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黑、价格战,2023车市的危机与变局
淘汰洗牌,价格战不是坏事
实际上在汽车行业,每隔几年就会掀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价格战,总结规律下来,价格战打响之际,一定是行业下行和寒冬出现的时候。就像2018年左右,由残酷的SUV市场竞争带来的价格战一样,之后则是车市连续三年负增长趋势。
那一波价格战之后,不少弱势自主品牌,特别是以SUV起家的自主品牌遭受重创,结束了SUV市场乱序与乱象,推动SUV朝着更加品质和精品化方向发展。
其实,价格战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市场销售工具,早已在各个行业被广泛使用。或许行业之内的人都不喜欢价格战的出现,但不得不明确一个观点,价格战的出现,不仅利好消费者购买到更加实惠的产品,同时对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次积极的修正作用。
作为一种实现战略目标的阶段性战术,价格战正确的底层逻辑是快速积累一批用户,完成积累后再进入差异化竞争,其重点是品牌基盘的再次积累,以及背后客户需求的深度开发。从这个层面来看,价格战应该是一种能够有效促进市场活力的竞争手段,而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市场扰乱行为。
就特斯拉来看,价格战的效果是明显的。根据特斯拉的数据统计,在全球降价后,1月份的订单大约翻了一番。同时马斯克预计特斯拉2023年的交付量有可能达到200万辆。
然而价格战席卷,对于车企来说可能就五味杂陈了。利润低薄、处于长期亏损的小规模新能源企业,在价格战之下首先会受到冲击,比如威马、爱驰、天际等,今年不破产就会走在破产的边缘。
还有一些处在亏损之中的新能源车企,如果价格战不能快速停歇,那这种亏损将进一步扩大,新势力和新能源车企的日子会愈加艰难。如果家底不够厚,不排除发生资金危机的可能。所以价格战带去了行业的洗牌和清退,将把中国的新能源行业推向更有发展潜力和韧劲的道路。
祸兮福兮所伏,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比如淘汰一批新能源和新势力车企,传统车企的转型将会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所以,价格战之下的机会,自然属于比亚迪、埃安、吉利、长安们这样具备雄厚实力的企业。同样合资品牌们通过技术改进和追赶,借市场洗牌之机,以及更加成熟、理性的新能源消费者的到来,大众、丰田们宏伟的新能源计划,同样也充满了前景和希望。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价格战实际上也是车企实力的试金石,竞争才是产品回归良性的最好手段。残酷的价格战不得不逼迫车企从技术上入手,研发创新,打破和颠覆常规,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壁垒,提升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在1月份中汽协的发布会上,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如果一季度汽车销量下滑比较严重,相关部门会考虑政策的延续。特别是疫情放开之后,百废待兴,全国两会召开之后,势必会制定强劲的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经济起来了,车市需求自然也会变得更加旺盛。
其实每家车企对今年车市都有一个一致的判断,那就是和去年的市场表现持平,或有略微下降。但是从春节后各家企业发布的内部公开信来讲,虽然传递了外部环境的恶劣,但企业内部都在思考如何提升效率,降低内耗,个个都干劲儿十足。
毕竟忧心忡忡和负面情绪,对行业发展并没有什么作用。还是那句老话,信心比黄金重要,中国车市,绝不允许躺平。
原文标题 : 开门黑、价格战,2023车市的危机与变局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4月30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5月16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5月21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全链智联,全域质控:电力与能源行业的质量升级之路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