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22中国车企全球化十大年度事件:千帆竞渡,奋楫者先

image.png

对谋求全球布局的中国汽车企业来说,2022年的这段路途可谓“荆棘丛生”。一方面,地缘冲突及衍生能源危机复杂而长期化;另一方面,全球通货膨胀保持高位所引发的连锁效应,正加快“印太经济框架”、“芯片四方联盟”等贸易保护壁垒机制的成型。由此,《汽车纵横》梳理出2022中国车企全球化十大年度事件,以见微知著。

1

直入欧洲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正在深入参与全球化自由贸易。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1-11月,我国汽车累计出口量为278.5万辆,同比增长55.3%。其中,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59.3万辆,同比增长1倍,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去”的一大推动力。市场层面,欧洲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新增出口地区,并已出现成规模的出口事件,2022年9月,仅上汽名爵便发运一万辆MG MULAN车型出口欧洲市场。与此同期,比亚迪元PLUS、汉、唐三款车型在多国市场开启预售。几何、岚图等多个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也着手正式进军欧洲市场。

纵横快评

进入电动化、智能化时代,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市场、规模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先发功底。而进入快速出口阶段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除标志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新突破外,也带动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进程。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欧洲国家实行的新能源购车补贴,以及对燃油车增收额外污染税和降低新能源汽车进口关税政策,是使其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新增大区的主要因素。此外,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突破也与其适时执行的本地化决策有一定关联。在销售端,蔚来、领克等出海欧洲的市场模式均采取订阅形式。

2

产品“曲线”出海

除直接出口方式,中国汽车品牌还采用“曲线”形式向低占有率市场开拓。例如,吉利将出口星越L车型KD件到韩国,在当地组装、销售。雷诺在韩合资企业雷诺三星计划使用该款车型主打紧凑型SUV市场。五菱和宝骏的部分车型借助通用雪佛兰身份,凭借出色性价比优势,在东南亚和南美市场也获得较高关注。与此同时,由于市场规模效应,中国亦成为转型中的各跨国车企旗下新能源产品的出口基地,继国产特斯拉、宝马出口国际市场后,大众也有将国产西亚特出口欧洲的计划。

纵横快评

海外品牌与自主品牌的换标合作,短期内是用销售渠道与技术、产品进行价值交换。不过,当这些换标车型在海外逐渐获得认可之后,随着销售渠道的逐渐扩张,以及中国制造基地的作用逐渐显现,对于自主品牌的号召力提升,同样会起到日积月累的积极作用。

3

中国标准输出海外

随着中国汽车技术日益走向成熟,中国汽车产品标准正在向海外输出,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例如,吉利控股集团将其模块化电动汽车平台瀚海SEA平台授权给波兰IZERA使用,助力该制造商向电气化方向转型。除授权外,吉利控股还将成为IZERA品牌系列车型的技术合作伙伴。此外,俄罗斯“莫斯科人”汽车品牌的复活,也采用了部分江淮新车型JS4以及Sehol E40X系列电动车的技术作为开发基底。

纵横快评

对于产品技术标准的输出,从中长期看可以为中国汽车品牌巩固更多先发优势,特别是在尚处于导入阶段的新兴市场,同时也有利相关中国车企在超充、高压技术、换电等后续标准制定过程获得话语权,充分参与当地新能源汽车标准制定。此外,长期看此举也有利于拉动零部件产业出海。

4

生态出海拓宽路数

对于中国品牌而言,全球化尚没有固定模式,出海之路也没有现成的参考。如今,单一出海模式正产生变化,建立全球研发体系,在各地区建立工厂、子公司,全身心地投入到不同市场的用户习惯、销售模式、市场环境的研究,以整体生态介入区域市场正在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的新开拓思路。例如,长城汽车在泰国市场不仅在布局电动汽车生产,还加快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和基础设施,以保持其作为当地领先电动汽车品牌的地位。同时,长城汽车以此构建本土化生态,不断加大泰国等海外市场的用户运营,以提升品牌认知度及影响力。奇瑞汽车则进行诸多面向海外区域市场、法规和消费者需求的适应性开发,建立全球研发体系、海外工厂、服务网络和海外专利的复合网络。

