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创新高,极氪科技交出“冲高端”成绩单

文/熊逾格
编辑/子夜
近期,吉利汽车港股分别发布吉利汽车、极氪科技2025年一季度业绩。
其中,吉利汽车一季度总交付量达到70.38万辆,同比增长48%,总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25%;极氪科技一季度总交付量达到11.4万辆,同比增长21.1%,总营收达到220.19亿元,同比增长1.1%。
整体来看,吉利的电动化转型相当成功,其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3.9万辆,同比增长达到135%,销售占比达到48.1%。而极氪科技则展现了极氪品牌(以下简称极氪)与领克合并后的业界预期——毛利率持续提升,费用端成本下降。
业绩之外,另一则消息引发业界持续关注。
5月7日,吉利汽车港股发布公告,计划收购此前在美股上市的子公司极氪科技全部剩余股份。这意味着,极氪科技将在收购完成后从美股退市,成为吉利的全资子公司,完成私有化。

极氪007GT,图源极氪官网
“吉利汽车只有改变过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现象,进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资源凝聚成一个拳头,我们才有可能取得胜利。”一季度业绩会上,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桂生悦称,“现在的市场环境对吉利汽车而言,已经没有容错空间”。
《台州宣言》后,吉利一改此前奉行近10年的多品牌战略方针,开始对一手打造的多个汽车品牌进行“收编”。作为吉利后期布局新能源高端市场的战略重心,极氪无疑是吉利众多子品牌中极重要的一个。此次吉利宣布收购计划,代表着其整合战略来到新的里程碑。
此前,而对于上市不足一年的极氪科技来说,加速扭亏为盈、平衡投资者曾是重要课题。如今,回到母公司怀抱的预期下,极氪的外部干扰或将减少。这样的变化会带领它走向哪里?
1、极氪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成立4年,极氪的持续进化中,毛利率的改善值得关注。
2025年第一季度,极氪科技整体毛利率达到19.1%,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1个百分点;整车毛利率为16.5%,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2个百分点。其中极氪品牌车辆毛利率达到21.2%,同比上升6.8%,环比提升3.9个百分点,领克车辆毛利率为11.4%,同比下降0.4%,环比提升2.1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当前极氪科技的综合毛利率、极氪的整车毛利率均为历史最高。
从短短三年便进行IPO的“最快上市”新能源车企,到如今新势力中的毛利率“扛把子”,极氪一路走来的表现,称得上吉利不同时期战略的落地的最佳实践。
在品牌独立发展期间,极氪依靠吉利的支持,成功形成更为健康的多元业务结构,并复用吉利的技术、销售体系、供应链经验,很快进入强势增长期。
整个2024年,极氪加速高端化之路,频繁推出汽车新品,销量持续上升。当年5月10日,极氪上市纽交所。下半年,极氪持续突破月销量2万大关。最终,极氪科技在香港会计准则下,全年录得盈利2.14亿元,创造造车新势力中扭亏为盈速度的新纪录。
全年中,极氪毛利率的持续改善,是品牌“成熟”最为鲜明的注脚。2024年四个季度,极氪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1.8%、17.2%、16%、19%,整车毛利率分别为14.4%、14.2%、15.7%及17.3%,短短一年便进入高毛利率的新势力车企行列。
回到如今,在吉利新的品牌整合战略下,极氪的财务表现进一步升级。2024年11月,极氪收购领克股份实现控股,开启两家公司在技术、市场、经验上的整合进程。
2025年第一季度,极氪科技交出极氪与领克合并后的首份季报。

极氪科技2025年一季度主要财务业绩,图源极氪科技一季度财报
一季度,极氪科技录得总营收220.19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汽车销售营收为190.96亿元,同比增长16.1%,;录得毛利为42.13亿元,同比增长18.8%,录得美国非公认会计准则净亏损(剔除股权激励费用)为6.4亿元,同比减少66.5%。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会计准则下,极氪科技该季度实现盈利5.1亿元。自2024第三季度,极氪首次实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单季度盈亏平衡以来,这家车企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去年,吉利控股总裁、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极氪CEO安聪慧曾表示,极氪与领克的合并,将帮助极氪节省3%以上的生产制造成本、10%~20%的研发投入和管理费用以及5~8%的整车BOM成本。

