策略,让比亚迪获得了巨大的增长动能,让特斯拉备感压力。因此,通过价格下探来扩大用户规模,与比亚迪在20万至30万之间的价格档位形成抗衡均势,对特斯拉实现保销量、维持市场地位的目标非常重要。
不过,对特斯拉降价举措感到最紧张的,却并非新势力车企,而是以燃油车为主要产品的传统厂商。在新能源车全线崛起之前,大众、丰田等跨国传统车企,以及他们在国内培养的各种合资品牌,几乎垄断了乘用车市场。然而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动、混动车型正在快速蚕食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我国电动车的市场渗透率在8月份已经高达28%,也就是说在卖出的每10辆汽车中,已经有接近3辆是电动车了。电动车渗透率高歌猛进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传统车企燃油车市场的快速萎缩。而特斯拉的全系降价,相当于主动离开原本在中高端的舒适区间,开始下探中端市场进行搏杀。这样,传统车企在销量最大的中低端市场,也将迎来又一个强悍的对手,前景不容乐观。
实际上,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可以理解为对传统车企产品的替代。而在这个过程中,“受伤”最重的传统车企就是来自日本的丰田、本田等几个大品牌。众所周知,新能源车大获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其较低的使用成本,在近年来油价不断上涨的大环境下,对更多用户形成强大吸引力。巧合的是,日本车企也正是在上世纪7、80年代期间,在油价大涨的全球局势下,凭借更省油的设计而行销世界的。而如今不断推出市场的各种电动、混动车型,等于是用更强的成本节省效应,在与日系车企争夺“饭碗”。
日系车企的不利处境,从近期的市场数据中可清晰看出:据日本八大车企发布的2022上半年数据显示,日本车企在产量方面同比去年减少了6%。具体数据显示,上半年日本汽车三巨头丰田、日产、本田均遭遇到产量、销量的双双下降。其中日产与本田产量分别下降了14.4%与10.2%,销量则下降了23.9%及19.5%,另一厂商马自达的产量更是下降了18.3%。在燃油车型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日系车企也加紧研发电动车款,试图追上被中、美车企拉下的差距。例如在上半年,本田以东风本田为平台推出了e:NS1、并通过广汽本田推出了e:NP1;而日产也拿出了首款纯电SUV—Ariya;丰田的bZ4X也经上市。然而在国产新能源新势力集体崛起的竞争压力下,这些电动车款都没有取得太好的业绩。而特斯拉全系降价、下探中端市场后,日系车企新能源车型本来就不顺利的市场之路,无疑又要遇到新的障碍。
面对价格下探的特斯拉产品,日系新能源就连以低价争夺市场、从而站稳脚跟的路径都已经被堵死,未来的路更不好走。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