纵横快评

中国汽车“走出去”,不仅是要将汽车产品卖出去,更要将汽车产业完成全球化布局。在融入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收获销量上提升的数字只是开始。从研发全球化、服务全球化以及生产能力全球化,再到综合的海外发展生态逐渐成型,中国汽车品牌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正持续扩大。

5

汽车出海物流又有新选择

对于跨国汽车公司来说,拥有自己的物流和运输公司也是拓展销售市场的重要一步。例如丰田有自己的航运公司丰田福士航运;现代集团旗下有现代格洛维斯,日产不仅有自己的汽车运输公司NMCC,还有自己的码头。如今,随着中国汽车出海进程的快速发展,船运业务正成为中国各品牌发展的新需求。比亚迪已与招商工业签署4艘9400车位双燃料汽车滚装船(PCTC)订单,其经营范围也新增国际船舶管理业务。此外,上汽集团除通过其子公司上汽安吉物流运营自有船队外,2022年也下单两艘7600车位的汽车滚装船,以补充运力。在船运之外,由于新能源整车的铁路运输限制全面放开,被誉为“一带一路”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凭借时效强、成本低、排放少等优势,同样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新选择。

纵横快评

中国汽车企业纷纷下单订造汽车滚装船,客观上是受汽车出口量增加以及海运成本高涨等因素影响。但随着中国汽车“走出去”的脚步越来越远,中国制造汽车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中国汽车出口“一舱难求”的现象逐步突出。为缓解运力缺口,中国企业自主运营的汽车滚装航线也越来越多。同时,海运难的情况下也间接加快了陆路运输快捷通道的兴起,为更好地满足海外客户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提供有利条件。

6

巴黎车展成中国车新“主场”

2022年10月18日,法国巴黎车展正式开幕。作为全球五大展会之一,本届展会登台唱戏的品牌、产品则较4年前有了更多变化。主场作战的法国车企雷诺集团旗下雷诺、达契亚品牌,Stellantis集团旗下标致、DS等法系品牌悉数参展。除法系品牌外,中国汽车品牌则是撑起本届巴黎车展的“支柱”。比亚迪带来了汉、唐、海豹、ATTO 3(元PLUS)等核心产品,长城汽车则由欧拉好猫、闪电猫、WEY派Coffee 01(摩卡PHEV)等新车领衔,新势力品牌零跑旗下C11、T03,小康集团旗下赛力斯SF5等车型也高调出现在了欧洲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品牌共有14款车型亮相巴黎车展。欧洲气候组织“运输与环境”表示,如果欧洲汽车行业不能足够快地完成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它将失去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给外国制造商。

纵横快评

通过本届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展现出越来越新颖、可靠的新能源产品与技术。而在巴黎车展历史上,中国品牌的亮相并不多,像2022年这般多品牌、多车型地走出国门,拥抱欧洲市场,也是前所未有。显然,走向具有百年汽车底蕴的欧洲市场,拔升品牌形象,正在成为中国车企们的新方向。

7

动力电池企业在海外建厂布局

在中国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之际,随着电池产能加速落地,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正在争相加速出海。2022年10月19日,宝马集团宣布将采购远景动力生产的下一代锂离子电芯,用于未来在美国斯帕坦堡工厂生产的下一代电动车型。远景动力则表示将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新建工厂以生产这些电芯。此前稍早,中创新航也宣布计划在葡萄牙购入土地使用权,建设零碳电池工厂。到12月,国轩高科表示,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国轩和NuovoPlus Company Limited签署《合资协议》,双方拟在泰国共同出资设立一家合资公司建设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基地;而蜂巢能源也宣布在德国建设电芯工厂。

