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比亚迪喊话“在一起”,自主品牌竞合关系也要讲场景?

2023-08-14 17:25
车市睿见
关注

“挺正常的,就是个时间问题。”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后,车市睿见走访了王朝网和海洋网部分北京地区经销商,在与一线销售人员聊起这个话题时,他们的反应很淡定,“我们店一个月能卖400多台,一个从巴西回来的客户说汉在那儿卖的比国内贵多了。”

数据显示,比亚迪7月销售新能源汽车26.22万辆;今年累计销量151.78万辆,同比增长88.81%。从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到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销量“领头羊”

新能源汽车给了中国汽车一个换道超车的可能。

2023年是中国汽车的转折之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459.1万辆和45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和41.7%,市场占有率达29%。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汽车整车出口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1-7月,汽车出口总值3837.3亿元,增长118.5%,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首位,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

图片来源:比亚迪

行业数据的背后,是企业的市场表现。目前,比亚迪拥有王朝、海洋、腾势、仰望、方程豹五大品牌,其中,王朝与海洋两大系列是其销量的主力军。以7月销量为例,比亚迪7月王朝和海洋两大系列销量达到了24.99万辆,占比超95%以上。这主要得益于两大产品系列均有多款爆款车型,如比亚迪秦家族、宋家族、元家族,以及海洋系列中的海豚、海鸥等,几乎包揽了所在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

除此之外,更高级别的腾势、仰望、方程豹也在产品、品牌差异化等多个维度获得市场关注。比亚迪打造的新能源车乘用车产品矩阵,已覆盖轿车、SUV、MPV、硬派越野等多个细分市场。

凯睿赛驰咨询公司高级副总裁张越表示,全产业链布局使比亚迪能够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控制成本和质量。自主生产核心部件和关键零部件,如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有助于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减少供应链风险,垂直整合能力也让其占据了成本优势。同时,产业链能够根据下游市场反馈迅速调整,更好地管理产品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

谈及比亚迪近两年的销量爆发,张越认为是比亚迪在技术层面的厚积薄发到达了“临界点”。如今,比亚迪已占领部分新能源用户的心智,推出的刀片电池、DM混动技术深入人心,同时不断推出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技术加固“城墙”。

图片来源:比亚迪

长江证券的研究报告也分析称,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在技术与成本上取得了领先优势,有望在市场快速扩容之际抢占份额,并通过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打开销量与业绩成长空间。

▍更高格局的竞合关系

面对自主品牌不断扩容,比亚迪喊出了“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口号,发布会现场集结12款自主品牌车型也成为另一个焦点。中国品牌已做大新能源车蛋糕,如何继续做大、做强,“在一起”和竞争一个都不能少。

图片来源:比亚迪

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足够惨烈,淘汰赛一轮接着一轮,没有上到新牌桌的品牌不少,威马、爱驰、天际等新势力车企之外,老牌车企中的雷诺、三菱、讴歌等也在名单上。

相比于跨国品牌,自主品牌间的竞争更为直接。无论产品还是技术,不断升级是在极度内卷下达成的,车企间的角力已经不是暗流涌动。长城汽车的CTO王远力就公开表示“我们必须直面竞争的现实……”

图片来源:比亚迪

当前,几乎所有传统自主品牌都已涌入插混和纯电动赛道,且加速布局核心零部件产业。站在行业视角,自主品牌事实上一直处在一种相互竞合的关系之中。

正如比亚迪500万辆下线直播时的一条评论:消费者不怕车企竞争,怕的是因恶性竞争拖垮产业发展步伐,怕企业之间相互隐瞒降低行业标准,还怕车企形成价格同盟伤害消费者利益。

张越也对该观点表示认可:“只有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好处的‘在一起’才有意义,无论产品还是技术,不断升级是在不断竞争和内卷下才能达成的,车企之间更应该处在一种健康的竞合关系。同时自主车企应把‘在一起’的目标放在海外,共同将海外蛋糕做大,打造出属于中国的品牌效应”。

       原文标题 : 比亚迪喊话“在一起”,自主品牌竞合关系也要讲场景?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