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喊中国车牛逼,可“华系车”为何不响亮?
有人说202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年,的确,从数据来看,中国汽车在去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不仅产销数量双双突破3000万,创下历史最佳纪录,还首次以52.9%的品牌占有率首次超越合资。
特别是在新能源赛道,中国新能源车更是“遥遥领先”,其全年销售新车数量高达949.5万辆,同比增长高达37.9%,而放眼整个市场,与汽车相关的产业也发展迅猛,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好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有趣的是,尽管“中国汽车”早已用销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却并没有在市场上打响“华系车”的名号,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众所周知,在传统汽车时代,市场多以国籍为派别,对车系进行划分,例如大家熟悉的“德系车”里就包括大众、奔驰、奥迪、宝马等,而日系则包括了丰田、本田、日产等品牌。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硬性的行业规定和标准,只是市场和消费者的民间说法。
基于这种逻辑,行业内也并没有对“华系车”的明确概念,而目前大多数国内车企和媒体,习惯于将那些由中国品牌自己独立研发、制造、生产,并提供相关售前售后服务的汽车,统称为华系车,当然也有人认为,在中国汽车中加入一些中国文化的传统元素,才能够被称作真正的华系车,比如比亚迪用中国朝代命名汽车,或者在外观设计方面融入更多的中国风元素。
也就是说,从几十年前中国车企开始试图摆脱外资控制起,华系车的概念就已经被提出,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不过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华系车的概念并没有被搞得特别响亮,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有市场和时代的原因。
如果仔细分析“德系”、“日系”,我们会发现,这些同系品牌不仅来自于同一个国家,且在车型设计风格、动力配置思路等方面,都有着比较大的相似性,比如传统意义上,大家对日系的印象,多是省油耐用,而德系则是驾驶机械体验更胜一筹。
也就是说,这些派系汽车具有较为明显的趋同“风格化”,这种风格可能是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积累起来的“汽车文化”,当地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汽车,促使当地车企都朝着这一方向努力,最后呈现出独特的一致性,所以,这种风格化对汽车产品的使用体验有较大的影响,消费者和用户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深刻感知。
而反观中国市场则过于庞大,众口难调,因此不同车企针对不同人群设计的汽车产品,有着很大的差异化,不同车企生产不同的产品以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大家各走各的路,自然无法形成统一风格了。加上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起步较晚,相对应的汽车文化也没有形成,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华系车”的成型。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汽车全球化已成大趋势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品牌这种多元化的产品设计理念,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毕竟全球市场里不仅有欧美发达国家,也有东南亚和南美洲的欠发达地区,中国汽车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特点,反倒能够适应多变的复杂环境。所以,与其学日本、德国搞什么死板的华系车,不如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
原文标题 : 都在喊中国车牛逼,可“华系车”为何不响亮?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