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百亿美元投资!苹果造车:放弃信仰、回归平凡
03
“平凡”的苹果汽车,是否还值得期待?
“实际上,过去几个月,泰坦项目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彭博社报道显示,苹果高管们正不得不面对现实,即:在当前技术下,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无法实现。
如果一切如彭博社所言,苹果目前已经确定了技术路径和最终形态:一辆"略显平凡"的智能汽车。
显然,在无论是技术,还是政策层面,完全无人驾驶都无法落地的当下,苹果或许应该选择更现实的方式,以实现项目落地,资金回流。
而这,也是更多车企的选择。
就在今年10月底,福特刚刚宣布关闭自动驾驶公司Argo,将更多精力放在L2+,以及L3级智能汽车量产车上。
彼时,福特CEO Jim Farley称,对L4级自动驾驶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但实现大规模盈利的全自动驾驶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还需要5年。
通用方面,尽管旗下Cruise被认为是L4级以上自动驾驶技术的拥趸者,但实际上其也承担着为通用汽车打造Ultra Cruise智驾系统的任务,后者目前看来更具优先级。
若苹果也选择从L2+入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味着自动驾驶跨越式路径的全线溃败,至少从车企端角度看是如此。而这一定程度也预示着,行业对于全无人驾驶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时间远慢于预期。
Δ 苹果曾考虑类似Canoo的Lifestyle Vehicle的设计
当然,对于苹果来说,一旦下定决心,落地不会是很难的事情。
一方面,苹果整车制造专利储备丰富。根据Patently Apple的统计数据,截止2021年,苹果智能汽车相关专利已超过200项,专利内容覆盖自动驾驶相关的传感器、激光雷达、投影仪系统,以及底盘和车身相关的悬挂系统、照明系统、车身、转向系统等。
另一方面,苹果供应链纷纷布局汽车领域。苹果核心供应链中富士康、立讯精密等公司均入局汽车领域,或为苹果汽车上市在做准备。
与此同时,苹果还有强大的生态壁垒。此前在手机端,苹果将自研芯片、硬件产品、iOS操作系统、Appstore、各类API接口和IAP等打包成一个iOS生态系统。用户在购买苹果手机时,不仅仅购买了手机硬件,更是将苹果iOS生态收入囊中。封闭的iOS生态给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体验,也成为iPhone的核心竞争力。在汽车端,苹果也有望复制“成功”。
不过,在2026年时间点,一辆"只支持高速公路上全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汽车,对于用户来说会有多大的吸引力?哪怕它来自曾经创造过很多惊喜的伟大公司——苹果。
原文标题 : 苹果造车:放弃信仰、回归平凡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