纵横快评

从当前技术看,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与国外动力电池巨头差距并不大,同时还具备锂电产业链的竞争力优势。而在“碳中和”战略下,新能源事业发展的大潮流是不变的,最终都需依靠技术,依靠成本等综合实力来赢得绿色竞赛,获得长足发展。动力电池厂商的行动同样增强了国内汽车制造业对于中国在电动汽车生产方面占据优势的希望,并将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走向全球的努力中发挥先锋作用。

8

中国车企紧抓俄市场新机遇

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德、法、日、韩等国汽车品牌纷纷宣布离开或转让在俄业务,俄罗斯汽车市场进入到前所未有的“空窗”状态。而在这些汽车品牌相继停止生产和出口同时,由于俄罗斯汽车本地化水平因素,约70%-80%的乘用车零部件依赖进口,零部件的封锁和停滞也使得部分主机厂无法进行有效生产。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正在加速推动进口替代,并积极将贸易合作方向“转向东方”。中国品牌部分抵消了西方公司退出造成的影响,包括奇瑞、哈弗、吉利、星途等正在该国市场收到热捧,并有望在俄罗斯获得更多红利。而对于2022年俄罗斯汽车行业的最终销量,一位行业负责人称,当年新车销量将自有记录以来首次跌至100万辆以下。在经济形势保持不变的前提下,2023年俄罗斯汽车销量可能会恢复到80万辆规模,中国汽车生产商可能会占俄罗斯汽车销量的35%左右。

纵横快评

俄罗斯汽车市场结构的急剧变化,以及中、俄保持的稳定经贸联系,切实给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带来了特殊发展机遇。机会已呈现在面前,但中国品牌汽车的短板也很明显,由于德系、日系在俄罗斯市场布局早,品牌认知度比较高,长期占据市场销量榜前列,中国品牌汽车想要短期内获得消费者高度认可还有一定难度,这也是中国车企在此市场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9

比亚迪“逆袭”日本市场

2022年7月21日,比亚迪官宣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首批投放的3款车型分别是ATTO 3、DOPLHIN和SEAL,分别对应国内车型元PLUS、海豚、海豹。按照日本本土消费者的购车喜好来看,大多人都更偏向于尺寸偏小或紧凑级车型,再加上在日本不存在小型车“限行”的规定,相反政府对小排量汽车还采取扶植态度。比亚迪这些车型非常符合当地市场行情,算是投其所好的明智之举。

纵横快评

此番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与丰田、本田等传统日本车企一起同台竞争。或许在外界看来似乎论资历、品牌影响力甚至技术和制造水平,比亚迪或许都不是对手。但这种“效应”在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下已经日渐甚微。不过对比亚迪等中国车企来说,向日本这样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去展示“中国制造”的水平,也能坦然面对外界对中国汽车产品质量检验的挑战,如果能够取得不错的销量成绩,势必会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对比亚迪乃至中国汽车品牌刮目相看。

10

汽车出口均价普涨

单车利润方面,中国车企新能源产品普遍选择涨价出海,目前,中国车企在海外定价普遍高于国内30-50%之间。不同于在国内以性价比作为产品核心优势的定价策略,中国新能源产品出海后更多采用市场定价的方法并与同类别、同级别的车型进行类比,来制定自己的定价。与此同时,再叠加出口的新能源车型享受部分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令新能源车出口利润大幅高于国内。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汽车出口均价为1.8万美元,相较去年同期的1.6万美元,均价小幅提升。其中,2022年11月中国汽车出口均价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万元),单价创下历史高位。与此同时,我国出口二手车的平均单价也在大幅提高。

纵横快评

涨价出海叠加税收优惠,令国产新能源车海外销售利润可观。一方面是整车出口市场结构的转变,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较强的优势充分体现,出口欧洲发达国家市场取得巨大突破,对印度、孟加拉、菲律宾等区域市场的出口走势分化。同时,均价提升也反映出出口车型方面已从过去的低端车转向中高端车,并逐渐向全球型产品转变。

       原文标题 : 2022中国车企全球化十大年度事件:千帆竞渡,奋楫者先 | 解锁2022:汽车行业10个十大年度盘点(九)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