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锁喉欧洲汽车制造业
导语
Introduction
特斯拉的停产,很可能只是个开始。
作者丨林登万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靳鹏辉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1日晚,北京时间1月12日上午,有媒体报道称:根据特斯拉内部消息,其位于德国柏林格伦海德的超级工厂,将自本月29日起停止大部分产线的生产工作。本次停产,计划将持续至2月11日。
特斯拉在随后发出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之所以会被迫停止在德国境内的汽车生产业务,完全是因为“红海的武装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主要物流线自苏伊士运河向好望角的转移,所导致的供应周期改变——这些都对柏林格伦海德工厂的生产工作构成了显著的影响。”
始于今年10月7日,由伊斯兰抵抗运动(简称“哈马斯”)发起的“阿克萨洪水”行动,曾经震惊整个世界。而现在,由此引起的震动,正在自国家政治层面向着全球经济层面进行传导。
欧洲的汽车产业,正首当其冲。
这并非近年来,苏伊士运河这条全球航运主动脉的,首次危机。
2021年3月23日,运载能力2万标箱的中国台湾长荣海运集团所属集装箱船“长赐”号,在通过苏伊士运河期间,曾因机舱突发断电事故导致舵机失灵。失控后的船体打横,并一头撞向运河西岸。事故最终堵塞了大苦湖至南出口间的苏伊士运河通道。
紧急抢救工作,持续了约一周时间,直至3月29日“长赐”号摆正船体后成功浮起。运河被完全切断的近一周时间内,有超过450艘船舶的通航遭到延误,这还不包括那些选择绕道好望角的船只数量。
据不完全统计,如果不计算抢救费用的话,停航每天将造成运河所有方约1800万美元的通航费损失,约90亿美元的商品运输受到影响。整个断航期间,各种间接损失估计超过了800亿美元规模。
彼时,欧美国家正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后的首轮经济混乱时期。疫情期间各国为挽救经济而滥发的各种资金,正在多个国家掀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而“长赐”轮导致的危机,在当时无疑放大了各方所面临的困境,更加深了许多国家民众的痛苦。
在当时事故扫尾之后,负责管理运河的埃及曾郑重承诺,将加强对这条关系半个世界物资交流通道的管理与保护,确保类似的危机不再上演。
图|近地轨道俯瞰西奈半岛(图中央三角形陆地),其左侧陆狭处的河道便是苏伊士运河
为此,运河管理委员会当局计划在未来将河道继续加宽40米。同时还针对类似的事故,专门分河段配备了大功率拖轮,以备在过境船舶突发失控时能防患万一。
然而时隔两年又九个月之后,在俄乌冲突引起的欧洲经济紧缩大背景之下,一场更大的危机以任何安全措施都无法起效的形式,突然爆发了。
在遭到“阿克萨洪水”行动痛击之后,恼羞成怒的以色列政府启动了战争动员。10月27日傍晚,以色列国防军举数万兵力突入加沙地带,宣布对哈马斯发起全面清剿。
尽管阿盟早已碎片化,在军事上也无力与得到美国全力支持的以色列相抗衡,但哈马斯却得意外到了远在两千余公里之外,盘踞于阿拉伯半岛南部也门山区胡塞武装的全力支持。
在以军突入加沙后,除了不断向以色列境内方向发射长程攻击无人机,占据也门山地俯瞰红海与亚丁湾之间咽喉地带曼德海峡的胡塞武装,更威胁将切断以色列红海方向的全部对外航运。
11月19日,胡塞武装的突击队通过直升机机降的方式,在曼德海峡夺取了一艘名为“银河领袖”号(GalaxyLeader)汽车运输船。根据航运信息显示,该船隶属于一家名为Ray Car Carriers的企业,创始人为以色列籍亿万富豪亚伯拉罕·昂加尔。
图|去年11月19日,胡塞武装出动直升机以机降方式突袭并夺取了一艘隶属于以色列企业的汽车运输船
对“银河领袖”号的袭击绝非威胁的后果,而是后果的开始。
从11月下旬起,胡塞武装根据伊朗方面提供的情报,不断派遣无人机以及快艇,多方打击那些途经曼德海峡的以色列商船。甚至是不属于以色列所有,而只是为以色列港口运送货物的船只,亦不能幸免。
进入12月中旬,更是动用了弹道反舰导弹,击中了多艘运载货物,试图通过此地的以色列货船。
这些袭击的直接后果,便是自11月19日至12月15日,有多达55艘货轮放弃了原定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改为绕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2月15~19日,全球最大的五家集装箱运输公司——达飞轮船、赫伯罗特、马士基、地中海航运以及中远公司,宣布终止红海地区的航运服务,让所有可以改道的船只绕行好望角。
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航运危机,在巴以冲突的催化下,终于爆发。
自上世纪末经济开始加速全球化以后,欧洲以及美国等传统发达国家,均发生了不同规模的去工业化。在最近的30年间,全球制造业的中心逐渐东移,集中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
进入2010年代以后,来自中国的货物已成为了欧、美,乃至于日、韩等发达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
不仅是各类生活日用品,初级工业品,各类高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机电设备、各种子系统等中间制品,也正依赖于进入红海,穿越苏伊士运河的贸易线,从中国运至欧洲客户那里。
供应链的两端距离如此遥远,那么中间的这个红海-苏伊士运河这个热点通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以2022年为例,全球约12%的货物、30%的集装箱贸易和近10%的原油贸易,选择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往来于欧亚港口之间。
这条枢纽如此之重要,但同时又是这般地脆弱。
