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昔日最大车企联合华为,要给汽车界“立新规矩”

2024-06-28 09:44
山海汽车
关注

樵夫 作品人 车 江湖一起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崛起新中国第一家的汽车集团-一汽集团,将联合华为以及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干一件大事。

干成这件事,将给行业订立一个标准,将减少各企业的“嘴炮”。

AEB新规要来了

据公开消息,工信部委托一汽、华为以及中汽研起草修订新的AEB标准。修订新的AEB标准,是契合汽车智能化趋势的顺势而为。

当前,汽车行业执行不一,导致各个车企选择性地挑选标准。鸡贼的企业,哪个标准最利于宣传,就用哪个标准。

比如近期的比亚迪西安发布会宣称自己是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而后吉利高管晒出了一张23年的能效证书,最高能效到达46.1%;再后来比亚迪晒出了24年的能效证书,最高能效到达46.5%。    

这些“最”的出现,都是不同执行标准导致的口水战,无法确定谁对谁错,因为标准就不一样。

结果导致消费者和公众,傻傻分不清,进而产生了撕裂和站队,严重浑浊了汽车行业舆论。

此前,监管联合行业力量,在新疆吐鲁番开启了“汽车极端环境测试评价标准体系”的搭建及应用工作。

种种迹象表明,在汽车电动化浪潮下,国家已经开始考虑制定一套适合电车的技术评价体系,这是中国推动电车战略配套的体系。制定了中国标准,才能拿出去推动作为国际标准。

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技术标准主要由西方国家制定。西方也牢牢把握了传统燃油时代的前沿方向,当然也吃尽了制定标准带来的利益。

随着中国电车出海,国家也在推动相应的行业标准同步出海。西方曾经在中国市场玩的那一套,我们现在如数奉还。

一汽的底蕴和隐忧

一汽作为新中国第一家车企,这次被选定为标准的参与者,说明一汽的技术底蕴是有的。这个汽车界的东北老大哥,制造出了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以及第一辆红旗乘用车,是中国汽车产业的起点,根正苗红。    

但随着汽车市场大开放,一汽老大哥的位置被上汽夺取。此后,一汽在行业的位置略显尴尬。

作为长子的一汽,有着目前合资时代的通病:过分依赖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不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切换赛道-油车转电车,一汽被合资品牌拖累,却又找不到增长点。最为尴尬的是,合资方对技术封锁严密,导致偷师不成,市场丢了不少。

从公众角度而言,希望一汽为代表的国企能够重振长子们的威风,承担长子们的责任。毕竟一汽、上汽等属于国企,发展成果属于国家,电车市场让一众民企吃了去,终归是财富落入了私人钱包。

华为的必然

华为作为高科技企业,擅长数据的处理和方案设定,作为标准的参与者相当匹配。

可能有人不喜欢华为,但华为的技术实力是美国认证的,当然中国也认证。    

近期,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揭晓,华为斩获4个科技进步一等奖(一等奖总共13个)。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

>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高能效超宽带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及在5G通信产业化应用

>多语种智能语言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

>云计算系统的低时延关键技术

>无栅格动态调制灵活速率光传送网关键技术与应用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高效可靠的海量数据存储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按需可重构的智能业务网络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

樵夫后话:1.有了行业标准,才能制止口水战,还汽车舆论的清明。    2.随着中国电车的出海,中国标准也要跟着出海,这很关键。3.与其窝里斗卷价格,不如卷海外市场。国内市场是存量,海外市场是增量,把增量做出来,才是真本事。

       原文标题 : 昔日最大车企联合华为,要给汽车界“立新规矩”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