极氪科技2025年一季度经营支出,图源极氪科技一季度财报
在这份财报中,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极氪与领克合并后,为双方品牌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改善。除去毛利率肉眼可见的提升,合并利好直观体现在费用端支出的环比减少。
2025年第一季度,极氪科技研发费用为29.08亿元,同比增加25%,环比减少25.6%,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为26.45亿元,同比减少9.2%,环比减少35.8%。
2、帮吉利向上突围,极氪做得怎么样?
自诞生之日起,极氪品牌的关键词一直是“高端”。
2010年,成立仅13年的吉利以18亿美元“蛇吞象”收购百年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汽车,开始平民化品牌的高端豪华战略第一步。依靠吉利成熟销售体系、沃尔沃高端技术,2017年成立的领克汽车“风光无限”,是国产汽车品牌中少数的高端品牌之一。
2021年,从领克汽车独立出来的纯电事业部,成为极氪的前身。从吉利的高端化路线来讲,极氪本身背负着与领克汽车一样的使命,同时又面对着在新能源时代分得一席之地的考验。
回望极氪的高端化之路,人们会看到一份相当不错的答卷。
首先是旗下汽车销量上充足的“存在感”。

极氪科技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数据,图源极氪科技一季度财报
2025年第一季度,极氪科技总交付量为114011辆汽车,同比增长21.1%,其中极氪品牌交付41403辆汽车,同比增长25.2%;领克品牌交付72608辆汽车,同比增长18.9%。
2025年4月,极氪科技总交付量为41316辆汽车,环比上升1.5%,其中极氪品牌、领克品牌分别交付13727辆、27589辆汽车。
从前四个月销量来看,极氪科技一季度销量位居中国新势力高端销量第一。而在此前的2024年,极氪全年交付量超22.2万台,同比增长87%,为中国豪华纯电年度销量第一。
即使在一季度春节前后的淡季,极氪科技的交付量增长仍然显著。领克、极氪品牌整合后,均保持了不错的增长。
其次是逐渐深厚的品牌技术力与战略布局。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上,极氪坚持了全栈自研的路线,截至2025年一季度结束累计研发投入超255亿元,其中2024年研发投入达97.2亿元,2025年一季度达29.08亿元,覆盖三电系统、智能座舱、智驾系统、整车架构等多个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域。
一项事实能够体现极氪坚持高端自研的态度:安聪慧明确表示,尽管领克已经拥有成熟的混动技术,但极氪不会沿用领克的混动技术,而是单独研发适合大型车的电混技术,以便在将来的SUV、MPV车型上使用。
今年2月,整合后的极氪与领克正式成立极氪科技集团,定位新能源豪华高端市场,被业界视为少数国产新能源高端豪华品牌之一。
在基础设施、出海落地上,极氪的脚步越来越快。据2024年报,截至2025年2月,极氪自建充电站达到1500座,800V极充站达到800座。2025年,极氪还计划扩展充电站至2000座。当下,极氪已经在全球60多个市场落地,累计销量近10万,计划2025年在海外新增200家门店。
最后是计划全方位覆盖中高端市场的产品矩阵。
据极氪科技集团介绍,极氪、领克整合后,极氪主攻30万元以上豪华市场,聚焦纯电中型车及混动大型车;领克主攻20万元以上市场,聚焦纯电小型车及混动中型车。
目前来看,在20万元上下区间,极氪已经建立起足够细分、多品类的产品矩阵。