由于其狭长,且处于长期不安定的中东地区,无论是位于地中海侧的塞得港,还是最南端的曼德海峡,沿线任何一个节点都有可能遭到人为封锁。
无论堵塞运河,还是在红海沿岸小艇骚扰、布雷还是导弹/无人机袭击,有太多的手段可以使整个航道将处于瘫痪状态。
而改道向南绕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则势必大幅增加运输距离,同时导致运期的延长。
以新加坡至里斯本港的运单为例,如果放弃走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而绕行好望角,整个运输距离将增加近32%,运输周期将增加约12天左右。
虽然苏伊士运河的通行费用并不低,但考虑到时间成本,大多数情况下走这一路线显然是更为理想的。
自上世纪90年代经济开始加速全球化起,欧洲以及美国等传统发达国家,均发生了不同规模的去工业化。历经30年历史,全球制造业的重心逐渐东移,逐步集中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
进入21世纪,在汽车合资浪潮的激励下,中国地区的汽车产业日益完善。不但主机厂日渐强大,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稳固。
根据《美国汽车新闻》网站于去年6月末公布的最新版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单,上榜中国企业已达到了13家,其中动力电池生产巨头宁德时代位列榜单第五。
可能有很多人想当然认为,中国供应链的强项仅限于新能源汽车,且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领域。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偏颇的。
以榜单第17位的延锋国际为例,就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主要为车企提供汽车内外饰、汽车座椅、座舱电子及被动安全解决方案的企业。
实际上,虽说因为中国企业加入到现代汽车制造产业分工体系的历史较短,企业间尚未有足够的时间去通过合纵连横的商业运作,去形成类似欧美日那样的Tier1巨头,但却也不乏各种专注于某一领域,同时具备相当实力的Tier2。而这些企业,也一直是各路Tier1的合作伙伴。
中国零部件企业在全球汽车产业分工体系中,牵扯之深、影响力之大,实际在2022年4~5月上海封城期间,已经可见一斑。
然而强调传统零部件产业,并不是要否定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方面的实力。此前中国政府曾持续十余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确实为本国缔造了一个全球首屈一指的强大新能源产业集群。也因为中国ICT巨头在2016年以后以各种方式的介入,使得我们比全球任何国家,更早布局了汽车智能化的赛道。
强大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这对于2021年末汽车强制碳排放标准延缓期结束后,面临新的、更严苛碳排放指标冲击的欧洲车企,是不可或缺的关键配套。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欧洲,特别是德国车企,为了生产新能源汽车,必须向中国进口大量的纯电汽车零部件设备。而特斯拉在上海临港超级工厂建成后,之所以选择迅速投入柏林格伦海德超级工厂的建设,也是因为其关键供应链可以直接通过跨洋航运线由中国直接发往德国。
以目前披露的消息,我们并不能了解具体是哪一些零部件的供应调整,迫使特斯拉格伦海德工厂计划在月底停工两周。但仅就“停止大部分产线的生产工作”这个描述,似乎可以从中看出,尽管德国乃至于欧洲其他国家,最近一年多来一直在高呼“发展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但相信其仍需经历漫长且艰辛的努力。
所以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如果红海的局势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善,则未来一到两周,包括大众以及中国企业在欧生产中心在内的其他新能源主机厂,甚至是传统燃油汽车总装工厂,也会先后出现状况——或是同样选择停产调整,或是干脆宣布减产。
当地时间1月12日凌晨,美国和英国对也门境内与胡塞武装有关的目标实施打击。也门首都萨那、港口城市荷台达等多地响起爆炸声。
尽管美军在事后宣布,已就16个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所在据点的六十多个目标,成功发起了进行了打击,集中了指挥和控制点、军火库、发射系统、生产设施和防空雷达系统在内的众多军事设施。但这样的打击能否确保摧毁胡塞武装对海峡的封锁能力,乃至于能否确保后续没有其他势力加入到封锁红海以及苏伊士运河沿线航运,都必须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实际上,为缓解红海紧张局势,确保盯着以色列打而不牵连无辜引发公愤,胡塞武装早在9日已经公布了一项避免“红海军事化”的提议——
胡塞武装高级领导人穆罕默德·阿里·胡塞向国际航运公司提议,任何经过红海、曼德海峡或阿拉伯海的船只都可以提前声明与以色列没有关联。
声明方式为在船讯网的航行数据中,主动备注“VL NO CONTACT ISREAL”,则胡塞武装将保证不攻击这些船只。
但穆罕默德·阿里·胡塞也警告称,如果船只发布“虚假通报”,在通过红海后前往以色列控制的港口,它将被也门胡塞武装列入“黑名单”,并在下一次试图通过红海时被扣押。
在之前的几天内,五大航运公司除马士基外,均已就此问题与胡塞武装达成了协议。
从这一点来说,美英选择这个时间去轰炸胡塞武装军事节点,其用意是否真希望保障红海沿岸以及运河的航运安全,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无论如何,在巴以冲突的背景下,欧洲车企显然正面临新的极端处境。
原文标题 : 巴以冲突锁喉欧洲汽车制造业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