极氪品牌在售车型,图源极氪官网
首先是两款关注度颇高的“猎装轿跑”,其中极氪001曾是极氪的销量主力,长期位居25万元以上中国品牌纯电销量冠军;于今年4月中旬上市的极氪007GT被称为“科技猎装轿跑”,拥有800V高压、超800km续航,首月线下交付万台。
极氪007与极氪7X为极氪目前的销量主力,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上市的极氪7X作为首款中型SUV车型,仅50天销量破2万,位居20万以上纯电SUV销冠。极氪007作为极氪首款纯电B级轿车则是销量常青树,
在价格更高的车型上,极氪009为2024年40万以上豪华MPV销量冠军。
从产品节奏及定位来看,进一步整合后的极氪有了更清晰的产品目标。例如此前在上海车展首发亮相的豪华SUV极氪9X。这款产品是极氪首款混动车型,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
据媒体报道,安聪慧透露,极氪还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3款新车,其中除去极氪9X,还会在四季度发布大型豪华SUV8X,而领克将在三季度发布首款EM-P中大型混动轿车。
3、“一个吉利”如何更有战斗力?
“一个吉利”意味着什么?
2024年9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吉利发源地台州临海发布《台州宣言》,结束了10多年的吉利扩张时代。
2024年下半年以来,吉利相继整合翼真、雷达等品牌,形成面向主流市场的吉利汽车集团及主攻新能源市场的极氪科技集团,前者包括吉利、吉利银河、雷达、翼真,后者为极氪、领克。
这样的整合动作已经获得一定成效。2025年一季度,吉利汽车总销量达到70.4万辆,同比增长48%;总营收达到725亿元,同比增加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在费用端,吉利一季度销售费用为20亿元,同比下降7.8%,管理费用为6.4亿元,同比下降14.7%。
5月7日,吉利汽车港股发布公告,称已向极氪科技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计划以每股2.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的价格,收购其全部已发行股份。

吉利汽车关于私有化建议的公告,图源吉利汽车港股公告
据《晚点Auto》报道,桂生悦在一季度业绩会上回应了吉利此次整合的目的:第一是由于吉利汽车、极氪科技的内部整合流程复杂,决策需要各自董事会、股东大会批准,效率低下,沟通成本高;第二是由于两家公司奖励机制不同,可能为各自公司争取利益,导致整合效果打折扣。
吉利称,此次合并后,计划实现超5%的增长效益、15%~20%的研发、管理和营销增效。
此次整合后,吉利汽车集团内部成立银河事业部和极氪事业部,以极氪、领克、银河、中国星为四大主力品牌,分别主攻全球豪华科技、全球高端新能源、主流新能源及主流燃油品牌。高管变动上,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原吉利汽车集团 CEO 淦家阅为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

吉利控股总裁、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极氪CEO安聪慧,
图源极氪汽车微博视频号
此前,在极氪与领克的合并中,两个品牌的思路在于不互相干扰、各取所需,合并能够共用的营销、采购部门,但对于研发、产品部门的调整则更加谨慎。在未来的车型上,双方从车辆大小、动力系统、价位上均做出区分,并共享运营、供应链、智驾、研发资源。
如今,“大一统”后的吉利不同品牌主攻市场的分野更加清晰,无疑意味着各品牌面向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对于极氪来说,最为关键的课题无疑是协同其他品牌,在新能源市场打好“组合拳”,同时在极氪品牌产品主攻的细分市场,推出兼具销量与口碑的新车型。
作为吉利的高端子品牌,极氪自成立至今一直接受吉利众多资源的倾注。回归吉利汽车集团后,其高端定位的战略重要性大概率不会改变,但肩上的担子却更重——在区分更加严格的高端豪华细分市场,持续证明自己的实力,从而推动吉利高端化之路。
(本文头图来源于极氪官网。)
原文标题 : 毛利率创新高,极氪科技交出“冲高端”成绩单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5月22日立即预约>>> 宾采尔激光焊接领域一站式应用方案在线研讨会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6.18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英飞凌OBC解决方案——解锁未来的钥匙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